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张玉祥(画家)

张玉祥(画家)的个人简介 张玉祥,男,汉族,1991年毕业于天津美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位。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授,油画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张玉祥(画家)的个人简介

张玉祥,男,汉族,1991年毕业于天津美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位。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授,油画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简介

2012年,由教育部特聘为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

2013年,由教育部聘为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评审3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类课程);

2016年,独立编著《设计色彩》(已出版全国发行),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

2016年 《日暮xK》唐山藉杰出美术家艺术大展暨大展作品集;

2013年 新写生精神――八人风景画油画展暨画展画册;

2012年,出版个人画册《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坛名家艺术研究―张玉祥油画写生》;

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油画院 杨飞云工作室做油画专业的访问学者;

2008年,《秋风轻轻》参展第三届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

2008年,《元素系列》参展在中国美术馆u20182008 科学 艺术 时尚 首届北京服装学院教师作品展;

2005年,独立编著教材《色彩构成》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证书、奖金);

2005年,获得中国色彩学术提名奖;

1995年 油画《小林》、《秋荷》等作品作为中国对外交流协会特邀艺术家参展作品参加u201895.中韩现代绘画联展;1993年,油画作品《彝族姑娘》在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作为资助塞尔维亚难民儿童的中国艺术家捐赠作品油画作品三幅分别参加1992年太平洋艺术拍卖公司、荣宝斋艺术拍卖公司等公司的拍卖活动油画作品被美国使馆、墨西哥、津巴布韦、南斯拉夫等国家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和武官收藏;?

1991年、93年油画作品《泸沽湖畔的普米姑娘》、《基诺姑娘》分别参加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1981年,油画作品《余音》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

参展记录

2016年 《日暮xK》唐山藉杰出美术家艺术大展暨大展作品集;

2013年 新写生精神――八人风景画油画展暨画展画册;

2012年,出版个人画册《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坛名家艺术研究―张玉祥油画写生》;

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油画院 杨飞云工作室做油画专业的访问学者;

2008年,《秋风轻轻》参展第三届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

2008年,《元素系列》参展在中国美术馆u20182008 科学 艺术 时尚 首届北京服装学院教师作品展;

1995年 油画《小林》、《秋荷》等作品作为中国对外交流协会特邀艺术家参展作品参加u201895.中韩现代绘画联展;

1993年,油画作品《彝族姑娘》在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作为资助塞尔维亚难民儿童的中国艺术家捐赠作品,油画作品三幅分别参加1992年太平洋艺术拍卖公司、荣宝斋艺术拍卖公司等公司的拍卖活动油画作品被美国使馆、墨西哥、津巴布韦、南斯拉夫等国家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和武官收藏;

1991年、93年油画作品《泸沽湖畔的普米姑娘》、《基诺姑娘》分别参加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

1981年,油画作品《余音》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出版著作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系教师作品――张玉祥》,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5.8?

《设计色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

《色彩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

《色彩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0;?

《21世纪中国画坛名家艺术研究――张玉祥油画写生》,中国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5。?

艺术评论

朴素的描绘(前言)

文/杨飞云

张玉祥去年在中国油画院的油画研修班里做过一年访问学者,在这短暂的一年里,我对他和他的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张玉祥是个朴素低调的人,早年以硕士学位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来一直在院校里从事教学工作。正是基于对油画艺术的热爱,张玉祥始终在专注地研究油画语言和要表现的主题。

这本画册里集录的张玉祥油画大多是近一两年的作品,尤其是在油画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的作品,而且大多为写生,张玉祥的写生作品最主要的一点气质是朴素,丝毫没有夸张和做作,眼之所见即笔之所及。但他很可贵的一点还在于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写生,写生中包含了很多个人的审美创造成分,不仅不是从外表现象上去描绘所见的自然物象,而是自己就融化在所画的情绪和场景之中。用审美的眼光感情来观察面对的物象,写生的过程就是他朴素地体验过程。从本质上说,他的作品具有朴素的关注现实的品格,并不是属于诗性或者浪漫的体系。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作品积淀人文气息、个人品质是构成作品魅力的重要所在,任何作品的评价原则都一样,它所表现的时代的优秀的精神气度,各种崇高、健康的人文品质,往往是构成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看见,如果人自身不能持续不断地优化发展这些品质,人类的精神就会衰微。所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促使人们在衡量艺术品时,自然地把作品所具有的精神品质,作为审美评价的第一要素。

