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张颖清

张颖清的个人简介 张颖清,已故山东大学教授,生物全息理论的提出者,1985年发表全息胚理论。 人物生平 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独立发现了生物体从细胞到整体之间普遍

张颖清的个人简介

张颖清,已故山东大学教授,生物全息理论的提出者,1985年发表全息胚理论。

人物生平

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独立发现了生物体从细胞到整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中间结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建立了新的生物体功能结构单位――全息胚,提出了生物体结构的全息胚学说,创立了全息生物学。

全息胚学说揭示了生物体不同层次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统一性;对生物进化的途径、发育和分化、癌机制等问题从新的角度作出了理论解释。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和观念性的改变。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汪德耀教授(曾任厦门大学校长)认为:“全息胚的发现,以及全息胚学说的提出同细胞的发现以及细胞学说的提出有着相同的、重要的科学意义。如果说伟大的达尔文进化论打破了物种的种与种之间的绝对界限,是生物系统的进化论,那么全息胚学说就打破了生物个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绝对界限,是生物个体的进化论。”

全息生物学已在医学、农业、园艺、兽医、植物组织培养、中草药学、古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科学和经济效果;特别是生物全息诊疗法和全息定域选种法的发现对中医、针灸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息胚学说的建立,揭开了自然界又一层神秘面纱并为最终揭开人体经络的奥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使人们对人体腧穴诊疗机理发生了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践证明,按全息胚理论诊断和取穴,针对不同的病症施行针灸、按摩、刮痧等中国传统医术,对于许多脏器性疾病是更为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施术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完全改变了传统经穴诊疗法凭世代经验积累传承取穴治疗的做法。全息胚理论所揭示的人体不同节肢全息穴位的同一有序分布规律及其明确的脏器按序配位对应关系,既是张颖清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大发现,又是全息胚学说的自然推论,更是支持全息胚理论的有力证据。

张颖清著有《全息生物学》上册(1989)、《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1982)、《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1992)、《新生物观》(1991)、《生物全息诊疗法》(1987)等五部专著,后三部专著已出版了英文版,其中三本英文版专著的情况被美国权威机构ISI出版的Current Contents:Life Sciences收录。《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两次印刷共发行7.5万册;已被译成英、德、日等9种文字,被30余个国家的医生临床应用。在当时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等部门和各应用国的大力支持下,1990、1992、1996年先后在新加坡、挪威和美国召开了三届全息生物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三届大会的论文目录全部被国际上最具影响的三大检索工具之一的《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

中国科学院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杨弘远院士,中国工程院著名医学家宋鸿钊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妇科肿瘤学专家),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胡熙明(原卫生部副部长),诺贝尔会议成员费尔克曼教授,世界卫生组织科学组成员、波兰国家卫生部顾问嘎纽斯赞乌斯基教授,前苏联的拉脱维亚功勋科学家、医学博士波特诺夫教授,埃及国家卫生部顾问、全国医学会主席戈嘎瑞博士等,都给予了全息生物学以高度评价;英国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赫胥黎教授等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曾专门给张颖清写信对其进行热情赞赏和鼓励;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年6月8日以“教外际(1991)254号”文批准成立“国际全息生物学学会”,总部设在山东大学。

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宋鸿钊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建立诺贝尔奖获奖史研究和项目评价委员会,为我国争取诺贝尔奖创造条件》的1804号提案中指出:“对有诺奖苗头的科研工作,应给予重点支持。象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全息胚学说和应用该学说控制癌瘤的观点,就是很有前途的学说。”

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处的安排下,张颖清分别于1990、1991、1992年三次访问瑞典,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评选颁发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介绍他的理论,并与许多对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具有永久提名权的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他的学说引起了国际上多位著名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赞扬。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处先后三次分别以“(91)典科字第06号文”、“(91)典科字第39号文”和“(92)典科字第31号文”给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发文,反映张颖清的学说受到国际著名学者高度评价的情况,并建议国家给予重点扶持并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于是,国内多家媒体陆续对张颖清的成就进行了宣传报道。但这些宣传报道却严重刺痛了某些学术权贵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更激起了中科院时任生物学部主任邹承鲁的强烈不满。

