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指脉氧

疫情如火,刻不容缓。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让人不敢停歇。武汉连夜开辟“方舱医院”,为感染的患者铸造阻击病毒的“生命安全岛”。如今,武汉的方舱医院已经运行将近一个月了,患者们陆续康复

疫情如火,刻不容缓。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让人不敢停歇。武汉连夜开辟“方舱医院”,为感染的患者铸造阻击病毒的“生命安全岛”。如今,武汉的方舱医院已经运行将近一个月了,患者们陆续康复出院。

其中,在武汉客厅东西湖方舱医院,3月1日迎来单日出院高峰,132名患者符合出院标准,准予出院。截至3月1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已累计收治患者1760人,累计出院672人。

近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党委对表现突出的驰援队员进行表彰。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肖强、邓晓龙、刘颖获颁“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先进标兵”证书。作为佛山第二批医疗队队长邓晓龙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讲述了自己在方舱医院将近一个月的故事。

邓晓龙为糖尿病患者讲解胰岛素笔正确使用方法佛山队友舱内合影与出院患者合照从轻症中迅速把可能变重的病人筛选出来

3月2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A、B、C舱已合舱。佛山医疗队转战到A舱继续工作,目前有患者近500名。这是邓晓龙最乐见的“消息”,也是他们这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将近一个月的结果。

2月9日,佛山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15名医护人员集结奔赴战场。邓晓龙被任命为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第二批支援医疗队伍的队长。到达武汉后,他们开展救治工作的地方是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家方舱医院共有1500张床位,是武汉建立的第3家方舱医院。

“当时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是比较多的,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一个顶峰的状态。”邓晓龙负责的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C舱,每个值班有四名医生,他们面对的是近四百个在床病人。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主要集中隔离和治疗轻症新冠肺炎病人。但新冠肺炎最大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确诊病人的病情快速发展。“在轻症和重症之间,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病情,发展到危重症,治疗难度就变大。”因此,邓晓龙在方舱医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从轻症中迅速地把可能变重的病人筛选出来。

从四百多名病人中,及时把病情可能恶化的病人筛选出来,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这需要邓晓龙与值班的医护人员,不停地去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无论是血压、心率、还是指脉氧,看看他们是否处于缺氧的状态。”其中,呼吸频数每分钟大于30次,指脉氧下降到93%以下的,将成为邓晓龙重点关注的人群。

邓晓龙曾收治一名轻症患者,就出现突然病情恶化的情况。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感染了新冠肺炎,症状比较轻。但她有其他的疾病如房颤和高血压。“当时就发现她的房颤心率不是很稳定,就及时把她转出去了。”邓晓龙针对患者病情拟进行分级管理,如果病情危重,就安排转入对面的金银潭医院,“有20%-25%的轻症患者,需要转出去。

给患者治病,还要治“心”

方舱医院的患者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便是心理普遍焦虑,对隔离在此、不知何时归家感到迷茫。这需要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及时情绪安抚、心理疏导。

大部分的轻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都得缓解。这时患者们都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还需要怎样的治疗以及什么时候才能复查核酸确认治愈出院。长时间的住院,让这些患者出现了焦虑的情绪。

在一次查房中,一对夫妻情绪出现了波动。其中,男性患者激动地叫嚷:“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复查核酸?”当时邓晓龙十分担心,“怕他们突然冲上来就拉扯我们医护人员的防护服,防护服是保护我们的‘铠甲’,一旦扯破了,就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意识到危险的邓晓龙,马上上去进行情绪安抚工作,费了一番力气,才让这对夫妻情绪稳定下来。

同样是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刘颖就建立起微信群。 “微信群给大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发声平台,也给医护人员安抚患者情绪打开了新的窗口。”邓晓龙说,建立微信群后,医生则牺牲休息时间,时刻解答患者在群里提出的疑问,解除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在每次查房中,遇到病人情绪有波动的,及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安抚。

实际上,患者情绪稳定也有助于病情的好转。“有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但在焦虑的情绪下,他们的血压血糖都不稳定,这最终会影响病情。”所以,邓晓龙不仅要给患者治病,还要治“心”。

抗击“非典”的经验增强了他驰援武汉的信心

3月2日,这是邓晓龙在武汉驰援第23天。然而至今,70多岁的父母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邓晓龙在武汉疫情一线。每当父母打电话没人接时,还会跟儿媳“抱怨”儿子工作太忙,找不着人。

这次的“请战”,邓晓龙没有跟家人商量太多就“先斩后奏”报名了。但他也知道,在医院工作这些年,家人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突然消失”的状态,也完全能理解自己对医学事业奋斗的情怀。“当妻子知道我去武汉她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她还说如果我没有写请战书,才觉得奇怪。”邓晓龙说。

前往武汉参与驰援的勇气,还来自于邓晓龙在2003年参加非典抗击战。当时,28岁的邓晓龙在新疆一医院的发热门诊,负责筛选疑似病人。“因为有了非典的经验,我知道只要做足防护工作,问题不大,也给我前往武汉驰援增强了信心。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