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朱福星

朱福星的个人简介 朱福星(1897-1975),字申卿,又名芝生。公元1897年2月13日(丁酉年正月十二日)生于东阳吕潘。15岁入浙江第七师范。1915年日寇占青岛逼迫当局签“二十一条”时,愤然率同学50

朱福星的个人简介

朱福星(1897-1975),字申卿,又名芝生。公元1897年2月13日(丁酉年正月十二日)生于东阳吕潘。15岁入浙江第七师范。1915年日寇占青岛逼迫当局签“二十一条”时,愤然率同学50人投笔从戎。从此成为抗日名将,他他兴学重教,并以精湛医术,无偿救死扶伤并著书。

抗日名将

东征北伐,战功显赫,官升三级。1932年日寇犯沪,遂调任抗日总预备队代团长,同年进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后任上校团长。震惊中外的“八?一三”抗日之役,率6师33团血战七昼夜,击溃吴淞登陆顽敌,保卫宝山之役重创日寇,身负重伤,经国际仁爱医院抢救脱险,战后擢升为少将旅长。后回家疗伤,旋组织抗日救亡。日酋胁逼十四都乡交十万银元,他英勇无畏冒死抵制,未送一丁一粮一分钱,使十四都乡成为抗日根据地,他是前线后方双重抗日英雄。他兴学重教,腾出己屋办学育人。他为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忘我奔波,德高望重,被誉为十四都乡庇荫大树。新中国成立,选为各界人民代表,一度蒙冤,仍以精湛之医术,无偿救死扶伤并著书立说不辍。1975年含冤去世,1983年平反昭雪,1991年市政协统战部召开隆重追悼大会。1997年8月在东阳市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缅怀他为官清廉、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爱国爱民、无私无畏的光辉人生,颂扬他的座右铭“造福者不为享福,善始者还当善终”显示出来的人格力量。他的业绩刊载《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东阳市志》、《中共东阳组织史》、《东阳史志》、《中共东阳党史》、《中共东阳党史大事记》、《东阳市文史资料选辑》、《八一三淞沪抗战》、《朱福星传略》及《朱福星》等。2005年9月,东阳市巍山镇人民政府在怀鲁眠牛山公园建《抗日名将朱福星纪念亭》,勒石昭彰以镜后人。

传记序言

许秀堂

作为战场的斗士,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军阀、日寇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为全体官兵所称道。

作为乡里的长者,他为了保一方安宁,披肝沥胆,忍辱负重,周旋在复杂的环境之中。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为广大乡民所赞颂。

作为家庭的严父,他为了子女成材,含辛茹苦,谆谆善诱,居深山而望天空。忧国忧民的豁达胸襟,永远成为后辈的楷模。

朱福星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一生,是安贫乐道、造福社会的一生。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格言:“造福者不为享福,善始者还当善终。”

人民永远怀念他!

(引自传记《朱福星》第一版序)

生平事迹

淞沪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时,朱福星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第17旅第33团上校团长,奉令抗日,日夜兼程,下陇海线,北渡黄河。朱福星在带回家的旧军服中,藏着一份遗书,抱着抗日保国捐躯沙场的决心。

1937年8月13日上海告急,6师受命挥师东进抵苏州,编为总预备队,先后归第九、第十五集团军调遣,8月23日开抵南翔,沿铁路线设防,8月31日奉令增援吴淞炮台湾守军,即向东线进击,浴血奋战数小时,于凌晨3时30分,一鼓作气扫荡孙家庄、蒲家庄、炮台湾之敌,粉碎了日寇对吴淞炮台湾的围困,迫使日寇纷纷向吴淞镇溃退,继而配合邻团左右两翼攻击,控制了自蕴藻滨至宝山的重要防线。9月1日天亮,我军阵地暴露在日军飞机和炮舰的视野中,数十架飞机和江面所有炮舰集中火力,向我6师阵地狂轰滥炸;日军陆战队在飞机舰炮掩护下,在吴淞等处源源不断登陆,向我守军发动猛烈攻击。我军伤亡越来越大,邻团守军抵挡不住开始后退。朱福星见状向邻团喊话,“敌人尚在我们包围圈中,顶住!”但日军猛烈的炮火和没命的冲杀,使邻团无力防守。33团阵脚也在动荡,情势万分危急!朱福星奋不顾身,跃上显要位置,高呼:“团长朱福星在,跟我冲!”顿时全体将士一呼百应,同仇敌忾,向日军冲杀。日军震慑,开始溃退,我军伤亡也十分惨重。9月4日下午,日舰集中火力向我6师阵地炮轰,两个小时间发射炮弹达一千四百余发,日寇步兵借炮火掩护多次向我33团阵地突击。朱福星团长率部冒死奋战猛力反攻将敌击退,至此,在火线指挥作战已经连续七天七夜。6时30分,日寇疯狂反扑,朱福星团长亲临阵前率部冲锋,士气大振,全体官兵向敌突击肉搏,终于杀退日寇,而朱福星团长不辛被日寇三颗子弹穿进了胸部,失血过多,昏倒沙场。

