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正文

马洪涛

马洪涛 马洪涛,男,生于197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01年夏天,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代表作品: 2000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二等奖,全国电视经济节目

马洪涛

马洪涛,男,生于197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2001年夏天,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代表作品: 2000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二等奖,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2001年,《高楼平地行》。中国电视奖一等奖。2003年4月24日,《走进非典隔离区》。2003年11月9日,《衡阳大火烧出违章建筑》。2005年3月,《朔州矿难:寻找我的父亲》。2005年6月,《梧州告急》。

马洪涛,1972年1月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牛头镇的一个土炕上。马洪涛一开始在华东师大读的不是新闻,而是历史。但是从小就他就把当一名记者做为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在做了4个月政工干事之后,马洪涛成了山东广电系统第一批聘任制记者。那一年是1994年,当时一同去的有10个人,此后马洪涛在齐鲁频道和山东卫视认认真真做了六年多的新闻记者。2001年夏天,马洪涛离开山东卫视,进入《经济半小时》。

个人荣誉

1999年《如此数字游戏》。中国电视奖一等奖

2000年,《高楼平地行》。2000年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3年4月24日,《走进非典隔离区》。

2003年11月9日,《衡阳大火烧出违章建筑》。

2005年3月,《朔州矿难:寻找我的父亲》。

2005年6月,《梧州告急》。

个人影响

对于喜欢看财经节目的观众朋友来说。马洪涛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那份热诚,坦然一直感染着大家。对工作认真负责。把这份工作不只是当了工作,更是他在为了理想奋斗,把这份工作当了责任。更是希望自己的奋斗地点不是演播室,而是在新闻现场。所以在2005央视创新论坛中主创人员马洪涛的自我介绍中说到:一直以为,记者的价值是在新闻的现场。有一天,被安排坐在这演播室里主持节目的时候,忽然觉得空落落的,手脚像是被捆绑了起来。明白,这是因为不在现场。领导告诉,“你要放开手脚,比方说,可以把演播室当成新闻的现场。”得谢谢这样的心理暗示,这句话帮我走出了最初的彷徨。但是,演播室终究不是现场。现场有什么?酷暑严寒,风雨尘灰,洪水、火灾、矿难、塌方……。演播室呢?西装、领带、空调、灯光,还有一脸的浓妆。所以,做了主持人,依然渴望现场。只有在现场,才能不断地汲取营养;只有在现场,才能积累起做主持人的力量。每当为主持技巧发愁的时候,去新闻的现场吧!那里可以让一个记者型主持人找到渡过难关的希望。马洪涛就是这样一个热爱主持的人。

梦想与现实

主持中央电视台的老牌节目《经济半小时》(实际上,马洪涛还兼了这个节目的幕后编导工作,同时还是记者。);在梧州水灾告急之际,他站在现场为观众做了精彩及时的新闻报道;采访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TCL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等知名人物;又担任了《创新论坛》的总编导兼主持人马洪涛身边围绕着太多的光环。隔着荧光幕,似乎一切都犹如隔岸观火,荧光幕背后的马洪涛,拥有怎样的人生。从小的梦想是做考古学家或者探险队员

马洪涛,这两个职业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要寻找人类未知的真相选择历史系和这样的梦想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大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新闻,这并不背离最初的梦想,做记者同样是在寻找真相。而且,并不认为历史和新闻离得很远,相反,它们很近,眨个眼的功夫,新闻就成了历史。还有,在师大学会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对调查新闻事实的真相很有帮助。如果没有广电用人机制改革,马洪涛可能现在还是一家科研机构的政工干事。做政工干事没什么不好,不用疲于奔命,生活可以过得很安逸,也同样可以很快乐,只不过对一个把记者作为理想的年轻人来说,那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马洪涛成为山东广电系统第一批聘任制记者,是做了四个月政工干事之后。对一个记者来说,需要的素质很多,比如敏锐的嗅觉、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品质是尊重事实,因为新闻的生命就是真实。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学,但是历史老师都会教导,研究历史要尊重事实,因为历史学的生命也是真实。学历史的时候,为了求证真伪,经常要翻阅大量不同版本、不同出处的史料,然后按照历史本身的逻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作出尽可能接近事实的判断。做记者的很多工作其实也是这样。

新闻之路

对于一个大学期间主修历史的人来说,做经济频道的记者和主持,一定面临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更何况中央电视台网聚各方精英,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从齐鲁频道、山东卫视进入中央电视台,马洪涛逐渐成长,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却也顺理成章。马洪涛非常感谢齐鲁电视台,因为她让马洪涛学会了电视并且爱上了电视。离开她也是必然的选择,因做媒体要尽可能找最大的舞台。其实,正是在齐鲁电视台的积累让进入中央电视台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说起齐鲁电视台,马洪涛不无眷恋,但作为一

马洪涛名以记者为理想的年轻人,他深知齐鲁电视台无法成为他的终点。于是,他离开,为了一贯的理想,勇敢地涉足他一开始并不了解的经济节目。做经济节目,的确比作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的门槛要高。但是,好在不管是新闻,还是经济,都是实践性很高的学科,可以在采访中学新闻,也可以在采访中学经济。所以,始终没觉得有太多的困难,可能自己对自己要求不够高。马洪涛所说的“躲着困难走”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畏难,也许可以理解为暂时躲避短兵相接的锋芒,用更具韧性的方式和困难对抗。“在采访中学新闻,在采访中学经济”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会充分发掘自己的天份。从“旧闻”到“新闻”,从齐鲁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他在每一个节点都对前一段人生做了漂亮的归纳同时又为未来埋下草蛇灰线的伏笔。正是这包含着连缀的收束,让再次迈步的他面对未知并没有太多的忐忑。他深知人不可能没有眷恋,是的,人可以时时回顾,但是需要感恩的曾经绝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因此裹足不前。

记者生涯

马洪涛采访过很多知名人士:2002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时,他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他又采访了成功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TCL上市,TCL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一夜暴富”的传言铺天

马洪涛盖地时,马洪涛又第一时间采访了李东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得到采访知名人士的机会,也因此人们对知名人士有各式各样的想象和误解。不知道在马洪涛的眼中,采访名人的经验,对于他意味着什么。马洪涛谈起这些,带着睿智与冷静:成功者在很多方面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比如卫留成的国际视野、比如李东生的用人有道,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大多数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挑一个相对容易的方案,就像马洪涛一样,躲着困难走。这样一辈子下来,少受很多苦,但是也会比较平庸,当然也没什么不好。但是,采访很多成功者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通常喜欢迎着困难走。当他战胜一个接一个困难的时候,他也就成功了。除了作为经济频道的主持人,马洪涛也承担着许多幕后工作。对他来说,这些工作带来的乐趣并不亚于幕前的主持工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需要面对死亡威胁的情况:2005年6月底,广西梧州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经济半小时》栏目在第一时间对灾情予以关注,马洪涛在梧州城面临没顶之灾的危急时刻出现在那里,趟着已经漫过大堤的江水,面对死亡威胁冲在水灾第一线,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做现场报道。拖着已经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的疲累身体,马洪涛协助救援人员抢救被洪水围困的老人。

简历相关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