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东昌之战

东昌来历 “东昌”一词起于封号,现泛指山东鲁西的东昌府聊城市。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此,聊
东昌来历

“东昌”一词起于封号,现泛指山东鲁西的东昌府聊城市。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此,聊城始称东昌。之所以名东昌,据传,一曰因徒骇河东北过茌平县遥昌乡;二曰聊城自秦以来属东郡,因“东”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至明、清,以前人们称东昌为老东昌。到明、清,路改府,聊城易称东昌府。元末小说家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有山东东昌府,被宋江等借粮。打东昌府遇虎将张清遭败仗。

建制沿革

元代,全国设十一个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至元三年改博州为东昌,属山东行省,辖六县。聊城、茌平、莘县属山东东昌路总管府;冠县初属山东东昌路,后为山东冠州;高唐初属山东东昌路,后为山东高唐州;临清属山东濮州,阳谷、东阿属山东东平路。上属8县均隶山东省。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

洪武元年东昌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山东东昌府辖3州15县。3州是:山东临清州(州治今山东临清),辖丘县(今河北丘县)、馆陶县(今河北馆陶);

山东高唐州(州治今山东高唐),辖恩县(今山东平原西南)、夏津县(今山东夏津)、武城县(今山东武城);

山东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东北),辖范县(今河南濮阳市范县西南)、观城县(今河南濮阳市清丰东北)、朝城县(今河南濮阳市南乐东);

山东博州,辖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县(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北)、博平县(今山东聊城茌平西)、茌平县(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清平县(今山东聊城高唐西南)、冠县(今山东聊城冠县)。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为山东省直隶州)、平轩、莘县、冠县、属山东省东昌府(治所在今山东聊城),朝城、观城、范县、濮州属山东曹州府(治所在今山东菏泽),东阿初属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后属山东泰安府,阳谷属山东兖州府,临清初属山东东昌府、后为山东省直隶州。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71年间,域境建置无大变化。

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属山东省。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山东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山东鲁西北为第六区,辖聊城、茌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馆陶、邱县、朝城、观城、堂邑、濮县等15个县;临清、高唐时属山东第四区。

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事变发生至1938年,除山东省的濮县、范县、观城3个县外,山东省其余地区均为沦陷区。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在山东省逐步建立。1939年10月,山东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4月,山东省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聊城、东阿、阳谷、博平、清平、茌平等县属山东运东专署,冠县、馆陶、临清、邱县、堂邑、莘县、朝城、朝北等县属山东鲁西北专属,濮县、范县、观城、寿张等县属山东运西专属。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山东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原山东鲁西行署的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为第一、二、三、四专署,原冀鲁豫行署的辖区为第五、六、七专署。濮县、范县、寿张等县属第二(濮阳)专署;观城、朝城、莘县、朝北、聊堂、冠县等县属第三(邯郸)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等县属第四(聊城)专署,馆陶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临清属冀南行署第四专署,高唐属冀南行属第六专署。同年12月,原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属的张秋、第二专属的寿张和黄河以东的昆山、东平等县组成第八专署。

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辖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县。

1943年,原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与冀南行署第七专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临清、冠县、卫东、馆陶、宏毅、莘县、堂邑、清平、朝北属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鲁豫行署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建立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中央分局,同时恢复冀鲁豫、冀南两区行署,冀鲁豫行署辖8个专署,冀南行署辖5个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县属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后改为第六专署,濮县、范县、寿张、张秋、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后改为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及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7-1948年8月,筑先、东阿、聊阳、茌平、博平、河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属,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邱县、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1967年3月,山东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山东省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山东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山东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3月,山东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山东聊城市人民政府。

文化传说东昌之战

著名战役:《东昌之战》

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即公元1401年1月9日至10日,在山东东昌府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历史上称之为“东昌之战”,平燕将军总兵盛庸与兵部尚书铁铉率领大军,一举歼灭了燕王朱棣的数万精兵,朱棣在朱能、周长等人的保护下冲出重围,狼狈逃窜;朱棣的第一大将张玉战死沙场。“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明史·铁铉传》)南京的朱允炆闻讯大喜,于建文三年(1401)正月十七日“享太庙,告东昌捷。”(《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

天才军事家朱棣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胜多负少,而“东昌之战”却一败涂地,损兵折将。

神话传说

东昌

据传说,很久以前,山东聊城一带下起大雨,山东聊城全城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城南100里处的黄河又决了口,在山东聊城城里冲出一个湖来,深不可测。有一次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来此云游,但见湖里映出五彩霞光。于是就把随行的雌凤仙子留在这里,建起六角攒尖飞檐亭,遍植奇花异草,使东昌湖成为圣境。这仅仅是传说,现实的情况是:东昌湖初建于宋熙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引黄河水为源,当时的水域面积为4.2平方公里。到了元代,东昌湖又引来京杭大运河的水。穿过聊城城区的运河全长5公里,中间设有一闸,不仅南北货运必经聊城,而且"达官富商皆取道于此",由于船多,又在闸口以东开出1公里长的越河,越河上架起12座形状各异的小桥,称为"十二连桥"。那时的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是一个商业大埠,也是一个物流中心。别的知府是四品官,只有东昌府是三品,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文化历史