张玉祥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最可贵的品质就在这里,他的作品总是忠实地描述自己看见并且打动自己的事物,某种角度来说,既是记录生活、记录物象,也是记录内心的感受。在描绘的同时,把最真切的感情融会其中。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一切都很平实,看不到特意制造的那种刁巧的用笔和造作的气息,他的作品,犹如他在描述一个常见的场面,娓娓道来,由于他的真实与诚恳,却又充满了朴素的情感。艺术创作永远是以情感为主导的,虽然艺术也离不开理性,但理性如果不能寓于情感,则理性是空泛的。

最后祝愿张玉祥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开拓攀升,更完美地演绎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张玉祥与“写生”

文/王焕青

张玉祥身上有一股温暖的力量,能化解冷淡或冷漠。面对他,如同身临北京的春季,即使心情沉郁, 也免不了被温煦打动。他并不活力四射,而是毫无迹象地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愉快。他有天然的开朗情境,嘻嘻呵呵,有声有色。即便是商量严重的问题,他的严肃,也常常被幽默稀释得不疾不徐,让严肃难以为继。

他做教授多年,注意力基本是投注在教学和著书立说上,不大有一般画家积极入世的创作。就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好像突然一下子,他开始东奔西跑去写生了。显然,他情绪高涨,经常参加展览和艺术活动。说是突然间,其实是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孜孜于写生,只是近几年,精力相对集中在这上面,收获颇丰,效果显著而已。

张玉祥新近出版的作品集,带有他鲜明的特性:从容不迫,深有陶醉。坦率地说,当人们终年在城市里与名利锱铢必较,偶尔投身乡间,其实就是去面临天然的喜悦。画家面对自然写生,与常人大不相同。他是美的捕手,既要抓住场景的特异之处,还要用自己的理法和手法对物像严加控制,从而呈现个人对世界的觉察。人们之所以喜欢艺术,信任艺术家,这应该是最基本的理由。当张玉祥满怀热情地在画布上挥舞,其实也是他对绘画的见识的表达。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传统油画语言的信任和热情,其间亦不乏对神来之笔的迷恋。所以,他的作品更像是围绕物像的浅吟低唱,写生变成了事关美好的通俗的抒情。

写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好像已经不用再论证了,它早就被东西方经典艺术家的成功经验所证明。值得注意的是,写生的哲学取向,对自然物象的观看和提炼的理法确实天差地别。写生仅仅是一种宏观大略的叫法,它的内部其实歧路丛生。就像同样面对具体而微的现实生活,有人写出《资本论》,有人写出《阿Q正传》,塞尚与莫兰迪又那么不同。即使仅仅从写实主义的视角来看,米勒和库尔贝的差异也堪比八大与齐白石。我的意思是,写实主义提供的是方法论而不是僵硬的教条,虽然说在中国的大学里它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已经异化成高度的教条。

当张玉祥把精力倾注于写生,朋友们会为他欣喜。尤其看到他那些充满喜悦和快活的作品。当一个人诚恳而敏锐地面对自然,一定会有所领受。启示范宽的,也启示米芾,启示黄公望的也启示梵高,启示高人的也启示我们平常之辈。在我看来,我们需要预备一种心情,敢于承认个人与自然之间有秘密通道,然后是不遗余力地摸索和探索,因为写生就是面临陌生的事物。

2012年12月

我与老张

文/朱春林

和老张交往已有20余年,92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校任教,而老张也是在那年带着丰富的阅历从天津美院研究生毕业来到这所学校,我们成为同事。老张虽比我年长许多,却没有太多的城府与世故、简单直率、正直单纯。一年以后,老张调到北京服装学院工作,我们直接接触的机会渐少,但仍保持着联系。

