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德化一中

简介 德化县文庙始建于北宋中期,后经三次移址重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移建于今德化一中办公楼址。德化文庙与学宫合一,历史已近千年。1979年10月25日因火灾焚毁。2011年,德化县政府
简介

德化县文庙始建于北宋中期,后经三次移址重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移建于今德化一中办公楼址。德化文庙与学宫合一,历史已近千年。1979年10月25日因火灾焚毁。2011年,德化县政府决定移址复建于凤凰山(德化一中后山原培凤楼后楼操场处)。2013年6月文庙复建建筑群主体工程基本落成。

德化文庙

始建于北宋中期的府学文庙,曾是古代重要的祭孔、教学(即古代大学“太学”)以及组织科举考试的场所。历史已近千年,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含量及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事记

北宋年间,始建文庙(学宫)于县治之东(今德化财政局址一带)。

北宋年间,迁东南隅沙坂坐巽向乾(估计在今德化塔雁酒家一带)。

(以上两次时间历代县志均无详载,待考。)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复建于县治之东。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火灾烧毁,知县颜敏德、郑旦之、梁京、季元才相继修建。

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毁于寇。绍定五年,知县林倚建礼殿,黄之望继承之。端平年间(1234—1236年),知县叶彦琰建讲堂,胡应梅复建棂星门、戟门,上为御书阁。淳祐中、吴一鸣继续修建。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毁于兵乱。

元至元三十二年(1295年),尹翟彬重建礼殿。元贞年间,达鲁花赤奴尹、沈思蕴等续建戟门、两庑、讲堂、斋舍、绘塑圣贤从祀像。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总管泉州路推官蔡士宗重建礼殿、戟门、尊德堂、殿东建学堂及两斋,规模略备。

明洪武初(1372年),知县王巽、王贞相续修葺。

明洪武三十三年(1401年),知县应履平重修殿庑,建棂星门、明伦堂两斋,仪门内凿泮池、架石桥,外建学门临于通衙。

明宣德二年(1427年),知县何复建戟门及东西庑。六年,知县陈昱建大成殿。七年,重建明伦堂及东西两斋。

明天顺二年(1458年),塑圣贤象,建训导廨。天顺五年,凿泮池。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署县知事狄钟捐俸征临溪民房建仪门及学门。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旧左学右庙,知县胡潜易基重建左庙右学(左边大成殿,右边明伦堂—学宫)。

明嘉靖七年、八年(1528年、1529年),建敬一箴亭,知县许仁建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收复被占土地,东及学池(今后田池),西抵县治,北抵学后山。筑射圃为诸生习礼之所。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训导张泮率诸生仍建左学右庙,建训导衙,教训秦璿、知县熊尧赞成之。于时文庙、明伦堂与县堂并立。十九年,建启圣祠。二十九年,知县绪东山建教谕衙。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县张大纲移泮池于棂星门外。

明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何谦重修大成殿、明伦堂及诸衙署。

明万历元年(1573年),知县秦沾移建文庙(学宫)于城西北大洋山之阳(今德化一中办公楼址)。辟地拓基,征民田12亩重建,费银1210两。中建大成殿、次仪门、次棂星门,外为泮池;东为明伦堂,又东启圣祠,次名宦祠,前教谕衙;西为尊经阁,阁前朱文公祠,前为射圃,又西为敬一箴亭,次乡贤祠,前训导廨。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滛雨致庙庑局部倒塌,知县吴一麟、周佑相继修葺。

明天启八年(1628年),知县桂振宇改丹墀、凿泮池于棂星门内,架桥其上。庙前立腾蛟、起凤二华表,禁庙后山脊行人。

明崇祯七年(1643年),知县李元龙、教谕郭嶷重修正殿。

清顺治四年(1647年),南安盗寇庄廷书、张益率众万余围县城,烧毁文庙、明伦堂、启圣祠。顺治八年,署知县孙白孙复建正殿未竣。十五年,知县何之旭拆除重建,殿宇巍然。

清康熙十年(1631年),知县和盐鼎建仪门及启圣祠、名宦祠、乡贤祠、训导林甲继协助建两庑及棂星门、垣墙。十八年,教谕王钦祖捐俸修建。三十六年,教谕薛允浩大修。四十九年,知县王调元建明伦堂。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教谕力子侗捐俸倡修正殿、两庑、仪门及启圣祠。五十七年,知县熊良辅捐俸重建棂星门、建照墙。

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稽岳延重修明伦堂。知县齐宗望、黄南春相继修建完成,并建仪门。

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学宫,勒界永禁庙后墓葬。六年,重修启圣祠。九年,知县鲁鼎梅重修大门。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洪水冲塌东西两庑、明伦堂等,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修建完工。

清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蛟洪冲毁东西庑、明伦堂等,经修葺于三十三年(1907年)竣工。

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文庙创办德化县立初级中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即抗日战争期间,省立晋江中学迁德化文庙办学,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后迁回泉州。

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拆棂星门、泮桥、填泮池,在文庙前建凤凰楼(办公教学楼),文庙被遮。

1979年10月25日,德化一中校办工厂失火,文庙化为灰烬。

201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移址后山,复建文庙。

2013年6月文庙复建建筑群主体工程基本落成。

复建介绍工程介绍

府学文庙复建移址德化一中后山培凤楼、后操场处,垂直高度提升25米,与原址同龙脉、同方向,整个复建工程包括大成殿、殿前露台、中庭、东西庑、大成门、泮池、泮桥、棂星门、殿前广场、栏杆照壁等,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建成以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群,建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总投资约1500万元。 2011年11月开始动工。2013年6月主体工程已基本落成。

复建意义

文庙的复建,是延续文庙历史,传承文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盛举。复建后的文庙,将成为礼拜先师、传授国学、尊师重教、师德教育、道德教化、兴贤育才的重要基地。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