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陈定昌

人物生平 1937年1月30日,陈定昌生于上海市;?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全家向扬州避难;? 1957年,被保送北京留苏预备部;? 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80年5
人物生平

1937年1月30日,陈定昌生于上海市;?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全家向扬州避难;?

1957年,被保送北京留苏预备部;?

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二分院;?

1965年起,先后担任七机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工程组长、副主任、主任;航天工业部二院二部副主任、主任;国防科工委精确制导技术专业组第一届、第三届组长;航空航天工业部二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精确制导项目实体管理负责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中、低空防空导弹总指挥;长峰科技工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科技委主任、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重大基础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二院项目总研究师、总设计师;国家高技术863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家某重大专项总师;?

1996年,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首席科学家;?

2009年8月31日,入选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09年12月4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2020年9月7日14时4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人物经历

陈定昌

陈定昌1937年出生于上海。受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形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转学到南京时,第十中学高中二年级只有一个插班生名额,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不少好心人劝陈定昌到其它学校另寻机会,但倔犟的他执意一试,结果在16名报考的学生中,他一举夺魁。

那时的历史、地理比较难学,是好多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担任学习委员并善于动脑筋的陈定昌,则把历史编成故事讲给大家,于是很多难记的知识点一下子变得容易得多,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考试时,全班取得了好成绩,陈定昌的独特才能令老师刮目相看。

他从小喜欢文学,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期间,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老师看到他的语文天赋,希望他报大学中文系,将来当作家,但他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一种男儿当自强和报效国家的浓烈情感,促使他毅然选择了理科。

顺利通过保送留苏考试后,陈定昌来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哲学和俄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两年后他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当时清华大学学制6年,加上两年的留苏预备部学习,他整整度过8年的大学时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学生活丰富了他的知识,使他的多种能力得到提高。

清华求学期间,陈定昌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许多方面都注重锻炼和发展。哲学这一爱好,培养了他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了他极强的表达能力。

有一次班里去工厂参加劳动锻炼——安装电容器。当时每人有定额任务,好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都干到凌晨两三点钟。而陈定昌努力想着怎么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他留心观察厂里熟练工人的操作,还真看出了门道。工厂搞劳动竞赛,他摘得全厂第二名的桂冠。回校后,他成为校办工厂的攻关组组长。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他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毕业设计时,陈定昌被老师要求去做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设计。该课题设计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前两名做课题的毕业生最后成绩都不理想,对此陈定昌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取得5分的好成绩。做课题期间,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大半年后,他成功了。他的毕业论文还成为大家学习的范本。通过做课题设计,他琢磨出一个道理:搞科学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很重要。

人物事迹

陈定昌

好的项目不仅可以带动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一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从参与雷达项目到搞大总体工作,陈定昌的眼界更开阔了,他不断提出一些有远见的观点,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他提出武器发展要从前瞻顶层思路考虑,要从武器装备体系对抗角度考虑,应该发展化学激光武器,应该开展精确制导的研究,抓毫米波技术等等。

他的创新和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了解他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这样评价他。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担任二部工程组组长时,首开先河,与八机部签订了研制合同。以合同制方式承担任务,这在七机部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一举动既推动了技术进步,又培养了队伍,得到了当时上级领导的好评。二部还用这个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建了房子,缓解了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1984年,陈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他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本型”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经常与同事谈论航天器发展,当年他提出的地空导弹主战型发展规划的设想,已被现实验证是富有先见之明的。他提出的某型号设想,航天几位老总听过汇报并实地考察后一锤定音:可以搞。

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发展。1990年至1996年,陈定昌出任二院院长,这是他责任最重的几年。1996年他担任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某主题首席科学家之后,带领一批人员开始进行“九五”规划的研究制订。他带领大家提出了用系统集成技术带动关键技术攻关的思路,也就是说在关键技术攻关中要体现高技术集成。为了制订发展战略报告,他们12易其稿,陈定昌与年轻人一起,几个昼夜不合眼。1997年的一天下午,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领导到场了,陈定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他们评价说:“陈首席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没休息一分钟,我们听明白了,我们支持。”

863计划的实施要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国家队”。为了走好竞争研制这步棋,陈定昌带领有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四五十家单位调研,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实际应用证明,搞高技术集成确实带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1999年9月,他们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熟悉陈定昌的人,对他的印象集中在几点上:其一是喜爱广泛收集国外相关领域各种资料,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发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对趋势之敏感,令人敬服。其二是喜爱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真伪和优劣的鉴别,对事物判断准确,善于抓住重点。其三是喜爱超前思维,物理概念强,善于做顶层策划。这些特长在工作中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刚刚成立的几年里,担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陈定昌和科技委的专家们一起,带领相关人员,饱蘸心血,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等多项重大任务。

从二部主任到二院院长,工作中,他跟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不搞特殊化;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了解他的人无不这样评价他:陈院长是生活上不会享受,金钱上不去伸手的人。作为专业组组长,出国的机会是家常便饭。但陈定昌从来都是工作确实需要才会去。与他一起出国的年轻人开玩笑说:“跟陈院长出国挺没意思,他是带着任务跑,几乎不去看风景、逛商场。”每次奖金分配,陈院长与其他人拿一样多,年轻人感叹:“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对我们成长有好处。”