老张是极认真的人,在教学以及参与编写教材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尽心竭力,耗去了大量的精力,奉献了自己最年富力强的一大段时间,近年来老张终于下定决心来中国油画院做为访问学者进行研修学习,老张的投入和认真超过了许多年轻人,很有老大哥的风范,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一年研修学习中的作品超过了他十年的总和,老张对绘画的热情在这一年集中爆发了出来,并且形成了持续发展的态势,可见真正热爱绘画的种子是难以磨灭的。我接触过许多学画的朋友,因着各样的原因,改行做了其它的行业,但终难割舍对绘画的情缘,这种心结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沉醉于其中的快乐。

老张希望我在他即将出版的画册中写上几句,我不想过多溢美之辞,作品自己会说话,他的坦诚和朴实都在画中,因为最好的作品都是由心而出,不带有任何的杂念,只是将自己生命的焦点和最真实的部分表明出来,因此才会有“画如其人”这个不变的事实。在当今这个浮燥的时代,若只是带着追逐名利的功利之心,即便成功。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终难酿成甘淳的美酒。

绘画只是表述生命的一种方式,有远比绘画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不觉间老张已快到将退休的年龄,已没有太多其它的拖累,可以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绘画,祝愿老张在平常的生活中觅见不平常的感动,创作出更多有真情的作品。

朱春林

2012、5、20于山西右玉

寻 源 之 路

文/张玉祥

――2011中国油画院访学暨“两山”写生随记

户外写生的鲜活性和感觉的即兴效应绝对不是画室画画可以替代的。是画室画画感觉和信息的补充。

外出写生一直是画家体验生活、表达情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之一,因而它一定会留下特殊而难忘的记忆!

2010年至2011年春秋两次外出写生,累计有整整的两个月的时间,是我有幸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访问学者最大的收获和难忘的六十天!两次下乡写生的情景、体会与感受,仍旧鲜活在记忆里!尤其是2011年4月16日至5月14日在山西师家沟的写生,可以说是一生中最为难忘和最为幸福的时光;在杨飞云院长的带领下、朱春林老师和孙文刚老师先后率队,浩浩荡荡的四十余人“大部队”开赴临汾地区汾西县师家沟乡,加上陈丹青老师以及秦明老师先后的幸运加盟,使得此次写生达到一个空前的学术高度和师资规模!老师们的博学和深厚的修养、他们的平易、诙谐和幽默、画画的专注、造型表现的纯熟老到,无一不使我深深受益!在此深表衷心谢意!

下乡写生和在城里写生没有本质的区别。下乡写生应该是城里画室画画的延伸和变化。有区别的是;下乡写生是地地道道的对景对人写生。而家里则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作为高校的教师,作为北服的基础教学的教授,在油画院画室完成一幅完整的画实践证明是件比较难的事情,至少在我这是如此的情况。学校没有一间画室工作室,因此教师和学生很难在学校有机会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如此,画画就是课余时间安排在家里的事儿了。所以,从客观上就使得下乡写生成了一个集中时间和精力画画的“奢侈”阶段。

