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朱敬仁

朱敬仁的个人简介 朱敬仁,男,1915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祖母管教儿孙很严,希望儿孙有出息。父亲秉性忠厚敬业,对儿女管教也很严,在一家保险公司任会计终其一生。朱敬仁15岁

朱敬仁的个人简介

朱敬仁,男,1915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祖母管教儿孙很严,希望儿孙有出息。父亲秉性忠厚敬业,对儿女管教也很严,在一家保险公司任会计终其一生。朱敬仁15岁时,父亲去世,家庭遗产所剩无几,全家靠自食其力生活。导弹与航天惯性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型号惯性器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材料强度研究与有线传真电报的技术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陀螺仪的研制工作。他主持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陀螺仪促进了导弹制导系统向全惯性制导系统的转变。1989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1992年8月,因病逝世,终年77岁。

人物概述

朱敬仁,他在惯性平台、速率捷联系统的预先研究上也有重大贡献。在担任全国惯性器件情报网领导工作期间,推动了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他积极参加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研究生工作,1989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人物生平

母亲是一位旧式妇女,善理家务,不喜欢坐享其成,她的希望和责任就是教育儿女成人。这些对朱敬仁立志攻读、养成刻苦钻研精神都产生了影响。

1921年,朱敬仁进私塾,两年后转入小学。1928年考入中学,先后就读于上海华东、青年、青年会和澄衷中学以及光华大学附中。由于聪颖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初中只念了一年就跳级升人高中,念了两年感到学校质量太差,为了打好基础,宁愿退级进入上海澄衷中学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即退回去一年半)。但在该校只念了半年,高中部停办,只得又转学,于1934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这样反复上中学使朱敬仁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扎实。

在澄衷中学时正赶上“九一八”事变,因战事关系,朱敬仁休学半年,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国土沦丧的痛苦滋味。学校停课,他参加了学生们搞起的宣传活动。曾随请愿队伍到南京,往返四五天,天寒地冻,他病倒了。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知识青年的爱国热忱。

1935年,他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物理系学习,为了学好本领,刻苦攻读。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他停学半年到乡下居住,曾和同学一起搞抗日宣传活动,编壁报、唱抗日歌曲和演抗日戏剧。他曾在《抗战三部曲》一剧中饰演老农,由于真正进入角色,他哭得很伤心,感动得观众也流下了眼泪。194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朱敬仁于当年9月到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任助教,在物理实验室工作,从此步入社会。他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一临时中学任教、福建沙县省立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纺织科任主任、重庆兵工署材料试验处任助理研究员。日本投降后,1946年8月又回到上海,先后在美安公司任职员,中光化工厂任工程师。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之前,他转到铁道部唐山铁道学院任副教授,后又到北京铁道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这期间曾负责有线传真电报的研制课题,通过几年的研制,已达到可以在当地进行收报、发报和清楚记录5号字的水平。此项研究使他经历了一个研制课题的完整过程,培养了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产品的能力。

为了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中央决定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祖国四面八方选调一批技术专家到研究院创业。1956年底,朱敬仁被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控制元件研究室任副主任,开始了他航天惯性器件的创业之路。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第四设计部陀螺仪研究室主任、第四设计部副主任和第七机械工业部(含航天部)一院惯性器件研究所(13所)副所长,1986年被聘任为研究员。

在抓研究所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兼任许多社会工作。1964 年担任国防科委17专业组副组长;1977年任惯性器件情报网副网长;1983年任国防科工委惯性器件专业组成员;1990年任惯性技术学会荣誉理事。

1986年9月,朱敬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型号研制工作中,他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表彰嘉奖。1984 年10月因在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中成绩优异荣立二等功;1987年5月担任情报网副网长,成绩卓著受表彰;1989年9月被评为航天部优秀研究生导师;1991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老专家。

1989年12月,因年老体弱退休。

1992年8月,因病逝世,终年77岁。

技术成就

1956年底,朱敬仁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他主动选择从未接触过的惯性器件专业技术,边学习边研究,组织大家测绘“P-1”陀螺。苏联“P-2”图纸资料到后,立即和大家一起整理资料。为了尽快掌握陀螺的设计知识,他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反设计,他说:“只有深入理解才能为仿制出产品创造条件,才能为今后我们进行改进设计迈出第一步。”仿制设计图纸出来后,交生产厂生产。按协议苏联应提供我国必需的配件,但苏方破坏协议不肯提供,给我们的陀螺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配合工厂完成生产任务,朱敬仁参加下厂工作组,担任212厂陀螺仿制生产中的设计方代表,配合工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苏联资料、进行反设计和参加生产的基础上,他在惯性器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他曾借助苏联资料整理出关于摇摆轴承原理技术报告,并在科技人员中宣讲,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受到好评。

