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归州镇

名称由来 “归州”二字,“归”是专名,“州”指通名。有史可查,秭归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称为归乡。《汉书·地理志》记载,“秭归,归乡,故归国。”《秭归县志》载,“秭归,殷商时代为
名称由来

“归州”二字,“归”是专名,“州”指通名。有史可查,秭归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称为归乡。《汉书·地理志》记载,“秭归,归乡,故归国。”《秭归县志》载,“秭归,殷商时代为归国所在地。”唐代以“州”为建制,武德二年置归州。以后历代建制虽有变化,“归州”名称仍延续下来。

归州古城

归州城背靠卧牛山。卧牛山主峰海拔523米,因山上有一巨石,像牛一样卧在山垭中,故此得名。卧牛山腰有一山堡,位于城后山东北角。相传明洪武二年,有一位乔岳将军在堡上游览过,故名将军堡。将军堡是城外的一个制高点,立足堡上,古城一览无余。由于归州城墙很像一个开口向着卧牛山的大葫芦,故曰“葫芦城”;又因城墙全部用大青石砌成,也称“石头城”。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于1909年乘船途经秭归时,在归州城对岸拍下这张照片。照片虽是远摄,但还是依稀可以看到葫芦口向上的形状。历史沿革三国时期

归州古城

追溯归州城的历史,要上溯到三国时期。这里最早建城,始于当年刘备为报杀弟之仇讨伐东吴时屯兵秭归筑建的土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载:“又东过秭归县之南。……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故老相传,谓之刘备城,盖备征吴所筑也。”公元220年,蜀汉大将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在南漳被东吴将领马忠捉住后杀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桃园三结义的蜀主刘备闻讯,为报东吴杀害结义兄弟关羽之仇,六月亲率七十万大军自蜀中东进伐吴。七月,刘备前军吴班、冯习自奉节而下,打败吴将李异,占领了巫山、秭归。蜀军在秭归撮土筑城,与吴军在秭归一带对峙数月。第二年(公元222年)元月,陆逊部将宋建反击蜀军于秭归一带。刘备亲临秭归前线督战,宋建退兵。二月,蜀军开始向东推进到夷陵一线。同年(公元222年)六月,吴都督陆逊大破刘备于猇亭。刘备兵败后乘船回川,行至秭归,下船登岸。他在秭归一面收合散兵,一面以石土筑城御敌。当年秋八月,刘备本人返回巫山。

刘备军队在秭归所筑土城因临时筑建,自然不牢固。年长日久,城颓墙圮,县城中心只得逐渐向西南偏移,后来的县城才是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描述的秭归县“县城”。

明代

秭归县城后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迁徙,最后从江南楚王城(长宁千户所)迁回江北刘备城,是明朝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那一年,因原在江南的楚王城“久雨基地陷裂,城仓倾圮”,时任知州的郑乔上报朝廷,并重新将江北的原刘备城进行修复,迁回江北。(同治版《归州志》)也有记载“旧城原在大江之南,嘉靖四十年地忽陷裂,城垣倾圮,因迁江北。”

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知州郑乔历经三年,筑归州土城,围400丈,立五门:东(迎和)门、南(景贤)门、西(瞻夔)门、北(拱极)门、鼎心门。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知州王良改土城为砖城,广450丈。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知州甘立朝向朝廷申请府库拨款重修古城。历时三年,于嘉庆九年完成浩大的工程,将归州砖城改为石城。城墙进一步扩大,围542.7丈,高1.9丈。归州城的轮廓是由4米多宽的城墙蜿延伸展围成。修筑城墙的石头全是大青石,每块约1米长、半米高(宽)。大青石一块接一块错落而砌,十分美观坚固。据说城墙的大青石之间所用混凝物很特殊:先把糯米磨成细粉,然后将其洒水蒸熟,再掺和石灰,调匀后涂抹在相互衔接的大青石上。这样,青石城墙异常坚固,虽历经数百年雷劈雨打,日晒风化,但城墙框架兀自岿然不动。五个城门楼在此次修复中焕然一新,全部使用青砖与木头构建。当年(嘉庆九年)的青砖,数百年后竟然保持完好。因此,在归州城拆迁时,城砖作为文物保存下来。

