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花石村

历史沿革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茬庄都。 清朝,属禹州钧阳里。 民国元年(1912年),设禹县花石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禹县第四区。 1958年,属“五四”公社(顺店)。 1961年
历史沿革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茬庄都。

清朝,属禹州钧阳里。

民国元年(1912年),设禹县花石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禹县第四区。

1958年,属“五四”公社(顺店)。

1961年,置花石区。

1968年,改为花石公社。

1984年,改乡。

2013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8年,辖31个大队。

1981年,张庄大队改称白佛张大队。

1984年,所辖31个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2002年,桃园村民委员会分为桃园和郭寨2个村民委员会,王庄村民委员会分为王庄和河东张庄2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花石镇辖花南、花北、王庄、闫寨、夏庄、侯楼、荆山岭、河东张庄、王桥、崛山、许屯、徐庄、张村、张寨、东柳、西柳、冯庄、冯门、观音堂、神林店、蜂王湾、孟庄、柳树沟、山张、白南、白北、白龙、罗义、柴地、刘地、白佛张、郭寨、桃园3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68个村民小组。[1]

区划详情

2020年6月,花石镇下辖3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花南村平安大道1号。

花南村西刘垌村夏庄村花北村柴垌村冯庄村阎寨村东柳村山张村王庄村西柳村冯家门村荆山岭村白北村蜂王湾村徐庄村白南村神林店村
地理环境概况

花石镇位于禹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2.5千米,南与顺店镇相接,北与登封市毗邻。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2006年)。辖花南、花北、阎寨、王庄、荆山岭、徐庄、王桥、许屯、张、张寨、崛山、西刘垌、柴垌、东柳、西柳、白北、白南、桃园、白佛张、白龙、罗义、侯楼、夏庄、冯庄、山张、冯家门、蜂王湾、神林店、孟庄、观音堂、柳树沟、郭寨、河东张庄33个行政村,268个村民小组。境内白沙水库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颖河纵贯乡境,水资源丰富。禹(州)洛(阳)公路斜贯乡境。白北村有义勇武安王大殿,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境域

花石镇地处禹州市西北部,东邻苌庄乡,南接顺店镇,西邻方山镇,北界登封市宣化镇。区域面积72.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花石镇地处山冈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山、岗、平地各占三分之一。西部有五旗山、太平寨、大石坡寨、迎山嘴山,山前为丘陵地。境内最高点位于冯家门村贺桐自然村,海拔633米;最低点位于闫寨村潘家河,海拔160米。

水文

花石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4.5平方千米。主要河流颍河自白北村入境,流经白南、西柳、东柳、张寨、张村、王庄、花北、花南、阎寨等村,流入顺店镇,境内长11千米;白沙水库南干渠经白北、白南、崛山、侯楼、花北、花南等村,入顺店镇,境内长9千米;白沙水库北干渠经白北、桃园、白佛张入甚庄乡,境内长3.5千米。

自然资源

花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储量4亿吨,分布在冯庄~白佛张村一带,尚未开发。

人口民族人口

2011年末,花石镇辖区总人口61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00人,城镇化率5.7%,另有流动人口2080人。总人口中,男性32692人,占52.9%;女性29108人,占47.1%;14岁以下10815人,占17.5%;15~64岁43878人,占71%;65岁以上7107人,占1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4.5‰。

截至2018年末,花石镇户籍人口60222人。

民族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1624人,占99.7%;回族176人,占0.3%。

经济综述

2011年,花石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地税627.5万元,国税336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40.8万元,增值税333.2万元,企业所得所18.6万元,个人所得税20万元,耕地占用税100.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6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2018年,花石镇有工业企业214个,其中规模以上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6个。

第一产业

花石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8万亩,人均0.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283吨,人均377千克。其中小麦11633吨,玉米1133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蔬菜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800亩,产量300吨;油菜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900吨;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5000吨。

花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6万头,年末存栏4.6万头;牛饲养量380头,年末存栏310头;羊饲养量6130只,年末存栏3850只;家禽饲养量19万羽,上市家禽18万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2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

截至2011年末,花石镇累计造林0.9万亩,经济林1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1.2万株,新建林网5000亩,完善林网10000亩,林木覆盖率达34%。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700亩,产量1600吨,主要品种为晚秋黄梨等。2011年,水上养殖面积达到500亩,年产鱼产品5吨,产值150万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85台(辆)。