1961年,他组织部分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陀螺发展的途径,比较分析各种陀螺的优缺点。这对以后制定惯性器件发展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1059”惯性器件仿制完成后,他又负责中近程和中程导弹惯性器件及其测试设备的研制和技术管理工作,解决设计、生产、试验和飞行试验以及定型工作中的一些技术关键问题。1965年参加工厂惯性仪表生产,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966年参加“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在研制中,他主持了过载和振动对陀螺精度影响的研究;组织分析了各种陀螺性能特点的研究,为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代惯性器件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研制中近程导弹时,他参与制定并主持了3个六分陀螺仪的研制工作。六分陀螺仪指的是漂移精度为6角分/分钟、零位精度和程序精度也是6角分的陀螺仪。其漂移精度比“1059”陀螺仪高出一倍,在结构上采用了双定子马达、软导线输出装置,改进了角度传感器和悬挂装置。六分陀螺仪的研制成功,为我国自行研制惯性器件迈出了第一步。

朱敬仁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一直在惯性器件研究所工作,他参加组建我国惯性器件第一个研究室和惯性器件研究所。从人员编制、培训到配置研制设备,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惯性器件研制,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他多年担任惯性器件研究所副所长,主管技术管理工作,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保证了惯性器件各项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他数学基础好,1974年从国防科委得知数理统计的广泛应用时,便反复研究如何将此项知识应用到惯性器件上。他写了有关报告并组织了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的讲课。将数理统计原理第一次运用到惯性器件数据处理上,获得较好效果。

在主持惯性器件设计中,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实践证明他的许多观点是正确的。如主持某项陀螺仪设计时,他坚持去掉陀螺上的摆,促进了制导系统向全惯性系统改变的进程;在主持中程导弹陀螺仪的方案设计时,他坚持将线绕电位计改变成微动同步器,促进了制导系统由直流系统向交流系统转变。

在“文化大革命”中朱敬仁受到冲击,对他的历史问题进行审查,曾一度离开型号研制工作。1973年恢复工作后,他管过三线建设,参与过三线的工艺设计,主持制订三线惯性器件研究所建设规划。1974年起主管预先研究工作,多次强调要搞好型号研制,必须狠抓预先研究。他特别强调惯性器件研制周期长,没有预先研究做基础,型号研制是不扎实的。

动压陀螺仪是他主持研究的重要预研课题。此种陀螺去掉了气瓶,靠自身气泵产生悬浮力,对提高可靠性和简化弹上设备大有好处。他深入到研究室课题组指导研究,还帮助课题组整理试验中取得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动压效应的研究当时尚属空白,于是针对动压效应和相关知识进行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写了两篇有关动压效应和陀螺常数关系的报告,并介绍给科技人员。他与课题组一同研究发现,动压陀螺的动压气膜支承力大小,对动压陀螺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较大作用。为此,他对动压气膜支承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动压陀螺的研制中。还对动压陀螺跟踪力矩进行分析研究,对具体指导动压陀螺的研制起到重要作用。动压陀螺研究成果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研究所曾将该陀螺运用到“大庆一号平台”上,取得良好成绩。“大庆一号平台”是一种小型多功能惯性平台。它采取小型化仪表和小型化技术,使平台体积大为缩小,只有战略导弹平台的三分之一,既有平台功能,又有精密倾斜台的作用,为分离误差系数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条件所限,“大庆一号平台”没有用到型号研制上,但对推动惯性技术发展和培养惯性技术队伍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庆一号平台”于1980年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导弹的制导系统有惯性平台系统和捷联系统,而捷联系统又分位置捷联系统和速率捷联系统。朱敬仁主持开展速率捷联惯性组合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研究取得可喜成果,1986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早在70年代末,一个近程战术导弹方案设计时,他带队去当时八机部看国外样机。回所后他组织技术人员分析认为,国外样机技术比较落后,仿制它不如自行设计,他极力推出速率捷联方案。由于他的大力推动,该近程导弹最终采用了速率捷联方案。13所承担速率捷联惯性组合的研制。从此开始了速率捷联应用到型号的先例,为以后广泛应用到多个型号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速率捷联惯性组合研究成果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动力调谐陀螺(又称挠性陀螺)和挠性加速度计是速率捷联惯性组合的重要仪表,他均亲自领导,主持研究,具体解决研究中的技术问题,很快取得技术成果,并应用到型号研制上。

朱敬仁长期主管预先研究工作,对预研工作的规律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总结出一些管理经验。

个人简历

1915年10月19日 生于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

1935~1940年 沪江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0~1942年 浙江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高中教员。

1942~1943年 福建沙县省立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纺织科主任、福建省立科学馆物理部主任、福建省立医学院物理讲师。

1943~1946年 重庆兵工署材料试验处物理研究员。

1946~1947年 上海市美安公司职员。

1947~1949年 上海市中光化工厂工程师。

1949~1951年 铁道部唐山铁道学院副教授。

1951~1956年 北京铁道研究所副研究员(三级)。

1956~1964年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陀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惯性器件设计部副主任。

1964~1982年 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一院惯性器件研究所副所长。

1982~1989年 一院科技委委员。

1989年 退休。

1992年8月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朱敬仁(副主编).导弹与航天丛书:惯性器件(上、下册).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

2 朱敬仁,陈建民译.陀螺仪理论和设计.北京:1976

3 朱敬仁.动压陀螺球轴承径向支承力与电容传感器极板间气动力矩的分析.惯性导航与器件,1979

4 朱敬仁.惯性器件的热设计.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报,1989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