自明朝迁治江北归州城以来,历代的州、县、府治均设于此“葫芦城”。自嘉庆年重建之后,历代虽有数次修缮,但工程不大。归州城,“控巴蜀之咽喉,扼荆楚之要带”,面临滚滚东南而去的长江,背靠巍峨耸立的卧牛山,隔江相望是雄伟挺拔的笔架山,东有常年云雾缭绕的楚台山,西有壁立千仞的八学士山。

清代

清代,归州城与城外相通,主要是依靠五个城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鼎心门。

以前归州府曾辖秭归、兴山、巴东三县,因而州府也气派。由正门进州府,穿过仪门(二门)可见里面有不少房舍。据《秭归县志》记载,经仪门进州署,“仪门左迎宾馆,右司狱司,左右六房皂隶班房,并有申明、旌善二亭,州判、吏目皆居两旁,又有丰积库居堂右……”。州府背靠卧牛山依山而建,大门面临长江向着西南方。民国撤州为县,州署就改成了县衙。

解放后

归州古城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搬进了旧县衙办公,人们由此把旧县衙改称为“县委大院”。后来通了公路,由于公路绕城后可以从后街进县委大院,所以县委大院的大门不再向南,而是改向了卧牛山方向。

归州城的“葫芦”底部是面向长江的鼎心门。沿此向上多层石阶,拾级登顶就是过去的归州府大门。

街道

葫芦城内有两条与长江平行的主街:解放街与建设街。在解放以前,因为县衙门面向长江,从南门连接到西门的一条街,街道穿过县衙大门前,故曰前街;从东门连接北门的一条街,街道横亘在县衙院墙后,故曰后街。新中国成立,政府把前街更名为解放街,后街更名为建设街。

解放街

解放街长约500米,宽约4~5米,为归州镇商业中心。副食品商店、餐馆、纺织品商店、百货商店、五金商店、商业局、旅社、邮电局、印刷厂、银行、生活资料公司、新华书店、理发店、药材公司、外贸公司、照相馆等,都在这条街上。归州镇政府临街建设,原县委会大门也是向着解放街。从清代开始到刚解放时,这条街一直都是青石板路。上世纪六十年代,解放街最先改造成水泥路面。

建设街

归州古城

原来的后街从东门开始至北门结束。解放之后发展迅猛,更名为建设街的街道穿过北门遗址后一直延伸到天灯堡归州镇中学。虽然建设街没有解放街那般热闹,但街道要稍长一些,略宽一点。建设街上政府机关比较多,除了县委县政府各部门机关,还有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县中队、农业局、林业局、招待所、人武部等。在没有集贸市场的时候,建设街两边每天摆满了卖小菜的摊点。归州通汽车后,北门外(北门沟)修建了秭归客运站,一天到晚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谭家巷

前街与后街相连又有两条南北向的街道,在县委大院东边与西边:东边的街道由前街开始,到后街而止,因过去谭姓人家多,人称谭家巷;

十字街

西边的街道虽也是从前街起,它穿过后街略有一点偏移后直达后山,与建设街近似形成“+”字,人称十字街。

大广场

后街东端向南,有一个大广场。这个广场以前是归州府游击署(武署)武官演练阅兵处,叫校兵场。解放初,归州镇开公判大会,这里即主会场。六十年代,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广场上修建成两个篮球场(后改建成灯光球场)。当然,归州要举行重大活动,这里依然是主会场或中心会场。此广场是归州古城的文化活动中心,除了广场之外,这里还有文化局、教育局、电影公司及一座可容纳千人的电影院(大礼堂)。

民主路

民主路是归州的医疗卫生中心,这里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县药品检验站等医疗卫生管理部门。