正当邹承鲁欲加罪却苦患无辞之际,恰巧山东肥城县矿务局医院一个叫周慕瀛的医生也看到了关于全息生物学的报道(此人当时正在搞业余生物学研究,后曾公开宣称自己的两篇论文应获诺贝尔奖且“必将折服全世界”)。震惊之余,周慕瀛匆忙找来一本张颖清的早期著作连夜苦钻,在其根本未弄懂全息生物学基本原理及中医经络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周幕瀛仅凭自己对其中部分段落望文生义的曲解,写成一篇《全息生物学的质疑》,发表在1993年第3期《医学与哲学》杂志上。文中,周慕瀛先对全息生物学某些文字表述断章取义,再穿凿附会地谬用“三段论”、几何学等“科学法则”对其大批特批,全盘否定。而对张颖清著作中举证的大量应用成果却避而不谈。后被张颖清的弟子陈少宗发表于同年《医学与哲学》第11期的针对性反驳文章所镇伏。

1995年初,周慕瀛公然玩弄金蝉脱壳伎俩,将其文章略作修改并更名为《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直接寄给了邹承鲁。对全息生物学内容一无所知的邹承鲁在未对其进行任何甄别的情况下,不仅匆匆将《质疑》推荐给媒体公开发表,而且还在其推荐信中,公然用栽赃手段对张颖清进行了诬陷诋毁并发泄了自己的不满与不屑。

邹承鲁公开毁誉的推荐信和周慕瀛全力加罪的《质疑》同时在《中国科学报》发表后,张颖清很快写了澄清反驳文章,并附上了国家有关文件和多位国内外著名生物学家高度评价全息生物学的信函影印件;同时,张颖清也把同样内容及附件的一封澄清函连同自己的主要著作寄给了邹承鲁本人。然而,张颖清有理有据的反驳文章却被《中国科学报》拒绝发表;尽管邹承鲁完全可以从张颖清给他本人的澄清函中认识到自己那封推荐信的荒谬,但他却公然亵渎公正原则,既没有以任何方式公布张颖清的澄清函,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纠正自己那封推荐信中的严重错误及其对张颖清名誉造成的伤害。

张颖清无奈又通过山东大学向国家教委上书建议“由国家科委组织著名专家组成特别评审委员会,对全息生物学理论进行研讨和评审以形成一个科学的结论”。请示文件先后经国务院分管副总理李岚清和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批示,任务直接下达给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部又将任务下达给了邹承鲁任主任的生物学部。而邹承鲁却召集了一次既不请任何人答辩,也不做任何检验,又不公布任何信息的“暗箱学术评议会议”并秘密炮制了一篇极力贬低全息生物学(但并未完全否定)的评议报告送达李岚清副总理,会议的所有文件至今秘而不宣,张颖清所在的山东大学也未收到任何相关信息。会后,邹承鲁一边亲自给张颖清写信,诈称全息生物学被完全否定,一边通过自己在山东大学的朋友密切监视着张颖清的动向。

1996年8月,第三届全息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并收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贺信,邹承鲁随即遁入幕后,密推那篇《质疑》连同他那封推荐信编入何祚庥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以此政*治手腕将全息生物学打入伪科学之列。此后,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一些大学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由于申诉无门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张颖清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于2004年10月20日含冤辞世。

全息生物学蒙难事件于2005年1月26日由新华网记者董学清首次公开披露后,以华裔美国绿卡持有者方舟子为代表的所谓“中国新生代反伪斗士”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公然与邹承鲁沆瀣一气,篡改史实、编造谎言、欺骗舆论、混淆视听,惨无人道地对张颖清施行了一轮又一轮公开诬陷和诋毁。

全息生物学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全息生物学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

张颖清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生物体新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全息胚。张颖清指出:全息胚是作为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组成的。这样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整体观,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和观念性的改变。

全息胚学说打破了生物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绝对界限,揭示了生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统一性;给出了生物体的体细胞的全能性在自然条件下最普遍最一般的表现形式;给出了相关部位在整体上的一般分布规律;对生物进化的途径、发育和分化、癌机制等问题从新的角度作出了理论解释。

哺乳动物体细胞全能性

在1985年,张颖清在全息生物学中提出了“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发育成新个体的潜在能力”的理论。这一理论在1997年被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著名的克隆羊实验所证实。张颖清理论的提出比克隆羊的实验早12年,这和科学史上关于植物体细胞全能性的研究一样,均是理论在前,实验在后。

众所周知,1902年Gottlieb Haberlandt 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他指出,植物细胞保持着向完整植株发育的潜在能力。56年后的1958年,F. C. Steward在人工条件下用胡萝卜根部的细胞培育出了新植株。继而,众多的植物可以被用体细胞繁殖。1963 年J.B.S.Haldane在题为“人类种族在未来二万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讲上采用“克隆现在,这种植物克隆已经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Haberlandt的理论,在植物克隆研究领域,具有理论优先权,在科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动物克隆的科学史和上述的植物克隆的科学史十分相似。张颖清在1985年首先提出了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发育成新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完全显现。

