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元马镇

地理环境 元马镇 元马镇地处元谋县中部,县城驻地马街,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跨东经101o50′~102o03′,北纬25o40′~25o45′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邻凉山乡
地理环境

元马镇

元马镇地处元谋县中部,县城驻地马街,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跨东经101o50′~102o03′,北纬25o40′~25o45′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邻凉山乡,北与黄瓜园镇相连,南部与老城乡接壤,西部与平田乡毗邻,是一个呈长方形的典型坝区。境内最高海拔1322米,最低海拔1065米。气候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仅有农历冬月气温较低),基本无冬、无霜,故有“天然温室”之称。境内有成昆铁路沿镇横跨全境、108国道与永武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穿镇相交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元谋对外开发的重要枢纽和窗口。行政区划

元马镇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本镇辖马街、张二村、双龙、翠峰、东城、大沟、龙泉、清和、摩诃、星火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乐甫、禾阳、丙华3个行政村,82个村(居)民小组,有国土面积133.4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人口

2016年末,全镇共有23916户59273人(县级机关单位总人口604人,13个社区、行政村总人口58669人)。其中:男30078人,女29195人;城镇人口38530人,乡村人口20743人。

根据元谋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元马镇常住人口为86934人。[2]

民族

民族有汉族、彝族、僳僳族、回族、傣族、白族。

经济

元马镇

元马镇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在元谋县中首屈一指。森林覆盖面积达11.5%,林木蓄积量18480m3。土地以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和黄棕壤为主,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065~1322米的东部坝区。元马镇城区一带属湖泊沉积土,内含速氮、速钾较丰富,适宜水稻、蔬菜、甘蔗、水果等作物生长。南部杨柳村、汉禄一带属燥红壤性水稻土,含速氮、速磷、速钾丰富,适宜水稻、柑桔、蔬菜生长。2007年内完成水利工程清淤63件,修复水毁4件,新建水利工程5件,完成坡改梯120亩,投入劳动工日32851个,投入资金59.89万元,完成工程量土石方54790.85立方米。

元马镇以农业增收为目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冬春农业从量变到质变迈进。无公害、绿色果蔬生产种植技术全面推广,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有力过渡,亩产值达10000元的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初现端倪,设施农业突破发展;通过继续推广使用物理杀虫灯、黄板诱虫、性诱器诱虫和组织开展联防联治农作物44092亩,基地无害化得到不断巩固;引进新品种59个,产值明显增加,品种优良化更加显现;农民田间学校、科技培训班92场次9007人的培训,500份样品的检测,促进了农业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化;在巩固原有协会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专业技术协会,优化“协会、公司、经纪人”的运作模式,不断深化产品认证,57个协会5015人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协会化的进程。

元马镇

2007年全年种植蔬菜32308.5亩,实现产值17490万元。夏秋农业增收空间不断扩展。在稳粮的前提下,积极支撑“冬春转夏秋”的载体,发展以德国米葱、香葱、脱毒红薯、鲜食葡萄、枣类、莲雾等夏秋高效经济作物11695亩,实现产值860万元。农产品市场激活了商品流通。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蔬菜批发市场一期改扩建工程的完工,“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为农产品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外销蔬菜92536吨,农产品市场激活商品流通成效明显,市场开拓向国际化迈步。绿色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了农业总产值24916万元,同比增加3501万元,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64.14元,净增506.68元,增长12.83%,农业富民绩效显现。

2017年末耕地面积42493亩,其中水田23168亩、旱地19325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127亩,总产量24308吨,人均有粮572千克;种植蔬菜37101亩,蔬菜总产量112985吨,蔬菜产值27719万元。全年肉类总产量5344吨,禽蛋产量113吨。年末全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701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5元。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1131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41336万元、农业总产值69978万元),财政总收入7453万元。个私经济5424户,从业人员27835人,实现营业收入73.12亿元,实交税金5431万元。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8.56亿元。

三农问题

一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粮经种植比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4年全镇共完成农作物播种28090亩,其中:粮食作物11506亩,经济作物16584亩,粮经种植比例为41:59,土地复种指数率达90%以上,粮以水稻,菜以番茄、豆类,林果以大青枣、龙眼、芒果、花卉为主的产业框架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二绿色产业建设。以无公害果蔬生产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年内新安装电子物理杀虫灯90盏;组建专业植保联防队伍,组织蔬菜病虫害统防2000亩,联防4100亩,全镇16584亩经济作物均按“无公害生产规程”种植和管理,经镇无公害检测点抽样检测蔬菜产品170个,合格率达98.3%,果蔬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产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三农协会蓬勃发展。继续推行“好品种+订单”的生产经营模式,广泛组建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2004年全镇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专业协会发展到30个,会员3000人,申报国家级农产品认证1个,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四良种推广。全年共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34个。五科技推广。年内示范推广种植776亩,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班31期,受训3122人次,群众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825万瓦特,在科技的作用下,全镇土地产出率达到了历史新高。

