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朱封鳌

朱封鳌的个人简介 朱封鳌(1938―):笔名觉照,号蓬岛山人。浙江天台人。杭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名山文化研究专家、天台宗学者。系中国名山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地方志学会理事、

朱封鳌的个人简介

朱封鳌(1938―):笔名觉照,号蓬岛山人。浙江天台人。杭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名山文化研究专家、天台宗学者。系中国名山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天台县志总纂、浙江省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办公室主任、天台宗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会长、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法华文句精读》、《朱封鳌天台集》等。

人物简介

幼承庭教,热爱文史。年青时长期在天台山教书。教学之余,拚力读书,并酷爱写作,常在报刊发表作品。曾与人合译《明清故事选》,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文革”期间,埋头精读窖藏的佛学书籍和浙江地方志书。1981 年,调至台州地区文管会工作,主编《台州文物》、《台州风俗》、《台州史迹》、《桃源洞》、《夫人峰》等,并兼任《台州史学》、《括苍》文艺编辑,出版《戚继光台州抗倭》。1988年,调至天台县志办公室,任副总纂、总纂。专心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先后被评聘为社科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出版《天台山风物志》、《江东佛教文化》(主编)、《高明寺志》(合著)、《天台山历代诗选》(合编)、《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等。

1981至1997年,利用假期游历国内名山,研究名山儒释道文化。普陀、五台、泰山、峨眉、青城、九华、庐山、武夷等曾多次攀登。1997年底,被聘任为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导师。翌年,被聘任为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天台宗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著有《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上、下册)、《中华天台宗通史》(合著)、《普陀山观音文化胜迹游访》、《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天台宗概说》、《古今观音菩萨奇应记》等。2008年初,任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宗教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后又出版《中华佛缘人物志》(主编)、《法华文句精读》等。

2009年7月,出版百万言的《朱封鳌天台集》3卷,概括了天台宗的方方面面,纲领宏大,精微具悉,是朱封鳌20多年心血的结晶,在天台学的研究上独树一帜。2009年至2012年,他又著作和主编了《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共计5种,即:《天台山佛教史》(自著)、《天台山道教史》(自著)、《天台宗浅谈》(自著)、《天台山佛道儒传说》(主编)、《台州山水方外诗词选》(主编)。丛书概括了天台山文化的方方面面,显示了天台山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30年来,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中国名山佛道文化丛书》编撰中。

《序言》选

《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黄心川

天台宗是我国佛教史上成立最早、具有民族特点的佛教宗派,它的理论体系、思辨水平和组织规模在中国佛教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还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天台宗传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后,形成独特的社会力量,至今不辍。天台宗融合佛、儒、道三教的理论和文化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国对天台宗的理论和文化的宣传、研究正在深入开展,对天台宗文物的保护也受到政府和社会人士的重视。天台宗一系的寺院如国清寺、高明寺、大佛寺等等都修葺一新,不少史迹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重放光芒。这些文物的修复和新建都遵循着历史的样式和典籍记录,有章可循。对古代天台宗史迹的考察和典籍的研究是研究天台宗学术思想的基础,只有重视了这个方面,才能理清过去的历史发展线索,展望未来的发展。

朱封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天台佛学研究专家,他发表过大量有关天台宗的历史和文化著作。如总纂《天台县志》、《江东佛教文化》;著有《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天台宗概说》、《天台山风物志》等等。这些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写作过程中发掘和积累了大量历史和现实资料,并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本书。

本书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是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举凡寺院殿堂、亭台的分布和变迁,佛像的类型和意义、碑铭的树立和意义、天台大师们的行迹和住锡等等,都有所交代和说明,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一样;其次,根据实物与资料作了对比和考证,肯定了很多翔实的史迹。例如作者根据《天台山方外志》和实物“定光招手石”等等,认定智者大师在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在北峰创立了伽蓝;在资料和实物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簇新的见地。又如作者根据不少资料,考证唐代天台宗传入五台山是唐玄宗开元时期,但真正兴起的时代是在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师来到五台山以后。这种看法在我国五台山佛教研究中是一种创见。

