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崇明东滩

概述 自1998年上实集团的东滩开发项目立项以来,已经吸引了外界足够多的关注的目光。但10年之后,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其生态新城项目甚至至今尚未在当地规划部门报建。
概述

自1998年上实集团的东滩开发项目立项以来,已经吸引了外界足够多的关注的目光。但10年之后,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其生态新城项目甚至至今尚未在当地规划部门报建。而按照之前的规划,2010年,可容纳居民1万人的生态城第一阶段将开放。

更有英国媒体报道称,由于迟迟未能开工,上实集团获得的开发许可证目前已经失效。

生态城尚未报建

走出崇明南岸码头,拐过一个不远的路口,便可以看到一个建筑气派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崇明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与其他以博物馆为骄傲的城市相比,崇明希望展现给外来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的未来。无论是从区域位置还是从旅游资源来看,陈家镇——东滩地区无疑是崇明未来中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地区。

除了崇明县政府的努力外,该项目更多是依赖于上实集团的推进。1998年底,上海市政府批准将崇明岛东侧84.68平方公里土地授权上海实业集团经营,该地块约占崇明的15%,比纽约曼哈顿还大。

然而,10年过去了,去东滩的人们发现,东滩项目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直关注该项目进展的英国媒体更是于近日曝出,东滩计划仍只是个幻想。新址仍未动土,而地产开发商上实集团获取的开发许可证已经失效。

“至今我们没有收到上实集团的报建文件,说明他们近期也不会有很大的动作。”崇明县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科沈科长日前向记者表示,如果上实的项目有动工的计划,该公司肯定会向该局报建。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上实集团有重大项目开工的消息。

2004年11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正式批复了上实集团上报的《上海崇明东滩总体结构规划》。规划中说:“崇明东滩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因此,规划至2020年,东滩区域内人口控制在10万左右,集中城市化地区用地23平方公里。”

东滩项目建设方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诺,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第一阶段将于2010年开放,最多可容纳1万居民,到2020年,生态城将完成6.5平方公里的一期建设,最多可容纳8万居民。

“按照目前的进度,至世博会前,上实集团已不太可能完成既定的计划。”崇明县陈家镇村镇规划建设事务所叶所长表示,离世博会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东滩新城项目目前仍无动工迹象。即使目前完成的风力发电项目,也只能保证东滩部分区域的用电。陈家镇——东滩地区的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华东电网的电。

与上实集团的缓慢进展相比,崇明县政府为推进陈家镇——东滩项目,近两年在交通、规划用地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对当地农户的动拆迁。大众出租车司机施益向记者表示,陈家镇的网络已经基本铺就,由于岛上路多车少,在路上开车停顿的时间很少。

记者曾致电上实集团,询问其东滩项目的进展情况,但采访要求被回绝。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实集团当初拿地时,获得的经营权在70年以上。即使开发许可证已经失效,由于项目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支持,重新申请对于上实集团来说并非难事。

项目盈利之忧

“上实集团东滩项目的进展情况,应该与房地产行业目前所处的大环境有关。”沪上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说,目前的经济大环境,给众多地产商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考验。在融资渠道越缩越窄的情况下,推迟甚至取消尚未开工的项目,在地产行业已有先例。

事实上,自获得东滩项目的经营权以来,上实集团也在不断为这个投资预算达到100亿元的项目寻找战略合作伙伴。2005年1月份,传出上实集团与爱尔兰最大的房地产公司TreasuryHoldings合作,共同开发崇明东滩项目的消息。2006年下半年,李嘉诚麾下地产旗舰——长江实业(0001.HK)表示,已受邀参与由上海实业集团持有的崇明东滩发展项目。

“东滩项目这块蛋糕太大,不是上实一家公司能消化得了的。”沪上一名房产专家不无担忧地表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下,是否还有公司有意愿参与到该投资巨大的项目中来。此外,该专家质疑称,这个投资100亿元的项目,靠旅游业及服务业需要多少年才能将成本收回来呢?

该专家表示,按之前的媒体披露信息来看,东滩生态城将着力于打造成内循环、零排放、自供给的生态庄园。冷暖系统、节水系统、排水和噪声处理系统等,使用的全部是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没有任何污染的能源。这也意味着较国内的普通小区,该小区的建设成本要高出很多。

可借鉴的是2002年英国公司在伦敦建的小规模“零耗能”建筑,其墙壁的材料可以保温,在天热时它会吸收并保存热量,到天冷时释放。在这里居住不用暖气。但即使是在环保意识很强的欧洲,该项目也仅属于试点性质,且被视为是适合富人购买的商业项目。

顾海波表示,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的大前景是看好的,但这个市场需要培育。这个培育期是多久?能否吸引足够的游客过来消费?能否在2020年前吸引8万人入住?可能包括上实公司在内的多数项目参与者心里都没有谱。