文化

元马镇

元马镇辖5个居民委员会(马街、张二村、双龙、翠峰、东城)和8个村民委员会(大沟、龙泉、清和、摩诃、星火、乐甫、禾阳、丙华)。元马镇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明崇祯十一年徐霞客游历元谋时,马街集镇的发展就已经超过了县城。康熙时期,已有“滇南都会”之称和“金马街”之谣,光绪四年知县杨炳垣召集乡绅会议通过,将元谋县城由老城迁往马街。因此,从光绪四年起到现在马街一直是中共元谋县委员会、元谋县人民政府驻地,也是老元马镇政府所在地。1940年,将县城区域由华竹乡中划出,建元马镇,从此元马镇翻开了历史的第一页。1944年1月,华竹乡、元马镇合并称元马镇;1966年,元马区所辖元马大队并元马镇;1972年,将元马人民公社所辖的沙地大队划归元马镇;1984年元马镇辖张二村、沙地、官能、元马办事处。镇政府设于元马街。2006年2月进行乡镇体制改革,把能禹镇并入元马镇。元马镇人杰地灵,历史悠远,名胜众多。有张二村的清真寺、广茂村的复兴寺等。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已有张二村、马街两座清真寺。同治七年(1868),清军杨玉科部攻破回民起义军据守的马街,烧毁两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回民重建张二村清真寺,围寺而居。教徒笃信安拉、天使穆罕默德,认为人生的一切是真主安拉预定,要听从真主安排。笃信教义者升入天堂,反之则入火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解的问题,常求助于《古兰经》、《圣训》。每天礼拜五次,朗诵“清真言”。隆重的宗教活动,亦是回民的盛大节日。其教规、礼仪,回民亦必遵守。社会

“两基”工作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乡村一体化办医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村医疗、药品市场逐步规范,农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合同制管理进一步规范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得到加强;文化体育工作坚持先进方向,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国防动员工作不断加强,人民武装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取得新的进展,土地市场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逐步规范,农经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统计工作取得新成绩;“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评比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妇女儿童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镇有普通中学1所,教学班51个,在校生3186人,教职工264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初中毛入学率123%、升学率98.57%、巩固率98.8%。有中心完小2所、完小11所,教学班128个,在校生4839人,教职工324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小学入学率100%、升学率100%、巩固率99.75%。有中心幼儿园1所,教学班12个,在园幼儿485人,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

全镇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02个、会员8695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7个,社员3111人。

元马镇有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9个,文化站藏书0.95万册。有农村文化活动室53个,有混凝土篮球场106块,其中灯光球场37块。有农村文艺演出队43支1065人,民间传统花灯队15支203人。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

元马镇有镇卫生院2个,社区(行政村)卫生室13个,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3人,13个社区(行政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29人。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6980人,参保率169.12%,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469.09万元。

教育

元马镇

元马镇元马中学扩建工程继2006年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建成投资145.2万元、建筑面积1844平方米、能容纳18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之后,2007年又投入资金100万元,启动学生宿舍楼1幢,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取得了初一、初二全县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毕业生高中升学率达74%,较去年同期增长64%,元马镇全面推行体制配套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方法,各中小学分别制定了《教职工设岗定责方案》、《教职工竞聘上岗方案》、《教职工聘期考核方案》和《教职工绩效分配方案》,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元马镇中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星火中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升学率达60%;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镇学区有小学15所,教学点4个,在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教职工320人。中小学教育质量已名列全县第一名重点建设

投资841万元的印楝加工厂已经完成种植基地建设;滨河小区建设已完成征地工作,于2007年开工建设;投资409万元的县城公交车已开通运营;投资204万元的吉园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的金珠净菜加工厂、投资91万元的云南白药大药房也已经正式营业。

2004年,元马镇按照城市发展趋势和总体规划实施“以‘三大园区’建设为主,抓住‘两校’扩建机遇为辅,形成以点带面,以片带区的滚动发展格局,建设‘一江两河三井’植物园”的城市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社会保障与劳务输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4年,克服了禽流感、缺电等不利因素带来的诸多困难,完成多次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33户2177人,发放金额181929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2007年内共组织闲散劳动力177人外出务工,其中:省外54人,省内123人。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