作者在“下编”中,用了不少篇幅阐述了天台宗典籍的文学技巧。他把天台的文学技巧分成说理与抒情两种。认为在抒情方面,常常运用先总后分的演绎式、首尾一体的粘连式、步步为营的批驳式,另外,还善用比喻和寓言等等;在抒情方面能够做到物我合一,刻画入微,用议论等方式。我想这种总结能够把我国佛教文学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和丰富我国文学艺术的宝藏。

朱封鳌先生在整理佛教典籍的研究中结出了一个非凡的硕果,我为他欢欣鼓舞,望他再接再厉,在有生之年为天台佛学的研究做出更大的成绩,故乐为之序。

2002年9月1 6日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中华天台宗通史》序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严耀中

中国佛教形成有系统的思想特色,可谓自天台宗始,这不仅对佛学是一大贡献,也可以说肇始了两浙创新的学风。此后一千四百余年中,两浙人才辈出,其固然有受经济发展影响等原因,但智者大师以来的文化积淀,也是十分重要的底蕴。这种传统是断绝不了的,因此在文化浩劫之后,近二十多年又涌现了一批研究弘扬天台宗的学者,朱封鳌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朱先生有关天台宗的论著很多,这本《中华天台宗通史》,是他与天台文史耆宿韦彦铎先生合作完成的,是一本集其大成的著作。对宗教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志在阐发佛学思想事迹者,亦不必拘泥于世俗学界里形式的约束。《中华天台宗通史》非但林林总总地包罗了古今中外有关天台宗及其研究的事迹,而且对天台思想的一些精微之处,确有独到之见。所以此书对佛教文化的发扬,是一大功德。宗教提倡自我约束,以此作为人们得到终极关怀的依据,于是它就往往成为社会的道德源泉之一,这是宗教的功能之一,也是宗教在社会上得以长久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一千多年来天台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新世纪里对诸如天台宗学的佛教文化去伪存精,推陈出新,亦将有助于社会道德的改进。《中华天台宗通史》的出版,既然是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也必将有利于当今社会。是为序。

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1年5月8日

《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序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 平