第二产业

花石镇工业以铸造业、耐火材料加工、木板加工为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5%。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职工13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0%。

第三产业

2011年末,花石镇有商业网点460个,职工195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有各类服务业营业网点680个,从业人员2600人。村3个集贸市场,固定商户600户,流动摊点300家,从业人员2600余人。

金融

2011年,花石镇有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2家金融机构开设了营业点,2011年末,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人均储蓄3398元。各类贷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清康熙年间村南有深沟,商旅往返艰辛,后建石桥1座,桥上砌有五彩花石,故名花石村。

清康熙年间,村南沟深涧阻,商旅往返艰辛,遂建红石桥一座。此桥初名“三砖桥”,传说上京举子捐“四十八两黄金”建造。清嘉庆四年(1799年),于红石桥北筑寨一座,号曰“永安寨”。据传,因桥砌五彩花石一块,“永安寨”遂以花石代称。古时也有称“花池”者。三座寨门,南曰“花石”,东曰“枕颍”,西曰“怡山”。寨内呈“丁”字街巷布局。后因清末民初刀兵不止,杆匪蜂起,加之户丁淅增,商家入驻,寨垣日显狭小。清同治元年(1861年),接原寨北寨墙再建一寨堡,遂有南北寨之分。南寨北墙,即北寨南墙,南北寨共和一墙,开设一门相通,呈连环之局。出于安全考虑,北寨未另辟寨门,且在南北线上数设“腰门”。

文物古迹

羊关石刻

羊关石刻是北魏时期官道上设置的关隘遗址处的一处石刻。“石羊关”原名“阳城关”,南临颍河,北靠九顶凤凰山,是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乡村。原村在古关隘所在处,村子中间立有青石雕刻,昂首仰望的“石羊”,所以称“石羊关”。1951年修建水库时,居民全部搬迁,“石羊”也随之迁至新村南头路边。现老村已淹没水中。在老村北岸岩石上雕刻有几处石佛像,据考证为北魏时期所刻制,文字列于下方无佛处,现已剥落殆尽。旁边不远处,有多处古采石场旧址,相传是修建少林寺、中岳庙时所取大型石料之地。

古栈道

遗迹

古栈道遗迹位于白沙水库上游的玉翠山下峭壁上。其修建年代不详。据传是曹操为了进一步控制洛阳而秘密修建的军事要道,并在此栈道附近长期屯兵。古栈道大部分已遭到破坏,仅留栈孔。现修复长度约2公里,栈道宽1.2米。栈道骨架用钢筋水泥浇铸,外用木板镶铺。沿途建有亭、台、索桥等设备,将白沙水库景区内的鬼谷子洞、姜子牙钓鱼台等景点连为一体,已被游人作为攀登山崖、游览风光的交通道路。栈道由景区西侧山崖处进入林区,是白沙水库景区内的一个重要旅游景观。

义勇武安王大殿

义勇武安王大殿位于花石镇白北村,坐北朝南,白沙河从义勇武安王庙门前由西向东流入颍河(水),禹(州)、洛(阳)公路在殿西约500米处由南向北通过。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汉朝武安侯灌夫的祭殿。据《汉书》载:“灌夫好住侠,在颍川作为横恣,侵夺百姓。”三国时,为纪念关羽经过东岭关,百姓毁灌夫塑像,改祭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但殿名未改。当地也有称为“五虎庙”。该殿历代多有修葺。据大殿前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重建义勇武安王庙碑记庙创与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证明大殿始建于元代晚期,明洪武十九年重修,明正统八年重创之。解放后,河南省文物局于1953年、1963年、1977年前后三次拨款,对义勇武安王大殿后坡和部分檐、檩、构件等进行了修补。义勇武安王大殿面阔和进深皆为三间,歇山九脊式。殿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脊筒瓦件饰盘龙,盘龙由东、西两端倾向屋脊中心点。脊鸱和戗脊及垂脊、仙人等亦为绿色釉件。戗脊和垂脊上相对均称的装饰着仙人、兽形构件。从整个殿顶看去,庄重大方,布局合理,兽件、仙人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古戏台

义勇武安王大殿,在屋脊殿式、瓦件,屋架梁檩、斗拱、瓦件等方面还保留着明代的建造风格。同时,殿架梁檩、檐檩、斗拱等为研究明式建筑法式提供了实物资料。大殿的对面就是明朝时期建的古戏楼,如今保存依旧完整,每年还在唱着大戏,在中国的古戏楼仍发挥着作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