12年后,第一个克隆哺乳动物克隆羊多利的出现,证实了张颖清的这一理论。张颖清的支持者认为, 在哺乳动物克隆领域,张颖清的理论具有理论优先权,在科学史中将占据重要地位。而反对者认为体细胞克隆之所以被认为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去分化技术的不成熟,而并非因为没有认识到干细胞和体细胞的相同特性,张颖清不过是将前人已有的论断重新用自己的非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特别是,在克隆羊多莉之前,全世界都把“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不能发育成新个体”当成是金科玉律这样的大背景下。其支持者认为张颖清敢于突破这样的公认观念,这充分显示了他在科学上勇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

著作

张颖清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等。他的多种论著被译成英、德、日、俄、挪威、蒙古、塞尔维亚等文字。

张颖清关于哺乳动物体细胞全能性理论的英文专著,在克隆羊之前许多年,就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查到。

全息生物学的应用

全息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交叉于动物学、植物学、胚胎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古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张颖清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已有30多个国家应用,全世界有近百万人受益;发明的生物全息电图诊断仪获第80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唯一的最高奖──巴黎市长奖;发明的生物全息治疗仪,为医学提供了方便、安全、明显有效的医疗手段,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在农业上,应用全息生物学,可以使马铃薯、玉米、高粱、棉花等作物增产,可以防止退化。此外全息生物学在古生物学、兽医学、植物组织培养、园艺学、中草药学等都有重要的应用。

成就与声誉

全息胚学说是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国际学术界认为,它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正是张颖清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张颖清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年间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作学术报告。

早在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宋鸿钊就在提案中指出:“对于有希望获诺贝尔奖的科研工作者,应给予重点支持,像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提出的全息胚学说和应用该学说控制癌症的观点,就是很有前途的学说。”

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关于张的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全息生物学理论的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加强宣传,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使馆科技处的同志说,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够像张颖清的成果这样,得到诺贝尔奖评定机构科学家的如此评价。

1990年,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的会议宣言中指出:“可以预言,全息胚学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作学术报告。我驻瑞典使馆先后3次发回关于张颖清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 专门讨论全息生物学的国际学术大会,已开过3届(新加坡、挪威、美国)。

美国总统克林顿为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大会发贺电高度赞扬说:“你们应该为能够促进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而骄傲。你们将几千年来人类获得的知识与现代医学的最新见解结合起来,已经使许多人得到同情和帮助,使他们健康幸福,正当我们努力使全球各地人民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时,全世界医生能够从你们的杰出努力中得到灵感和启示。”

全息生物学是中国人创立的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经历了20多年实践检验的,充分显示出创新性、超前性和正确性。

正如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大会通过的大会宣言所指出的:“全息胚学说是生物医学领域内的一个全新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理论。大会论文所报告的研究对该学说的科学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大会坚信,全息胚学说对生命科学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在生物学的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含冤辞世

2004年10月20日,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不幸逝世,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

张颖清去世后,当年在国家计委主要从事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严谷良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等6名老科技工作者联名写信说:

1995年4月3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荐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文章,此文作者是山东肥城矿务局职工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并不了解全息生物学的内涵,质疑文不对题。张颖清写反驳文章,该报不给发表。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本还无碍,纵有欠缺之处也应允许在实践中去完善,但在国家科技主管部张颖清与夫人门尚未对此课题作出评议认定、科技界也未展开学术研讨或证伪的情况下,1996年10月出版的由何祚庥院士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竟然将“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一文收录其中,以极不正常的方式将全息生物学打入伪科学之列。此后,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一些大学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更让人痛惜的是,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颖清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从2000年起肺肝病变,胸腔积水,久治无效,含冤病逝。

2005年10月20日,即张颖清教授去世一周年之际,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会议室内,一场题为“张颖清事件的反思”在此召开。会上,科学打假的个人方式遭到了专家的猛烈抨击。一时间,何祚庥、方舟子等科学打假先锋人物被抛到了风口浪尖。随即,方舟子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帖子予以回复,方舟子呼吁人们 “当心有人借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喊冤”。一场关于科学打假的争议再次引发了媒体和网络的热烈讨论。

中国人的诺奖之路

张颖清1985年创立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可惜的是,他的学术成果终没有昭然于天下。在张颖清生命的最后日子,他的理论还被指为“伪科学”,这让他冲击诺奖的生涯彻底被阻拦。

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不逊于西方人。中国人向来不缺少灵感,不缺少创造。但结果总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理论,买西方人的原创成果,科学的最高皇冠――诺贝尔奖离中国人渐行渐远。中国人的信心在哪里?谁压制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值得中国科学界深思的问题。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