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张敬文(书法家)

张敬文(书法家)的个人简介 张敬文(1869~1938),字琴襄,合肥人。张自幼好学,酷爱书法,与合肥著名书法家张子开交谊颇深。 基本内容 张敬文(1869~1938),字琴襄,合肥人。张自幼好学,酷爱

张敬文(书法家)的个人简介

张敬文(1869~1938),字琴襄,合肥人。张自幼好学,酷爱书法,与合肥著名书法家张子开交谊颇深。

基本内容

张敬文(1869~1938),字琴襄,合肥人。张自幼好学,酷爱 书法,与合肥著名书法家张子开 交谊颇深。早年张父从军在外,其兄张之仁(乐山)爱好围棋,长年在外弈棋,不问家事,家里一应大小事体,均有敬文照应。
张年轻时得到沈用熙先生指导,学习包(包世臣)、邓(邓石如)书法。包、邓书法在晚清享有盛名,其中邓之楷、隶、篆,更是远近驰名,而包则在行、草方面大放异彩。张得沈师传授,加上自己刻苦练习,书法日有长进,以后终于走入包世臣先生楷、行、草之路,深得沈先生嘉许。
张敬文早年参加科考,虽诗文书法均有很深造诣,但考场上却屡屡受挫。有一次,张应优贡考试未中,自思与同乡应试考中者相比较,决不在他们之下,对自己落第感到难解和不服。当时的藩台沈曾植在检阅试卷时,发现张的试卷文章既佳,而字也写得好,具有包、邓之风,感到很惊奇。因为包、邓字在当时很有名气,且又难学,沈过去也学过包、邓宇,但尚未入门。所以,他在接见及第者时,见到合肥考生李世璜(谓川),即询问是否认识张敬文。李答是熟友。沈即嘱李回去后转告张来省城见他。沈见张后,经交谈,方知张乃学习包、邓字者,大喜,乃以实话告张。谓张实是考中第5名,因合肥此次考中者有五六名之多,而首邑怀宁则一人未取,该地知府感到难堪,禀准抚台,由合肥考取名额内抽出2名同怀宁未考中者对调。张敬文恰是合肥被抽之一,因而落第。沈嘱张在藩台署内学习,同时辅导自己学习包、邓字,下次再考。张得藩台如此重视,声名大振。此间,张为沈书“重建天柱阁记”碑文,此乃张的主要作品之一。几年后,优贡试期又到,一班人皆以为张敬文必中无疑。不料政局突变,因派系关系,沈曾植下台,张因沈派色彩太浓而遭歧视,结果仅中个候补第一,直到民国前夕才补上优贡衔。
张敬文考场坎坷,官场也同样不顺利。宣统三年(1911),张曾受任为安徽省庐江县知事。当时地方不靖,强人出没,合肥驻军夏旅长建议派军队护送张接任。张不愿为个人而兴师动众,仅带20余卫兵上任。果然,到庐江后,原知县拒不交卸。张怕引起冲突,殃及无辜,乃辞职而返。县长未当成,随去的20余卫兵的服装、伙食、饷银、旅费等皆由张解囊。为此,张变卖了不少家产。
民国3年,张敬文接任合肥省立第二中学校长。在此任内,他聘请名师,锐意办学,先后培养出如杨武之(杨振宁之父)、杨亮功、戴允荪、胡哲夫等著名学者。民国4年,甘肃将军兼巡按使张广建邀张前往甘肃任职,张乃向皖省教育厅辞职,省厅一再挽留,直到张三次坚辞,始获批准。
民国4年,张敬文受张广建之邀赴任甘肃省官银号(相当今省银行)总办,在财政上有很大权力。民国7年离任后任甘肃省署咨议,安徽省署高等顾问等职。此间,张曾有长函致张广建,提出该省应兴应革之事。
民国7年,张敬文由甘肃返皖后不久,甘肃省按惯例向北洋政府进行一次特保人才案,保荐5人,张敬文名居首位。此5人如被选中,可得简任职。但张生性孤傲,不愿去北京拉关系,送人情,以致首名落选,名列后者反获选中。民国11年,张因在省立第二中学校长任内颇有建树,被推举主持合肥县立女子中学筹备工作。学校建成后,张因不能久留合肥,即担任名誉校长,由蔡亚卿主持校务。
民国12年春,张当选为国会议员。
民国12年10月,曹锟为当选总统,公开贿赂国会议员,张敬文毅然拒绝,并改名换姓,悄悄离京南下,和褚辅成等号召南下议员在上海发表拒绝贿选之严正声明。张到上海后,生活无着落,即以卖字为生,生活相当困窘,合肥女中负责人蔡亚卿得悉情况,曾建议由女中开支1000元作为张几年来担任名誉校长的车马费,但张以自己未曾到校视事,不可无功受禄,婉谢了蔡的好意。
民国13年11月,段祺瑞上台执政,因张兄(之仁)过去常陪段下棋,颇有交情,于是段对张也有几分敬重。所以,曾示意张可在全国范围内任选一县当县长。但此时张对政界已经厌倦,不愿屈膝奉迎,加之时局混乱,便放弃了当县长的打算,仍在京、津、沪、石家庄等地卖字为生,所书寿匾、寿序、中堂、条幅、对联等,流传甚广。
张敬文一生在政治仕途上,屡遭坎坷,以致最后对仕途兴致索然。但在书法上,却师承包、邓,多有创新,自成一体。加之常年在京、津、沪等地鬻字为生,其书法在这些地区颇著声名,人皆以获得张一纸墨宝为快,从其习字者也很多。如北京的龚理哲、上海的刘璧城、合肥的陈芷卿、沈竹群等。其中学有所成的有合肥陈国璋(璞琬)和杨克喧(午樵)两人。李鸿章后代李国芝和天津原卢永祥部师长之子陈某某也聘请张为专任教师,教习文学和书法。张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学书法首先要从用笔开始,即所谓“八法”是基础,有了此基础,才能谈到“体”。“体”能基本形成并相当熟练,最后才能逐渐谈到“意境”。每一阶段,均需苦练、领悟,“意境”能达到外婉而内有劲气,舒展豪放,则更非易事。
张敬文一生处于贫困之中,但对纸墨笔砚,却从不吝啬,常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惜花重金购置。他对毛笔更是十分讲究,都是请专人来家由自己亲自监制,所以他的笔都是特制的珍品。
民国26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合肥受敌机轰炸,居民纷纷逃难,张也随家人避难于肥西山南馆徐家。当时安徽省政府正向六安方面撤退,在兵荒马乱之际,张曾以数千言长函致当时代省长兼保安处长张义纯,陈述抗敌安民的意见。民国27年5月合肥沦陷,大汉奸王揖唐曾托人捎信给张,谓毋虑荣禄富贵,言下之意是要张替日本人做事,遭到张的严词拒绝。此时,张目睹国破家亡,乃写好遗嘱,要家人速逃,为抗日效力,自己则含恨投井自尽,时年69岁。
民国28年冬,在重庆的几位安徽籍参政员徐炎东、许世英等人,将张敬文自尽全节事迹呈明国民党中央政府,得到明令褒奖,并给予1000元抚恤金。
张敬文平生笔不离手,留下的遗墨甚丰,但经八年抗战和十年“文革”动乱,大都散失。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