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变得越来越烦忙,我们不断地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于各种各样的繁杂,我们不得不处理大量的社会事务与生活事务,不得不措置我们各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将自己消融于这一切事务与关系之中,却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脱离生活的“主人”角色而成为生活的“工具”。这种“工具化”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犹如处在一个旋转着的飞轮的边缘,时刻都会有被强大的离心力所抛离而不能回到其生活原点之虞,这种状态毫无疑问不应该是我们生活的原样。生活应该形成它自己的轴心,心灵应该还原其自醒常惺的状态才能保持其清澈源泉汩汩涌出而不舍昼夜,才能滋润我们的生活世界本身。在这一意义上,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态虽然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但作为一种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以及生活世界的意义表达了深邃思考的思想文化形态,其所明之理、所倡之方,却仍然对我们的当代生活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创立最早的一个宗派,代表了佛教中国化形态之建构的基本完成。它以“圆融三谛”为根本实相观,表达了关于存在之本质实在性的深刻思考;以“一念三千”为根本缘起观,表达了关于生活世界之构成的深刻思考;以“圆顿止观”为根本修持观,表达了关于如何还原存在之本质实在性的深刻思考。自创立以来,天台宗的佛学系统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全面发展有甚深影响,而且流播域外,对日本、朝鲜等国佛教的发展均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佛学研究的逐渐繁荣,学术界、佛教界人士对天台宗的研究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虽著述不断问世,然其研究正方兴未艾,这一趋势似乎不仅提示了佛教对当代生活世界的启迪意义,而且也表明天台宗的理行系统正有其独特的魅力。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朱封鳌先生,倾力于天台佛学之研究,十余年来创获颇丰,已为学术界所瞩目。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则为朱先生关于天台宗研究的又一力作。从实践层面阐述天台止观,就当前关于天台宗的研究而言,正是相对缺乏的一个领域,朱先生的这一著作,基于天台止观学说的全面理解,深入阐释天台止观的修持方法及其实践意义,并论及止观修持对当代生活的启迪意义,虽未详于理论的一般研究而独辟蹊径,却正可以补当前理论研究之不足,而为全面理解天台佛学系统提供了深刻视野。唐贞元十九年(803),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登天台山,师从天台宗大德道邃、行满学习天台一乘圆教,受菩萨大戒,又从禅林寺然禅师习牛头禅法,又至越州龙兴寺从顺晓阿^梨习密法,受三昧灌顶,因此被认为具有圆、密、禅、戒“四种传承”,翌年回国,即正式开创了日本的天台宗;日本天台宗既以天台教观为基础而又突出了密教的成分,后经圆仁、圆珍等师的努力,而有“台密”的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于这一事实,国内学术界至今为止的研究显然是不充分的。朱先生的这部著作,由天台止观的修持而论及“台密”,对“台密”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脉络清晰的历史描述,并对“台密”修持的基本仪轨进行了梳理与论述,可以使我们清楚地把握到天台止观对“台密”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深刻影响。就此而言,则朱先生的这部《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又在宏观的文化视野之下丰富了天台止观本身的研究,并且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层面上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朱先生新著撰成之际,嘱余为序,余非有力者也,于此嘱诚觉惶恐,然于朱先生为人之厚道与为学之精覃,则深所感佩,故不辞疏陋而略陈浅见,权以为序焉。

2003年11月25日于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天台宗概说》序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天台宗第四十七代传人 释净F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孕育了孔子及其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古印度涌现了释迦世尊及其致力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在后来的岁月中,印度没有接纳儒学,而中国传承了佛教。

中国传承的佛教,是谓“中国佛教”,它的主要标志,是佛典的汉译、寺刹的营造、华僧的出现、清规的拟订,尤其是宗派的创立。中国人基于真诚信仰,依据三藏佛典,结合个人悟证,融入本土文化而对佛教修学门径的重新消化与整合,形成了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中国佛教宗派。厚积于河南、薄发于湖北、大成于浙江的“天台宗”,便是中国佛教弘传史上的佛教宗派第一家。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以其“宗依《法华》,判释五时八教;行在止观,总持百界千如u2019u2019的教观体系,引导中国佛教走向精湛与成熟,被史家誉称“东土小释迦”,成为中国佛教史乃至哲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宗师。

台湾国学大师牟宗三教授曾这样总结说:“中国吸收佛教,顺印度已有之空有两宗继续发展,发展至天台、华严、禅,已至其极,故中国已往之吸收亦尽于此。”(见《佛性与般若·序》)直到今天,台宗的判教思想、解经程式、止观行法、修忏热忱、放生习俗等依然为汉地佛门所遵仰;其基础名著《教观纲宗》、《天台四教仪》、《童蒙止观》等为各地佛教院校所必修;以日本比睿山、韩国小白山为中心的日、韩天台宗信徒更是以浙江天台山祖庭为其精神家园,参访交流,不绝于途。

如果说,上个世纪在中国佛教文化圈中各领风骚的,是千古绝学唯识宗的复兴和“禅宗热”的掀起,那么,我们可以说,天台宗的活力焕发和广受青睐在2l世纪已现出端倪。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座义学渊府,天台宗所蕴藏的巨大而宝贵的人文财富,应当得到我们应有的关注和挖掘。

感谢“天府之国”的巴蜀书社对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一贯重视,通过《佛教各宗派小丛书》的出版,使人们发现佛教的精彩、认识佛学的深邃,从而吸纳知识,凝聚智慧,裨益人生。

感谢台宗学者朱封鳌先生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完成了这本台宗普及读物――《天台宗概说》。可以预见,在开放、严谨的现代学术百花园中,在努力实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一永恒主题的中国佛教界,天台宗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多、更美的“妙法莲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升华出祥和社会、净化心灵的无量功德!