胜利街

葫芦城北门外的胜利街,离城约有1.5公里,中段是人烟不多的山坡。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一些机关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楼房相继向城外延伸,使得胜利街与城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胜利街下的叱溪水中有几个潭,最深处有2米多深,其余不足1.5米。每年夏天,那里是归州人的天然游泳场。

归州城沱

归州古城

归州是长江边的城镇,在没有通公路的年代,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归州城沱是一个大回水沱,江水在这里形成天然港湾。明、清时,下楚入川的船只往往选择在此泊船,休息整顿。以前在城沱泊船,各种船只都是随意停靠,没有固定的港口。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为方便县机动船队的短班船使用,秭归交通部门投资在码头上兴建木质囤船1艘,有了归州的第一个客运港口。1978年,木质囤船更新为水泥囤船。1985年,水泥囤船更新为钢质囤船。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归州要想乘坐大客轮,必须到香溪去转乘。为改变归州不能泊大型客轮的现状,1984年开始,县交通局在大慈寺江边修建客运码头,后来又改建成旅游专用码头,许多大型客轮(如“神女”、“扬子江乐园”等)均可以停靠归州。

解放后,归州交通发展较快,机动船逐渐代替木帆船投入客货运输:

1959年5月,第一艘机动船“屈原轮”开始拖带大木船运输。

1961年7月,“屈原1号”投入运行。

1961年9月,“屈原2号”投入运行。

1973年,“屈原号”投入运行。

1987年2月,“屈原3号”投入运行。

古城桥梁

归州城有三座桥梁比较有名:张公桥、万寿桥、恋爱桥。

归州古城

张公桥,归州人都叫它小桥。《归州志》(同治版)载,“张公桥,东门外,知州张尚儒建”。知州张尚儒,原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州官。查一下资料,方知此桥为石砌形斜交桥,高近6米,宽约5米,长5米,净跨4米,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听老人讲,这桥还是秭归县年代最久的古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由于桥下清溪淙淙,古人常来洗马,故此桥又名洗马桥。桥的西边有郭沫若手书“屈原故里”的牌坊,牌坊南侧有“楚大夫屈原故里”与“汉昭君王嫱故里”两块石碑。

张公桥之所以叫小桥,那是因为在城东还有一座“大桥”——万寿桥。《归州志》对此桥也有记载,“万寿桥在城东一里,旧架木为之,咸丰五年改建石桥”。这说明,原万寿桥是木桥,1855年才改建为石桥。一百多年过去后,归州城扩大了,万寿桥不再在“城东一里”,而是归州民主路东端去副食品加工厂及大慈寺必经的通道。

归州城西有座桥,名为“恋爱桥”。这桥听名字很时尚,其实是座老桥。“恋爱桥用杉木做成,长五米,高两米,两边是走廊和扶手。桥上搭篷,覆盖树皮,桥下有木头支撑。小桥结构精致,典雅疏朗,又处于归州城郊,因此城中男女常常在此幽会,借助小桥流水倾吐衷情,小桥就成了著名的恋爱桥了。”(参见周凌云先生撰写的“秭归桥”,三峡文学,2002年第6期。)恋爱桥原是归州至兴山屈家铺古道(由归州经渡水头、袁水河、王家桥、凉风垭至兴山屈家铺)上的木桥,1961年修归州至水田坝公路,将此桥改建为公路石桥。由于古城向外发展迅速,后来的恋爱桥再也不在城郊,而是属于城内了。

宫庙

真武宫

归州城“葫芦”顶部在卧牛山腰,靠近“葫芦嘴”是秭归一中与秭归师范。这里,原有两座宫庙,一曰文武庙,一曰真武宫。文武庙是座小庙。真武宫,原名奕武宫,明朝末年,王得仁当千总时,与同僚共同募捐修建。清朝乾隆年间,知州顾澍将其更名为真武宫。文武庙遗址在后来的秭归一中,真武宫遗址在后来的秭归师范。