下乡体验生活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响应毛泽东倡导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路线而开创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六十年代发展更甚,范围已经扩展至工厂、矿山、部队边防哨所。它曾经是党的文艺路线热衷推行的一项长期的带有政治目的和功利色彩的实践运动,那时下乡写生与农民老大哥同吃同住打成一片是无尚光荣和硬气的!故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几乎都插过队下过乡。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尽管下乡写生不是艺术院校艺术教学的主打课程,但绝大多数美院、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还仍然保留有下乡写生的风景课。学生们都非常愿意下乡,一旦下乡可以画很多画,干扰少,时间整,没有文化课。可以实现你在学校、在画室你很难短时间内实现的目标,老师和学生概莫如此。对我来说,作为一位学习者下乡写生实实在在是一种天赐的良机和精神享受。外出写生是积累素材、激活和焕发感觉和创作热情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艺术家生活特殊而精彩的一种方式。十九世纪法国的巴比松画派有着最为纯粹最为完全的风景写生的记载:科罗的《孟特方丹的回忆》、米勒《拾穗者》;还有卢梭、杜皮尼、迪亚兹、特洛容和杜普勒的被称之为巴比仲七君子长期生活在枫丹白露森林的一批作品;广袤的俄罗斯土地上遍布俄罗斯巡回画派列维坦的《金秋》、《白桦林》和《弗拉基米尔小路》、库英芝的《夜》等代表画家的的足迹,米勒之于居住生活二十多年之久的法国巴比松村、莫乃之于的池塘睡莲、透纳之于伦敦、毕沙罗之于法国乡间小屋、塞尚之于的圣多斯克山、高更之于的太平洋塔西提岛,梵高之于阿尔镇、柯罗之于枫丹白露森林、吴冠中之于中国江南水乡、陈丹青之于西藏康巴、陈逸飞之于上海弄堂江南水乡,艺术前辈们画农民、画风景和画静物,(科罗的风景作品是我最为欣赏的!)实实在在地令我羡慕和景仰!这样的主客观的天作之合,如此这样的生命与生活的内在联系,难道不是偶然之中存在的必然吗?!客观样态一旦被画家慧眼所识,就为伟大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多样可能性。作品的诞生跨越了时空,凝固了画家有共性和个性的双重情感;共性就是人类朴实的情感跨越了人种和时空,其个性就是每一位画家在画面上独到的表现。

我以为中国油画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下乡写生为该院整体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年两次,而且足月安排,坚持面对自然面向生活的寻源问道精神,坚持中国油画的传承与发展,以希腊古典的精神为建院旗帜,可贵可喜!杨院长和朱教务长亲自率队前往。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的研究机构,还十分重视油画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举措!如此的课程安排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的安排,这与油画院遵循和传承古典主义的精神、寻源问道、推动油画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扶持和培养中青年油画家等宗旨是完全吻合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此次山西写生,较之去年秋天的峨庄写生,总体感觉在肖像写生和风景写生的感觉捕捉上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更为重要的是状态和思想的收获。在每一幅画上逐步深入地体会和琢磨,其最大收获莫过于其对画面的控制和取舍表达。尤其是和陈丹青老师和杨飞云院长一起前往师家沟写生,从他们对画面整体的控制,对形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美的再发现,对人物形象的独特感悟,给我很多的启示和动力;通过和二位老师一起写生体验、一起吃饭聊天、一起饭后散步,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受益多多!杨老师和陈老师都是有个性魅力、有艺术气质和气场的当代中国的著名油画家、学者。能有幸和这样的大师级画家在一起画画,是我作为访问学者最为难忘的时光,也是我最有收获的一年。自己通过不同形象特征的人物写生,激活了自己在写生过程中的专注情绪和精神状态,心无旁骛的沉浸在作画写生的氛围里,体验如何在一幅油画画面里的“增”和“减”,尽量在自己的画面里尝试一种可以留下自己最想和最应该留下的、也是画面整体气氛里最值得留下的那一部分,当然还需要找到一种适合它们凝固在画布上的表达方式。画画想要的是最符合自己感觉中最为对应自己内心需要的那一点点东西,哪怕是找到和留住一点点都难能可贵!这样,最惬意和幸福的事。莫过于画一幅自己满意的画了。

画画需要有思维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想想外出写生,回头看看自己的精神产品里的那一点点“果实”,在某一幅、或是在几幅写生里依稀能有点自己可以肯定和留住眼光的东西,心里会充满着希望和慰藉。无论是老农、小孩还是田间小路、房舍村落,当画在画布上的它们很合适的、很舒服的成为自己赋予情感和恰当表达方式的元素时,画才会有生命力!我时常回想起风景画家霍贝玛的那幅有树的乡间小道,想起康斯太博尔的《干草车》里英国乡村的景色,尤其是柯罗的《孟特方丹的回忆》和他众多的风景大作,心中总是流淌着一种妙不可言、恬静自然和异样的优美!。