值此新书付梓之际,草此小序,为之贺。

2003年秋于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前 言

朱封鳌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雄冠东南。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首批全国4A级旅游区。为“中华佛道名山”之一。

以古、幽、清、奇为特色的天台山,主要景区有千年古刹的国清讲寺、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避暑胜地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济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间仙境的琼台仙谷、休闲天堂的天湖景区、楼台亭阁的济公故居、风韵独特的龙穿峡景区等。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饮誉中外。佛教天台宗、道教上清派和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每年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天台山朝拜祖庭。这里还有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古刹等胜迹。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洞天,道教上清派的圣地。传说汉末刘晨、阮肇在桃源采药遇仙,高道葛玄在桐柏炼丹得道。到了北宋,天台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的祖庭。这里有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王乔飞升的鸣鹤观,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等等。总之,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

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加强天台山与国内外佛道名山的文化交流,我为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特编写出版“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共分五册:

《天台山佛教史》阐述天台山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情况。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源地,也是净土宗、禅宗各派的重要道场。六朝隋唐时期,是天台山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智者带领一批弟子来到天台山,创建道场,讲经说法。后来分别得到陈宣帝、陈少帝和晋王杨广等在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相继建立道场12座,从而使天台山的佛教事业得以创立。在天台宗弘扬的同时,禅宗各派也开始在天台山安家。净土宗的兴起,几乎与天台宗同时。本书全面介绍了以天台宗为首的佛教各宗派在天台山相互圆融和合、共同发展的历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天台山佛教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佛教界与我国天台山的交流日益频繁,天台佛教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台山道教史》阐述天台山成为道教名山的历史。天台山道教神话传说始于轩辕黄帝时期。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轩辕)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西汉茅盈:“遏西城王君,告以玉佩金之法,玄迹渺迈,白日神仙,乘飞步虚,越波凌津……与王君俱到赤城玉京洞,莅司命之任。”在此前后,灵宝派创始人葛巢甫的祖父葛玄(164-244),来天台山隐修。居桐柏山建法轮院、降真台等,立坛授道。六朝时期,魏夫人来天台山修道。从此,赤城山玉京洞被道家定为天下十大洞天之一。唐代上清派高道司马承祯居天台山,曾数度应帝王之诏赴京,和陈子昂、李白、孟浩然、宋之问、王维、贺知章等大诗人交游,道功甚高。两宋时期,高道张伯端创南宗,又称紫阳派、道教天台宗。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影响甚大。元明清时期,龙门派取代南宗而起,天台山桐柏宫派成为龙门派的重要支派。龙门派自清初“中兴”后,一枝独秀地传衍不绝,支派愈衍愈繁,地域愈传愈广。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天台山道教事业发展很快:天台山玉京洞、鸣鹤观重新整建,轩辕台、桐柏宫新址等也开始建造,中国南宗养生文化院在桐柏山成立。养生文化院成立后,天台桐柏宫致力于南宗历代祖师养生长寿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这一切,使得天台山源远流长的南宗祖庭建筑文化和养生理论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弘扬。

《天台宗浅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天台宗的简单历史和主要思想。先介绍天台宗的渊源,南北朝的禅法和慧文、慧思的思想。然后介绍智者大师的生平,特别是大苏山受学、金陵弘法和在天台山隐修的情况。接着介绍智者的名著及其思想。包括天台宗的主要义理(如三谛圆融、性具善恶、判教思想等等)和天台宗主要修持方法(如止观修习、四种三昧、十乘观法和忏法修持等等)。书中特别介绍修习天台止观的现实意义,即止观与治病。具体分析怎样治疗坐禅中的病患。还谈到怎样运用天台止观的修持方法,山居修炼,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最后,介绍天台宗在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重大影响。