农转非的村民有喜有忧

“这就是个普通的居民小区,我不知道所谓的生态新城是什么概念。”沈飞是崇明县陈家镇铁塔村的村民。2005年3月份,为配合有关陈家镇——东滩项目的动拆迁,铁塔村的100多户搬到了这个位于陈家镇裕安大道北侧的“裕鸿佳苑”小区。

虽然东滩生态新城的项目迟迟未见动工,但在陈家镇,类似以“生态”为招牌的新建小区已经有好几个。

“裕鸿佳苑”的一条水泥路东侧,共有约30亩的土地上长满了“一枝黄花”,这是一种蔓延速度快、且危害其他植物生长的“毒花”。而在两年前,这片土地上此时应该已经长满水稻或其他农作物,沈飞他们正在满怀喜悦地等待秋收。

类似被荒废两年以上的土地,在陈家镇的规模至少在千亩以上。3年前突如其来的动拆迁,给沈飞他们带来了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保障的“城镇户口”,也让他们失去了可供自给自足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

原陈家镇万桥村村民刘勇,一家3口在动拆迁之前共有5亩地。原本土地上全部种植着花菜,全年光农作物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2005年年初,当地政府为推进生态城及路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动员农户搬迁,将原有铁塔、万桥、陈东3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并计划将该村1300多户农民统一入住“裕鸿佳苑”。农民的土地全部被收回,承诺转上城镇保险。农民旧宅则以建筑面积500元/平方米、宅基地1300元/平方米的动拆迁标准进行补助。

刘勇说,他家是以每平方米2100元的价格购买“裕鸿佳苑”现在的房子的,动拆迁得到的约20万元补助,几乎全部用在了购买新房子上。如今住在这个生态新城,过上城镇人的生活,意味着他们每月需要缴纳电、煤、物业等费用,粮食和菜也要去菜场买了。

刘勇说,从农村搬过来,他家的人均月开销增加了200元,但在失去土地后,收入来源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地政府原本承诺,农民在上缴土地后,每人可以享受每月290元的补助。但补助两年后,“这项补助突然没有了,政府也没有给说法”。在该小区,只有女性到了55周岁,男性到了60周岁,才能享受到607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

由于当地在打造“生态城”,整个陈家镇几乎没有实体企业,农民无处就业。当地政府也为农民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如协保、企事业单位的保安等,但毕竟“僧多粥少”。今年44岁的沈飞自嘲说,自己是“流民”,这样的“流民”在这个生态小区里“一抓一大把”。

沈飞现在有点后悔当时把地交给政府,不然至少可以自己种些粮食。他向记者表示,陈家镇——东滩项目至今仍遥遥无期,原本规划的旅游业也迟迟发展不起来,自己这样没有收入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年,不知道还要过多久。

刘勇则乐观很多。他说,崇明跨江大桥在2010年肯定能通车,能带动陈家镇的旅游和房价,也能为当地居民增加很多就业机会。他不理解的是,为何到2010年才能实现的项目,2005年就让农民失去土地。如今那些良田,除少数用作大桥及公路建设外,大多数被荒废。

记者曾到陈家镇政府采访,该镇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谢绝了采访。该镇一位农业中心干部私下向记者表示,陈家镇——东滩项目实际由政府和上实集团两方在独立运作。政府为配合项目的进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但上实那边迟迟不见动静,使整个项目目前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也使政府当初对农民的部分承诺没有兑现。

“样本”瀛东村

与“裕鸿佳苑”相比,陈家镇的瀛东生态村早已名声在外。相关资料显示,瀛东村与东滩自然保护区紧依,1985年起,村民们3次共围垦荒滩4200亩,建立起一个以淡水养殖为主的新村庄。该村有鱼塘1200亩、粮田1000亩、绿化林地14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已是崇明县一个重要的以“渔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农民的年收入应该不止宣传的1.5万元。”该村农民丁先生介绍道,该村有一些农民承包了六七十亩的水塘养殖,一年的收入在13万元以上。村里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安排村民做一些集体劳动,每天的工资标准为60元,这方面的月收入也有1500元左右。丁先生平时负责看护瀛东村的东湖景区,时值工作日,东湖景区的游人寥寥。

但并非没有忧患。同样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该村没有一家制造企业。在瀛东村的长期规划中,有可垂钓游玩的东湖景区以及渔庄等餐饮项目两个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据该村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旅游人气和服务意识上的不足,这两个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村集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的承包转让。

此外,瀛东村的总人口仅有200名左右,这也意味着村里只要花很少的代价,就能保证村民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

丁先生向记者证实,除了节假日和周末,平时来东湖景区游玩的人很少。他也将希望寄托于崇明跨江大桥的开通,“那时候从上海过来的人就多了,旅游也能做上去。”(文中村民均用化名)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