秭归一中是我中学读书时的母校。记得在一中读书时,课间休息走上城墙,坐在城墙上的草丛中放眼四望:归州古城就坐落在卧牛山的将军堡下,山顶浓绿欲滴,山腰翠色如带;近处是城内建筑,灰瓦高墙,栉比鳞次;远处是西南方滚滚而来的长江,被九龙奔江的石梁阻挡后折向东南方……群山环绕,江水横流,色彩缤纷,最是爽心悦目。

归州河流

站在归州城的城墙上向东望去,那里有雄伟壮观的一道道石梁,像门一样锁住了长江巨龙(两岸石梁间相隔仅几十米),那道石梁称为“石门”。长江遇此阻隔,流速顿缓,形成一个水库般的回水区。然后,江水咆哮着从石门倾泻而下向东直奔兵书宝剑峡。石门北岸,是屈原沱。石门南岸,是旧洲河。

叱溪

蜿蜒的叱溪,流经风光峭丽的归州城西,从九龙奔江石梁群注入长江。叱溪口,右边有九龙奔江石梁围护的鸭子潭,左边是巍巍耸立碧树环绕的归州古城。叱溪是一条澄清湍急的溪水,发源于兴山县西南的龙门河林场,从长江北岸的水田坝流出来,一直流到九龙奔江的石梁边,与声如雷吼的峡江汇合在一起。叱溪名称来历,志书上没有记载。据民间传说,由于这条小溪落差大,常年冲击鹅卵石发出似人狂叫乱喊的声响,故而称之为叱溪。

叱溪与长江汇合处,枯水季节在石梁边的沙滩上形成了几处小潭,因常年有野鸭嬉戏水中,当地人称之为“鸭子潭”。别看潭小,每年三四月间桃花开时,水中有一种水母生物,人们叫它“桃花鱼”。桃花鱼特有灵性,每每与桃花相约,伴桃花而生,伴桃花而亡。由于它与桃花花期相同,如同有情守信的生命,故而人们称之为桃花鱼。桃花鱼这种水母生物已有7亿年的历史,只有在水质良好的水中才可以生长。阳春三月,当叱溪水两岸桃花开放,桃花鱼即出现。“桃花鱼”体形如降落伞状,多须,色泽透明,游动时靠伞体一张一合自由上下,十分可爱。每当这个时候,大人小孩会用纱布做成小网,或划船或站在溪边“捉”(实际上是用小网舀)桃花鱼。舀到的桃花鱼,放入透明的玻璃瓶中观赏。大约半个月后,桃花落时,桃花鱼即消失。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恐怕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桃花鱼生存环境非常“讲究”,如果水质稍微污染,它们就会绝迹。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黛玉的《葬花赋》“质本洁来还洁去……”。清代诗人林鸣莺曾写过一首题为《桃花鱼》的小诗:

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

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

——清·林鸣莺《桃花鱼》

历史文化

由于归州古城是秭归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发展迅速。特别是古城东面、东南面、西面向城外伸展:东面延伸到大慈寺,东南面围绕城沱沿长江边发展,西面经恋爱桥直达卡子湾。

归州城历史悠久,时代的印记布满古城内外。

屈原是秭归最大的名人,先从屈原说起。大约是公元前340年,这一年的正月初七,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秭归县乐平里香炉坪。受楚怀王熊槐的赏识,在朝廷中担任过三闾大夫、左徒,管理楚国内政与外交事务。他主张对内举贤能、疏小人、修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后因其他贵族排斥,屈公失去楚怀王的信任,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屈原闻听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于五月初五在湖南汩罗江怀石投江,悲愤殉国。他一生的诗歌作品有《离骚》、《九章》、《渔父》、《九歌》、《天问》等。