东昌湖曾经叫"胭脂湖",与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并成为"三大美人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过一个叫《胭脂》的故事,就发生在东昌湖畔:东昌湖是美女胭脂浣纱的地方,牛医之女胭脂在水边洗衣时与英俊潇洒的秀才鄂秋隼相遇,一见钟情,本欲结成佳偶,不料卷如一场杀人案,两人含怨受尽牢狱之苦。幸得山东学政智破此案,才洗清了他们的不白之怨。最后县令作媒,有情人终成眷属。聊城真是一个值得一聊的城市,要不然连蒲老先生也把故事的背景放在这里。作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的一个交汇点,聊城值得聊的东西不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都提到过聊城。

文化名人

东昌湖的水文化养育了一代代性格鲜明的聊城人。[1]山东人的性格东西有差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尽相同。聊城文化呈现典型的鲁文化特征,民风厚重憨实,纯朴自然,重视传统道德,但也封闭保守。我发现聊城人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忠孝",在孙膑、武训、张自忠、孔繁森、徐本禹等这些杰出的聊城人身上都体现了这一性格。我曾经数次到孔繁森的家乡采访,当看到他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和家里两间透风的旧屋时,我热泪盈眶,内心深处被一种传统的人性温暖了。特别是家里人谈起孔繁森离别时与妈妈的对话,眼泪打湿过多少人的衣襟。大学生徐本禹就是因为别人曾经帮助过他,他要报乡亲和国家之恩,所以去了贵州的大山里支教,知恩图报,这一信念支撑他渡过最为艰苦的岁月。他因此成为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为什么能够长期用生命坚守寂寞,因为东昌湖赋予他坚韧不拔和顽强刚毅的性情。

光岳楼

光岳楼

光岳楼在中国名头不小,与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这是一个原版的中国名楼。关于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当年修建北京城从大运河运木料,最后一批原木到达东昌府时,紫禁城已经建造成功,东昌知府就把这些剩余的木头建了一座楼,因为是用造紫禁城剩下的 木头建造的,所以叫余木楼,后改称光岳楼。这些原木都是从当时的苏禄国,也就是菲律宾进口的,质量非常好。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东昌卫守指挥事陈镛为加强军事防御能力,将宋熙宁三年所筑土城改建为砖城,用修城剩余木料在城中心建立一座更鼓楼,初名"余木楼",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而名"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顶之意,命名为光岳楼,一直沿用至今。

从远处看,光岳楼像一个魁梧墩实的聊城汉子,感觉根基非常扎实,似乎任何力量都难以撼动它。[2]这大概源于它特殊的构制。光岳楼由楼基和四层主楼构成,高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为阳数之极,寓意其不可超越。光岳楼楼基是一个由砖石砌成的正方形高台,占地面积1234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略有收缩,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形拱门和一个直通主楼的台阶组成,台阶约50多级。为四重檐十字脊楼阁。四层主楼为木结构,方形带廊,高24米,楼脊为歇山十字脊,脊顶正中装有一座高3米、直径1.5米的透花铁葫芦。

光岳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军事目的而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经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朝康熙皇帝4次登上光岳楼,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9次经过东昌府,6次登上光岳楼,题写"光岳楼"匾额,悬挂于四楼南檐下,他还把光岳楼当作南巡36行宫之一。当代名家郭沫若、丰子恺、启功、溥杰等都为这里留下匾额和楹联。

站在光岳楼上,可以见到东昌湖的一片碧水。这水面太大了,过去的东昌湖因为淤积面积很小,修建京九铁路的时候,聊城人把淤泥挖出来,一方面修了火车站和路基,另一方面挖出一个碧波荡漾的东昌湖,真可谓一举两得。古时候,如果遇到光线好的天气,从楼上能望见东岳泰山呢。

东昌湖

东昌

东昌湖,环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昌市聊城区,初现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开阔,水域4.2平方公里,引黄河水为源,常年不涸。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城河湖一体,托出江北独特的水城风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中的《胭脂》篇,即取材于东昌湖。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建设东昌湖风景名胜区,发展以东昌湖为基地的聊城旅游业作为富民兴聊的一项重要措施。整治了湖岸,兴建了江北水寨、沙滩浴场、游乐园、七星平台等游乐场所十余处,添置旅游艇画舫等百余只。新建成的湖滨公园,占地一千余亩,依城临湖,气势恢宏,湖光园色,无限风光,其间遍植珍奇花木,山丘小溪错落有致,名桥荟萃,雕塑争俏。孔繁森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光岳楼、山陕会馆、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等文物古迹,散布湖畔,灿若繁星。水产品主要有鲤、鲢、鲫、鲂、大湖虾等,东昌湖盛产的中华鳖、大银鱼等珍品有享盛誉。1989年,在东昌湖设立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适宜的气候,优越的环境,独特的风光,丰富的文化积淀,科学地开发利用,东昌湖成为我国一个格调奇特的风景名胜区。

东昌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面积足足是济南大明湖的5倍,同时亦是中国最宽,面积最大的人工护城河。他的东部宽100米左右,西部宽600米左右,北部宽300米左右,南部宽800米左右,堪称中国护城河建设史上的奇迹,与商丘睢阳古城护城河、襄阳护城河并称中国三大古护城河。看上去真有烟波浩淼的感觉。湖畔,大片的绿地已经变得嫩绿,一股股水的气息扑面而来。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没有山,不靠海,特色在哪里?答案是水。在聊城,你随时会感受到水的灵气,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0多条,在4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水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一还多。

东昌湖的文化积淀非常丰富。东昌湖边,有一串明珠似的建筑,像孔繁森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傅斯年纪念馆、光岳楼、山陕会馆等,个个光彩夺目。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