非常有幸和杨老师在幽暗的农民房东农具房里画农民小伙,杨老师直觉的敏锐,色彩的独到、造型的概括和对画面与模特儿之间瞬间的对应安排,给我以启发和颇多的受益。通过此次下乡写生,使我有幸有机会和杨老师零距离的接触和交往,杨老师的平易和幽默宽厚,更是充满人格和人性的魅力!更觉和蔼可亲!杨老师对艺术的专注和投入、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令我由衷的钦佩和敬意!在此,非常感谢杨院长的总体策划和精心安排,感谢朱老师和孙老师的倾力付出。还有我景仰的陈丹青老师和秦明老师,在写生的过程中,多次得到他们的悉心指教,使我受益匪浅!也早已是我的良师和益友。陈老师的乡村食堂的两次讲座,是我听他讲座四次里最精彩最过瘾来劲的两次!朱春林老师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强烈的责任心,让我由衷钦佩!我曾与朱老师在老工艺美校共事一年多(后因教研室解散我先调走),他的善良和完美已是有口皆碑的了。还有和孙文刚老师一起画画和切磋交流的情景,他幽默而机智,谈笑间就把画画完了。脑海里和记忆中仍然还鲜活着!我有幸来到油画院这一方艺术的净土。更有幸接触和熟悉了一批有魅力的人!我认定中国油画院有这么一批有艺术成就、艺术理想和传承古典艺术精神的实干家。以他们的成就和影响,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画室画自己的画,充分享受自己作品带来的美好时光!然而,在以杨老师带领下的中国油画的精英们在继续中国油画传承和发展的艰辛探索之路,搞研究、外出大师作品临摹、办展览、做讲座、办教育、推新人,极尽中国油画发展和传承当下之能事,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坚信,一定会推进中国油画事业的蓬勃持续的发展!

期盼还能再次得到杨老师、陈老师的指教,如有机会、有条件能再能跟随杨老师、陈老师、春林和文刚一起外出写生的话,是我向往和期待的又一次美好的时光!

和一年前一样,我还将尽自己的所能继续在中国油画院的研修,使自己更加充实!

2010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访问学者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张玉祥

2911年7月1日

写生,真情“寓所”

文/马琳

――记张玉祥的风景写生

与张玉祥结识是缘于20年前和他一起画写生,那时他画的几幅人体写生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虽然他现在的画与那时有了很多变化,但是质朴、自然的气息仍然是张玉祥绘画作品的本质,他近期的作品中更是以写生的方式直率地表达着他对生活对绘画的认知。

张玉祥的绘画语言源于内心反省后对生活的感受,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角度就已奠定了他的审美和文化品格,面对自然写生是艺术家建立表现方式的重要手段,眼睛看到的转化为油画语言,是在经历着把客观事物作为精神载体的升华过程,这在张玉祥的写生作品中尤为显现,他常常选择司空见惯的场景作为写生对象,但在他的画面中能够充分体现平淡中所蕴含着的内在精神力量,深藏其中的是他画面中对构成、色彩的理解和炽热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华而不实的概念性套路,他的内心深处是以东方精神的审美需求创造着只属于他自己的创造,含蓄而内在。张玉祥认真研究西方绘画精髓,从而更深地解读着东方哲学,从他自信而流畅的笔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心理活动的宽广和博大,这也构成了张玉祥风景写生的重要特征。艺术家的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创作力,创作的风格不是追求能获得的,而是自然的流露,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困扰着许多人,因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充斥着物欲和浮躁。而张玉祥以他的真诚、深情、勤恳、朴实的审美展示着他的创造,体现着时代的珍贵,从他近期的风景写生作品中我们能够得到更深的体会。张玉祥对乡土的眷恋在他真情的表达方式中呈现着鲜活的审美体验,他风景写生作品的生命力启示着艺术创作的路径,他的真诚预示着他的艺术道路还在继续生长发育,他的真诚必将赢得更大的收获。

马 琳2012.12.1

作品欣赏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