屈原庙

屈原庙

城东屈原庙(清烈公祠),是归州人每年祭祀屈公的地方。归州志书中记载,归州城东五里屈沱的屈原庙是秭归历史上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之一。老屈原庙位于归州城东五里,小地名叫屈原沱(简称屈沱)。老屈原庙东西向,大门向南开,对着长江。庙门口,竖匾为“清烈公祠”,左右两旁有两个小匾,一是“孤忠”,一是“流芳”。这两幅匾下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江上清风”,下联是“日月增光”。老屈原庙由当时归州刺史王茂元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初名为“屈原祠”。祠庙落成,王刺史作《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

当年王刺史之所以将屈原祠修建在屈原沱,可能是因为屈原曾在此有居所。《闻见后录》“屈沱,屈原故居也。今沱北岸上有屈公祠、三闾大夫墓。”这里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屈原被流放到湖南沅湘流域后,在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时,忽闻楚国兵败,郢都城破,在极度悲愤之中抱石跳进了汨罗江。噩耗传到了屈原家乡,屈原的姐姐某日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条神鱼告知她,神鱼将载着屈原尸首到长江边。第二天,女媭在江边果然发现了一条大鱼在岸边游来游去。人们把鱼拖上岸,将鱼腹剖开,见屈原安祥地躺在里面。人们就取出屈原尸首,再将鱼腹缝好,放回水中。人们就近在江边附近小山上安葬了屈原。此后,这里就叫屈原沱,简称屈沱。王茂元在屈沱的屈原墓前修建屈原祠,如他《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中所言,“用表忠贞之所诞”,以兹纪念。

屈原庙修建一百多年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追封屈原为“清烈公”,将庙名改为“清烈公祠”。

逾后数百年,清烈公祠陆续得到多任归州地方官员主持修缮。志书中记载的有:

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知州王秃哥不花;

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知州密儿哈吗;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州孙鹤年;

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知州王景阳;

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湖北学政凌如焕;

清代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知州王沛膏;

清代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知州李炘;

清末及民国初年,战乱纷纷,民不聊生,根本无人修葺屈原庙。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曾轰炸过屈原祠,更是使得英烈寺庙破颓不堪。解放后,直到1963年3月,由政府部门拨款维修了大门牌楼及梁架,1965年3月,再次拨款重修了祠庙大殿屋顶及装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修建葛洲坝水电工程,屈原庙(清烈公祠)迁至秭归城东3里的向家坪(大慈寺)旁边的小山上。1980年9月屈原祠落成,题名为“屈原纪念馆”,使用的是郭沫若先生生前的亲笔题字。二期工程屈原祠按原“清烈公祠”山门原样修建,并重修屈原衣冠墓。

屈原故里

归州古城

归州城迎和门外的民主路是水路登岸后进城的必由之路。在此路上的张公桥边,有一非常重要的文物景观——屈原故里牌坊。这牌坊建于清代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为重檐木结构建筑,底座是四大石柱夹四木柱,上面是三间三楼的琉璃瓦顶,双面题字“屈原故里”。牌坊左边还立有两块2米高的清代大石碑,分别镌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石碑右边刻着树碑时间“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吉日立”。自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秭归考察后,欣然提笔书写了“屈原故里”四个字。鉴于郭老在中国考古界的名气,归州人以他的墨宝更换了原牌坊楼匾双面题字。归州古城拆迁时,屈原故里牌坊按原样移到茅坪新县城凤凰山。水源

归州城内缺少饮用水,除了在筲箕洼与水井沟能取到水,以前很多归州人是在长江或叱溪里挑水吃。归州“民人缺饮,互相叩求”。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知州李炘“亟捐廉俸”修建了两条石枧(即石槽上覆盖石板,相当于石管)引水入城供居民饮用。据《归州志》中《修秭归石枧引泉记》所述,这两泉“卧牛垭一源由将军堡逶迤入城,浮于泮池,以达于太平池”,“磨刀溪一源由分水岭逶迤入城,注于官井”(两枧在古城内的方位,可参见《光绪归州古城图》)。若干年后,太平池不知何时消失;而官井之水,长期是归州人的饮用水源。当年修建二泉所耗银两,全部由知州李炘本人捐献。

