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张锦芳(张伯驹生父)

张锦芳(张伯驹生父)的个人简介 张锦芳(1872-1942),字N庵,晚清廪生,民国二年任众议院议员、政事堂存记,道尹等职。著《修竹斋引玉咏》诗集传世。他是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弟弟,张伯驹的生父

张锦芳(张伯驹生父)的个人简介

张锦芳(1872-1942),字N庵,晚清廪生,民国二年任众议院议员、政事堂存记,道尹等职。著《修竹斋引玉咏》诗集传世。他是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弟弟,张伯驹的生父,家族中排行老六,人称“张六大人”,世居项城(秣陵镇)闫楼村。

人物评价

张锦芳幼聪颖好学,为人诚实廉恭,性慷慨豪爽,好济人之急,唯恐不及,深受邻里的称赞。其一生做了许多善行善事为乡人乐道。

据汝宁府知府张子晋撰写的《N庵先生纪念碑》碑文中说的:“自清末逮民国初元,汝南改办一切公益,得公赞助之力居多,其他排难解纷造福於汝人者,殆不可以数计,而尤以解脱阎姓冤狱为最,汝人不忘公惠。”清项城县令朱名昭(翰林)撰写的(N庵先生懿竹碑》记载:“各省戒严,党祸益烈。汝南阎秀峰、马应坦、王懋官等牵连阎子固案内,先生极力剖白,咸得无恙。”从这碑文记载中,可见先生保护革命青年的行为于一斑,为一时乡里所称道。

个人作品

张锦芳的诗作造诣很高,在天津和许多名人唱和。所著《修竹斋引玉咏》问世后,很受世人欣赏。其中《项城八景》、《高丘寺八景》、《南顿八景》等诗,记录旧时项城风貌,很有文史价值。

轶事典故

家教甚严

因其兄张镇芳不论在前清还是在民国,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先后担任过长芦盐运使、直隶总督、河南督军,所以他们张家在项城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官宦大家。他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后,也算有了“官场”身份。但他为人能顺应潮流,明辩大是大非。一般人家对张家“大帅府”自然望而生畏,他却深恐子弟家人因此而飞扬跋扈,所以管教甚严,而对乡邻极为尊重。

他未去北京前,二儿子张家Y在县文昌宫上学,和县城(今秣陵镇)北街张之勤的儿子张文钰同窗。一天,张家Y故意问张文钰“是那里张”?张文钰则有意炫耀地说:“是北街牌坊底下的张”;文钰又问他是什么张?他说:“是牌坊顶上的张”。二人互相口角,愈争愈多,最后竟然打了起来。当时“山长”没了法:一个是河南督军的侄儿,一个是文昌宫的老山主(文昌宫是张文钰的先人张承恩捐款修的)后人。不论处罚谁,都不适当,只好各说几句不了了之。

虽然张文钰的祖上张承恩,在明嘉靖年间任过登州别驾,但论财论势,彼张家都远不能与此张家比。张家Y认为院长不给自己扶理,是看不起他们这个张家,回家后就愤愤地向父亲说了此事。不想张锦芳听了原委,不仅不为他扶理,还严厉斥责了他一番。并让下人套车,拉着家Y又去了北街张之勤家,不是去吵架,而是赔情道歉。

拯救革命志士

壬子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张镇芳任河南督军时,当时革命潮流澎湃,有识之士纷纷响应,特别是青年学生尤为激进。以阎子固、朱丹陛为首的革命党人,预谋炸毁开封火药库。张镇芳操纵军政大权,大肆搜捕,牵连无数革命志士。不仅杀害了革命党阎子固、朱丹陛等,还继续逮捕青年学生。身为张镇芳胞弟的张锦芳,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保护青年志士。如项城的阎凌云、汝南的阎秀峰、马应坦、王懋官等。

两访朱飞仙

张锦芳未入政界逐鹿,是个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吟咏风雅的地方名士。在诗文创作方面,他也很虚心,曾两次走访名士朱飞仙,以求切磋借鉴。朱飞仙是位不求功名,性格很怪,不慕权势,其书、画、诗被称为“豫东三绝”。张锦芳慕名前往,第一次因朱飞仙外出没见到,仅留下了名片。第二次见到时,朱飞仙正在菜园劳动,朱见到张锦芳后也不让进屋,开口便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张锦芳说:“听说朱先生诗作的很好!想跟先生和和诗。”朱飞仙问道:“你的诗属于哪一家?”张锦芳谦恭地说:“我是乱凑杂学,说不上什么家。”朱飞仙说:“你不入家,跟我和什么诗?”转身又种菜去了。张锦芳受到冷遇后,不胜感叹地说:“真清高名士也!”遂驱车而回。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