陈定昌院士回母校题词

和陈定昌一起出差不寂寞,因为他常常调动自己的“知识百宝箱”,让对方享受聊天的乐趣。一次在火车上,陈定昌聊的“生物电子学”,竟然把同事们的困劲儿给聊没了。还是同行一位老专家的“今天到此,且听老陈明日分解”一句话,打断了他的“陈氏评书”。提起人才,陈定昌特别有感触。因为在国家的重视和航天各级领导的努力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最担心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84年,陈定昌刚担任二院二部主任时,对人才队伍进行摸底,发现二部五大核心专业只有16名技术骨干,且都只是高级工程师,没有一个研究员。经举荐,这16名高工很快被评为研究员。担任院长后,他结合国家有关人才培养政策,与院党委书记牵头制定了二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有22名优秀青年人才脱而出,如今他们都已成为专业领域的骨干。

谈起工作,陈定昌的“话匣子”关不上,可提起家庭,他的话不多。相濡以沫的老伴非常体谅陈定昌,全力担起了家庭的担子。当年烧蜂窝煤,面对一整车煤,陈定昌的老伴一个人一趟趟地把煤从一楼搬到五楼。这种生活小事老伴做得太多了。其实陈定昌是个细心人,对妻子的支持他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时光给现年68岁的陈定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领域干了一辈子,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他人生中沉淀下来最丰富的是什么呢?他用一生的追求映衬出四个沉甸甸的字———“航天情结”。这份情结,正是他对航天事业的一份挚爱、一份执著。

人物荣誉

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技术带头人,他参加了多种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开展了精确制导毫米波、红外、反辐射、激光半主动制导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高技术主题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精确制导专业组组长,同时担任10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曾获国家科技部、总装备部863重大贡献先进个人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十项;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决定,追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陈定昌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

人物逝世

2020年9月7日,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科研综述

陈定昌先后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成果。20世纪60年代初,20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激光雷达项目”项目组长,该项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用详实准确的实验数据,突破了“四个科学原理”的限制,发展了中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比美国林肯实验室领先多年。?

1984年,以陈定昌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开始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导弹的设想。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同一水平装备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0年10月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显示,陈定昌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防科工委重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学术交流

2013年9月,陈定昌应邀出席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举办“院士讲堂”第三期学术交流活动。?

人才培养研究理念

“要自身严谨,不能迷信权威”。?

培养理念

“既然要带,就不能把你们放养。”

学生培养

1996年,建斌成为陈定昌的博士。陈定昌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指导建斌选课,经常约学生到办公室交流,还列出推荐书单。给学生上课,仿佛陈定昌的报告会:每每讲到兴之所至,往往会忘记时间。陈定昌带的最后一个博士生是跃宾。?

荣誉表彰

陈定昌曾获得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2002年国家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入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名单社会任职任职时间职务2011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5月20日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2015年12月12日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个人生活日常积累

陈定昌的身上常常带着一个小本子,“就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每天把遇到的新问题、新名词和新鲜事儿记下来。?

人物语录

“核心是爱国、爱民族,这些作为一个准绳,什么时候都不能忘。”?

“二十年前走得不对,二十年后就没有结果。”?

坚持工作

晚年的陈定昌,每日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仍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老友劝他歇歇,过过清闲的养老生活,可他未曾接受,也没有放慢脚步。?

工作笔记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档案馆的一间幽深库房里,保存着陈定昌的部分工作笔记,共46本,囊括1965~1986年的笔记。翻开这一个个笔记本,工整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有些地方还附有地图和框架图。?

祝福短信

逢年过节,陈定昌会给同事和学生发短信。?

临终遗嘱

在弥留之际,陈定昌还叮嘱家属:生病期间他的党费要按时交齐,所有丧葬事宜一切从简,费用自理,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

人物评价

陈定昌同志是中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评)?

陈定昌是中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和精确制导技术领域的专家。陈院士站在时代前沿,所突显出的敏锐头脑和超前思维,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总站在时代前沿具有超前思维的陈定昌,用一生推动着中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为信息化条件下新质杀手锏装备研制,形成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掀开了中国空天防御力量建设的新篇章。(科技日报评)?

陈定昌待人谦和,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只有讲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或者论证技术方案,他才有板有眼、滔滔不绝,直到说服对方。陈定昌,中国国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却永远是中国科技银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更激励着一代代航天青年为国铸剑、捍卫世界和平。(中国新闻网评)?

陈定昌同志是中国战略防御技术体系的倡导者和体系建设的引领者,是中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的重大贡献者,中国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作为德馨品高的战略科学家,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始终站在国防技术前沿,以战略意识和超前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多世界级关键性技术难题。他求真务实、尊重科学,以团结协作、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逐步完成了中国空天防御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基本建设,在中国航天科技界和国防领域中享有崇高威望。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始终以“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成绩面前更多考虑别人的贡献,在失败面前考虑自己的责任,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他始终站在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注重人才培养和大胆使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堪当重任的科技专家,有力支撑了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评)?

“家国情怀,毕生追梦,无私奉献,功勋卓著”。(灵堂两侧挽联)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评:“走一步,看三步,想五步”,这种全面规划、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思维在陈老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全局观,需要参与者必须站在全局,站的层次足够高,才能真正做到统筹。陈定昌在工作安排上,不仅站在本单位、本系统考虑自身的发展,还站在国家的层面,谋划大战略、大规划,是一个致力于前瞻性地策划、布局、引领方向的战略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和国家的“中国梦”“强军梦”“航天梦”,他做到了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着一种大视角,脚踏实地地为国家的安全谋划,用超前的、透视的眼光,产生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认知,表现出了大家风范和大将风度。[4]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