丹阳书院

丹阳书院

归州原有丹阳书院,位于南门外。从明代开始,归州就设有学宫。学宫即读书学习的场所。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当时的知州李炘捐资创建丹阳书院。据《路史》载:丹阳地处鄂西归州,地瘠民贫,原无书院,人才散失,李炘主政后,始在南门外捐置房屋10余间为诸生肄业所,以期“得一有道德而能文章者,为之提倡宗风,熏烝善类”,“以养其忠爱之忱,而开其风气之厚。”“若其弄笔墨以徼科名,岂惟非予创建书院之本意”,而负“作人之雅化也哉!”由于相传楚故都丹阳遗址在归州城东16里鲢鱼山,李炘为书院取名“丹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潮流中,丹阳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政府将此高等小学堂改名为高等小学校。大慈寺

清代,归州城东3里有一小村庄,村内有一座大寺庙,名大慈寺。据《归州志》载,“州东大慈寺原名观音阁,是知州叶承椟建。年久倾圮。游击王凤岐捐资重建,改为大悲寺。今改为大慈寺。”

宋玉宅

宋玉宅

归州城东五里,原有宋玉宅。由于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故而在秭归,宋玉其人也是家喻户晓。归州人都知道有一个“二碑湾”的民间故事。“归州城东有个小村庄,村头矗立着两座高七八尺的姊妹碑。一座碑上刻着‘屈原宅’三个字,另一座碑上刻着‘宋玉宅’三个字,所以这个村庄叫二碑湾……”同治版《归州志·古迹》中对宋玉宅记得很清楚:“楚宋大夫宅,州东五里相公岭下,旧址犹存。”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旧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讳,去之。或遂由此失传,可惜也。”

历史上,有不少诗人、文人、官宦仕家来此宋玉宅拜谒,留下传世的诗篇与文章。可以查阅的有杜甫、王十朋、范成大、龚文选、王在晋、徐元鼎、孙树琪、刘玉森等。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杜甫曾有一诗写他乘船出三峡,途经归州宋玉宅后的感想。诗云: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笔者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连诗圣杜工部都称宋玉“风流儒雅亦吾师”,说明宋玉之才虽略逊于他的先生屈原,但依然才华绝世。

北门外,原有一报恩光孝寺。“报恩寺,州北二里,报恩光孝寺后有楚塜,相传或发之得宝玉剑佩之类”(见光绪版《归州志·寺观》)。宋代,陆游访归州,就住在报恩寺内。他的《入蜀记》有记载,“十六日。到归州,见知州右奉议郎贾选子公、通判左朝奉郎陈端彦民瞻。

馆于报恩光孝寺

,距城一里许,萧然无僧。归之为州,才三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州前即人鲊瓮。城中无尺寸平土,滩声常如暴风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间,然地比归州差平。或云,楚始封于此……”陆放翁住宿于报恩光孝寺,还留下七律《憩归州光孝寺》一首。

秭归城畔踏斜阳,古寺无僧昼闭房。

残佩断钗陵谷变,苫茅架竹井闾荒。

虎行欲与人争路,猿啸能令客断肠。

寂寞倚楼搔短发,剩题新恨付巴娘。

——宋·陆游《憩归州光孝寺》

龙王庙

出归州北门沿秭桑(秭归-桑坪)公路向里走约7里,那里原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本是一座小庙,为当地民众祈求龙王爷保佑岁岁风调雨顺的祭祀地。长年风吹雨打,小庙倾圮,只留下“龙王庙”一个地名和许多传说。