仁爱医院

1937年秋,朱福星先生参加淞沪抗日身负重伤,部下拼死将他抢救下火线,用专车急送杭州陆军医院,再转国际仁爱医院奋力抢救一周,始得脱险。

朱夫人苏霖闻讯赶赴医院照护,朱先生因失血过多,身体衰弱,夫人设法买了一支别直参,蒸煮了放入热水瓶,准备给他喝一点补身体。部下有个连长,左腿受伤锯掉了,住在隔壁房间,柱着拐棍:“团长,团长”喊着过来,痛哭失声诉说疼痛难忍。朱先生对夫人指指热水瓶,要她把热水瓶里的原汁参汤倒给那连长喝了,第二天连长来说:“这东西真好,我昨天喝了,昨晚就不痛了。”先生又要夫人把第二次熬的参汤又全给那位连长喝,他自己一口也没有尝……

在医院里,浙江抗日后援会来慰劳,先生除留下一件绣有“乘风破浪,松鹤延年”的披风作纪念外,其余食品均转送给本团后来的伤员。军事委员会送来了抚恤金,师部和师长也送来了养伤费。先生只见自己有,许多本师及友邻部队的伤员没有上级来慰问,就把自己的养伤费分发给他们,以示慰劳。先生说:“伤员们从战场上只带出了血和泥土,身无分文,我给的钱虽不多,但也可使伤员们得到一点安慰。”

勤务员应行健闻团长负重伤,冒敌机轰炸,抢出先生家属送来的腌鸭、火腿赶到杭州寻找团长。先生却批评他不该送到杭州来,要他把送来的东西连同在医院中省抗日后援会送来的营养品、衣物,一起送到上海前线,给战场上的指战员吃、穿,期望他们为祖国努力作战。

保境救民

1937年冬,先生出院回家乡东阳看芝村养伤;1938年初,先生和中共东阳党组织在鹭鸶岭头召开十四都乡抗日自卫茶话会,先生被推举为十四都乡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席和民众抗日自卫队队长,他白天组织队员操练,晚上组织他们读夜校,亲自讲授抗日救亡的道理和报纸上的抗敌新闻。

1942年东阳沦陷,百姓们不仅时遭日寇搔扰,还有许多借机发国难财的游匪纠合在一起,出没于山区,冒名“抗日游击队”,实际却是抢掳财物、派粮派款、吊打无辜、残害百姓的败类。朱先生常为排除这些灾难而奔走于十四都乡每个村落,对付扰乱的杂牌部队都能晓之以理,明之以义,促使他们改邪归正,投身到真正抗日的行列中去。

一次,罗店村有人来报告说有一支队伍在乱捉鸡掳吃的,来势汹汹,弄得村人躲的躲,避的避。先生随即赶到罗店,要他们的队长集合队伍,对他们训了话,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拉起队伍,就应保护人民百姓,打击日本侵略者,如今反而到处骚扰百姓,就会丧失民心,军队和老百姓如鱼与水,如果得不到百姓的爱戴拥护,就无立足之地。在此青黄不接的时节,农民在吃大麦羹、洋芋叶、野菜饭汤,你们知道吗?也想想你们自己的家里人,你们向百姓敲诈勒索成何体统……那些人自知理亏,悻悻离去。

于是,朱福星先生在一些要道旁村庄的墙上,亲手写上“爱护人民的军队是好军队”等大字标语。

拒寇派款

1944年,侵驻东阳城的日寇少野氏部队送来一封恐吓信,说“皇军”来东阳二年,各乡都有贡献,唯十四都没有,要十四都乡在十五天内筹送银洋拾万元,否则烧杀勿论……朱先生带病召集乡绅、各保和自卫队负责人会议表示:我们是中国人,决不能做亡国奴,不能向日本鬼子献媚送款。我是乡长,鬼子要来烧杀,必先杀我的人,烧我的屋。为抗日而牺牲我的妻子儿女,被烧去我乡长的屋,我决不会落泪,也无所恐惧!先生的话鼓舞了大家的勇气、爱国激情深深感动鼓励了在场人员,大家都附和决议不给日寇派粮款。敌人也欺软怕硬,更听说十四都乡有坚强的自卫力量而终不敢进山来侵犯。一直到日寇败退,十四都不曾给日寇一分钱、一粒粮,乡民都以不做顺民为荣。

兴学重教

朱福星先生在仁爱医院抢救脱险回家养伤时,随身运回10多只木箱。乡亲们都以为他在部队当了团长,一定带回了不少金银财宝。其实,先生的每一只箱子里都装满了书籍,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并鼓励乡民学文化。抗日时期,山区教育落后,先生着力整顿乡校,排难兴学,培养人才,创办了东阳十四都乡中心小学,自兼校长(不领薪水),以自家房子作校舍(不收租金);又翻山越岭登门求聘进步教师,缺少教材科本,就自己编印讲义,也让学生手抄。邻乡邻县的学生,也由家长挑着行李送来住宿就读。先生还为交不起学米的贫困生代交学米杂费。朱福星先生说:“要让孩子都有读书的机会,受到爱国的科学的教育,有空时还要参加劳动,懂得为祖国,懂得爱人民,培养出这样的人,国家才会强大,才不会腐败,外国侵略者也就不敢来侵犯我们的国家了”。在他的学生中,以后成为革命干部、科学家、教授者不乏其人。其时,郭沫若率文化工作队经过罗山,得闻先生兴学及领导乡民抗日的事情,热情赞扬鼓励。抗日胜利后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斗争。50年代,朱福星先生一度含冤入狱。直至1983年,东阳市为先生平反昭雪。遗憾的是老人未能等到这一天,已于1975年去世,享年78岁。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