《天台山佛道儒传说》主要介绍天台山历代佛道儒三教活动的传说故事。自汉代以来,无数高僧、高道和名儒在天台山隐居、修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除了见于史籍记载外,更多的是在当地民众的口头中流传。这些传说故事,使静态的客观山水更具有飞动的灵性,使逝去的历史人物依然徜徉在地方风物之间。从而使瞻仰天台山的香、游客,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增强对天台神奇山水的热爱。本书从史籍记载和流传民间的佛道儒传说中,精选一部分供读者品赏。这些传说,充分表明佛道儒三教圆融共处,共同发展了天台山文化。

《台州山水方外诗词选》主要介绍历代歌咏台州奇山丽水的优秀诗词。台州以天台山得名,山海交辉,佛光仙影,发人遐想。从六朝到当代,全国著名诗人大都慕名来游。其中,晋代的谢灵运,唐代的李白、孟浩然、元稹、刘长卿、陆龟蒙、许浑、皮日休、方干和宋代的李清照、周邦彦、戴复古等大诗人,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些作品流光溢彩,已成为中国名山文化宝库中的珍宝。至于近代新建的景点,则赖当代诗人的彩笔,淋漓尽致予以描绘。2010年起,我们在台州各县市诗词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编成本书。书中先将全市各县主要景区加以简要介绍,再从古今诗人歌咏这些景区的山水方外诗词中,精选了部分优秀的诗词,供游访者鉴赏。

在丛书编纂的过程中,市、县领导均十分重视。台州市政协元茂荣主席、中共天台县委李志坚书记,惠为丛书作序。台州市委统战部严灵章常务副部长和天台县政协陈政明主席,都很支持文化交流中心的工作。陈政明主席为弘扬天台宗,加强天台山与国内外佛教名山的文化交流,具体主持了“两岸三地天台宗交流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天台山的知名度,也为交流中心的工作指出了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教授,《世界宗教文化》主编黄夏年教授,则对本丛书的编纂作了学术上的指导。黄心川教授还惠任顾问,亲为撰序。对于上述领导和专家的热情关怀,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3月10日于天台止观楼

著作书目

一、《明清故事选》(合译)

1958年3月 上海文化出版社

二、《戚继光台州抗倭》(自著)

1983年10月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三、《中医药传奇》(合著)

1990年8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四、《台州地区歌谣谚语卷》(合编)

1991年12月 浙江文艺出版社

五、《天台山风物志》(自著)

1991年9月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六、《江东佛教文化》(主编)

1993年1月 团结出版社

七、《高明寺志》(合著,第一作者)

1995年6月 当代中国出版社

八、《天台县志》(总纂)

1995年4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九、《天台山历代诗选》(合编)

1996年12月 黄山书社

十、《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自著)

1996年9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十一、《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上下册,自著)

2000年4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二、《中华天台宗通史》(合著,第一作者)

2001年9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三、《普陀山观音文化胜迹游访》(自著)

2002年3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四、《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自著)

2002年12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十五、《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自著)

2004年1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六、《天台宗概说》(自著)

2004年9月 巴蜀书社

十七、《朱封鳌天台集》(三卷,自著)

2009年5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十八、《中华佛缘人物志》(主编)

2009年11月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十九、《佛教入门-天台宗》(自著)

2009年12月 四川巴蜀书社

二十、《法华文句精读》(自著)

2010年1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一、《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天台山佛教史》(自著)

2012年10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二二、《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天台山道教史》(自著)

2012年10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二三、《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天台宗浅谈》(自著)

2012年9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二四、《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天台山佛道儒传说》(主编)

2012年9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二五、《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台州山水方外诗词选》(主编)

2012年10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二六、《妙法莲华经文句》(佛教基本典籍,校点)

2013年10月 宗教文化出版社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