老官庙

归州古城

归州城西,原有一黄魔神庙,由于庙址在叱溪河畔,当地人叫它叱神庙。此庙历经不少朝代,且是官家所修,也叫老官庙。

老官庙最早建于唐代。相传唐代咸通年间,汉名相萧何之后萧构出任播州(今贵州遵义)司马,一天早晨途经叱滩,雾重水大,流急浪高,危险万状。一时间,船工无了主意,跪在船头求龙王爷爷饶命。忽有一赤发黄须、碧眼黄面、身穿黄金甲的神人踏着波浪出现在船头,大声喊“萧司马休要惊慌,吾乃屈公(屈原)好友黄魔神也,今特地来救你脱难。”言毕,抓住船头,踏着江水,奋力上滩,很快使他们脱离危险。随后,雾渐渐散去,黄魔神也消失无踪影。三年后,萧构回京出任宰相,再次经过归州,想到黄魔神当年救命一事,捐出俸银,在归州西二里(今归州镇望江大队鼎塘)修建了黄魔神庙。

明末有一归州刺史名周昌期,他曾写过一篇《修黄魔神庙记》。写的是北宋年间寇准任巴东知县时乘船经过归州,在叱滩遇险。危急时有神现身,跃出水面,说是“公有大德,特来相救。”寇公问“何神?”答曰“我黄魔神也。”后来寇准回朝任了宰相,仍不忘此神救命之恩。他赦封此神为黄魔显济侯,重塑庙宇辉煌。关于叱神庙,还有许多传说。自宋以后,此庙年久倾颓。

雷鸣洞石刻

雷鸣洞石刻

鼎心门下有数道巨大怪石群组成的石梁,挡住从川东奔腾而下的长江,形成了归州城天然屏障。浩荡江水冲击着这数道巨石,发出雷鸣般的吼叫。细数一下,共有九道巨大怪石群由西向东没入水中,如同九条巨龙呼啸着奔向长江,故曰“九龙奔江”。据《秭归县地名志》记载,“相传,这九条石梁为九兄弟的化身。其中有一石梁背上有人工开凿的石洞叫做‘雷鸣洞’。”雷鸣洞洞口呈圆形,直径约3米,深6米。清代荆南观察使李拔于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在此题刻“雷鸣洞”三个大字。三字石刻位于石梁顶上一个直径约1.7米的褐砂岩上,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落款小字“乾隆辛卯”“巴蜀李拔”已难辩认。

雷鸣洞旁边有一人工漕口。这是因为古代每到春夏,此处“水涨盈满,鼓浪翻波,漩如鼎沸,过往客商船工,即轻舟快楫,误落江心,十无一全,逐年坏船,死者不可胜数。”元朝时,人们曾在雷鸣洞边开凿过一个小口,让上流的江水从此分流通过。但由于此口开得小,依然事故频发。明代万历已酉年(公元1609年),知州张尚儒应当地百姓反映,组织人力在雷鸣洞下游开凿一个长七丈五、宽七丈、高二丈六的一个大漕口。工程完成后,张尚儒曾题诗一首,刻在漕口两壁岩石上。诗曰:

江挟山兮两水溁,波声激磕着雷鸣。

千层怒浪莲花漩,万斛行舟鸟羽轻。

洞口石开消急濆,瓮头人过得余生。

孤城更喜天门辟,举首常瞻叔度名。

张尚儒诗刻位置

在城西望江村烟袋沟前的九龙奔江石梁上还有一明代摩崖石刻。一位明朝弘治十八年的长安进士,名叫田登。他于明正德十八年(公元1519年)时游历三峡,曾经在归州留下一首诗,刻于石梁石壁上,保存下来。

山腰刚咫尺,楼阁每重加。

物色常看树,生涯广种茶。

山行晴附蚁,泉落远惊蛇。

记得登临日,春风桃李花。

——明·田登《巴风》“

路别云泥搬家

归州古城

归州城江对岸(郭家坝乡莲花村)碎石滩江边有一巨石石刻“路别云泥”,是清代荆南观察使李拔于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在此题刻。碎石滩原有一个长航绞滩站,由于这里碛坝突兀江心,形成急流水埂,上水货船必须在此绞滩才能通过。李拔石刻在绞滩站附近,隔江与归州古城遥遥相望,从古城的南门城楼上用高倍望远镜可以观赏。据传,当年峡江两岸陡峻,此段无路可走,要经过此处只能冒险从黄魔滩(叱滩)闯滩而行——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后有人在此凿通了悬崖,为行人开通了一条道路,与此前无路可行形成天壤之别。故而,李拔在此题刻“路别云泥”四字,以作纪念。2002年,三峡大坝蓄水前,秭归县政府文化部门为将此文物搬迁到茅坪新县城博物馆,花了很大功夫。此石巨大,重约数吨,搬迁时颇费周折。文物工作人员从碎石滩江水中用土办法将其吊到驳船上,再用铁棍撬挪移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巨石装船运输到茅坪。端午龙舟

每年端午节,是归州人纪念家乡赤子屈原的日子。在归州,屈原庙赛龙舟的习俗已沿袭有几千年历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来此观光凭吊。

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陆放翁,最爱归州。据《秭归县志》载,淳熙五年(1178)正月,宋孝宗召陆游东归。陆游接旨后离成都,沿江而下,五月初到达归州,泊舟莲花山楚王城下的旧洲河岸边。放翁彻夜饮酒借诗追思屈大夫,作一首七言绝句《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

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

只有涛声似旧时。

——宋·陆游《楚城》

第二天,恰逢端午赛龙舟盛会。大诗人心情激动地在船上与归州人共同观看了龙舟竞渡,即兴又赋上一首《归州重五》:

斗舸红旗满急湍,

船窗睡起亦闲看。

屈平乡国逢重五,

不比常年角黍盘。

——宋·陆游《归州重五》

比较详细描写端午龙舟赛,还要数中唐诗人张建封。早在陆游之前,张建封曾在端午节写下《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唐·张建封《竞渡歌》

细细品味,他这首诗充满激情,把当时观赏龙舟竞赛的场景描绘的生动、细腻。归州每年龙舟竞渡场景,跃然纸上!

龙舟

五月初五,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中国的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他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笔者的印象中,自古以来,归州城每年除了春节,就数端午节热闹。归州端午节长达20天,一直要从五月初五过到五月廿五。这是因为连续有三个端午节:五月初五头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五月廿五末端午。要过了末端午,才算过完了端午节。

从农历四月底五月初,归州城内各家各户家长们就开始忙碌:提前一星期腌盐蛋、每天早晨把雄黄酒摆在阳台上晒、将糯米浸泡起来准备包粽子……归州老人会提前几天打发孩子们上山去割艾蒿、菖蒲、蓼叶和楝树叶(那时根本不用买的)。艾蒿与菖蒲扎在一起,挂在大门两边,用以驱邪消毒。至于蓼叶与楝树叶,那是包粽子必需的材料。

千百年来,古城归州每年都会有龙舟竞赛。这些比赛有时是地方自办的小型比赛,有时是城镇或团体举办的大型比赛。不仅男子龙舟赛,也有女子龙舟赛。龙舟赛可以在端午节举行,也可以在其他时间举行。但大端午这一天,秭归一定要举行全县最大规模的龙舟赛。

端午节之前一个月,秭归各峡江小镇就开始选拔准备参加当年龙舟比赛的划船运动员进行赛前集训。归州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由此可见,在秭归当地人心中,获得端午节龙舟赛的胜利,比种一年粮食还要重要。那些选拔出来参加端午节龙舟比赛的运动员大都年青力壮、膀大腰圆。这些青年人,为了夺取龙舟赛的胜利,提前一月每天从早到晚要在烈日暴晒的长江上训练,一个个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嗨,别看他们一个个都黑不溜秋,他们可是峡江小镇的明星!只要这些划船运动员扛着大桨从街上走过,那些街旁聊天的老人、扎鞋底的妇女、沿街摆摊的商贩、商店中买东西的顾客……都会驻足旁观。那些小学生和小孩子,更是在他们后面追着看——如同现代的追星族。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