古戏台

杨家庄园

杨家庄园是明清时代白沙望族杨氏家族的民宅,位于花石镇白北村。庄园建于明末清初,占地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系砖石结构。原格局有花园两个,楼房近百座,分布于白沙街中段两侧。现存有花园轮门楼5座,地上有“清嘉庆年制”字样的石刻匾额。杨家大院现存的5组建筑均为5进宅院,院的最后部为花园部分,主建筑为两层10间,红石条铺底,青砖砌墙。中间为二进或三进过厅,过厅大部分为5间,建筑精美,过厅两侧均有配房,过厅前为大门,大院方位为坐东向西或座西向东,大门均向街心。杨家大院建筑是典型的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斗拱高啄。其木雕、砖雕艺术取材考究,工艺精美,是古代建筑技术的宝贵遗产,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望嵩桥

望嵩桥位于花石镇白北村,是一座独拱石桥,曾是去往嵩山的必经之路。桥宽6米,长18米,状若彩虹,横跨在颍河支流上游。桥上石栏杆对称,左右各四根,料石雕刻有飞鸟、猴、羊、狮及花卉图案。红石雕龙张嘴向西,欲吞颍河,龙尾向东,大有横扫激浪之势。整座桥造型美观,气势不凡,富有民族特色。桥头碑文记载此桥为“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陆军中将毅军马步统领兼带巡缉等马公志敏号逊斋”。修建碑记载了修建此桥的不易,比先前汉王代楚明修的栈道还难。

白沙汉墓群

白沙汉墓群是禹州城西郊汉代直到白沙一带官民集中留下的墓葬群。禹州是战国时期的韩国国都,秦汉时期又为颍川郡首府,贵族阶层人物较多,城周围也就相应地出现了集中的墓葬区,尤其禁沟以西,地面保留下来的汉代墓冢及地下埋藏的墓室众多,故称“汉墓群”。汉墓群总面积67万平方米,墓室为青砖(即汉砖)结构,上刻有各种图案,系空心烧制而成。从出土的汉墓来看,墓主上有王公贵族,下有黎民百姓;墓室形制不一,各有特点,为全国所罕见,对研究古代葬俗和汉代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刘阁老墓

刘阁老墓位于花石镇白北村,据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即刘伯温)的墓葬。刘基缘何墓葬于此,不得而知。整座墓葬占地13000多平方米,有一高3.4米,方圆50米的大土冢。冢前有柏林,古木虬枝苍翠如墨,以前墓前有鸾殿三间,现只余屋瓦断砖残片。坟前有石人石马仪仗景观。石人石马雕刻细腻,刀法圆润,栩栩如生,维妙惟肖,是中原明代高官墓葬保护比较完整的墓葬之一。

花石戏楼

花石戏楼位于花石镇花北村,属明末地方财主看戏用的专用建筑。戏楼坐南面北,砖石结构,宽9米,高5米,深15米,楼前有4根红石柱支撑。戏楼飞檐斗拱,饰以雕刻和图案。雕刻分石雕、木雕塑,图案大多是传统的爱情传奇故事和花鸟图形。花石戏楼与古时大院相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户庄院式建筑群。花石戏楼历代都是当地乃至方圆几十里最繁华的地方。每逢唱戏,台下人头攒动,成百上千。就连来往于禹州、洛阳的商贾、香客也在此歇脚看戏。

交通综述

花石镇有境内有禹登地方铁路过境,境内长15千米,为单线铁路,有花南村货运站。禹登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2.5千米,双向6车道,237、325省道过境,其中237省道境内长13千米,通往禹州市顺店镇、郑州登封市徐庄镇;325省道境内长8千米,通往甚庄乡、方山镇。有“村村通”公路总里程120千米。

社会教育

2011年末,花石镇有私立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2200人,专任教师87人;小学29所,在校生4561人,专任教师2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89人,专任教师1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花石镇教育经费达150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1395万元,财政性教育基本投资105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花石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大院33个,农家书屋24个,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0人。神林店、观音堂、花南、花北等村成立了唢呐队;河东张庄、西柳、王桥、白北等村成立了腰鼓队、舞狮队;另有旱船、说唱团、豫剧团、舞虎队等各类艺术社团。

2011年末,花石镇有有线电视转播站1个,有48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0.9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89%,电视综合覆盖率、广播综合覆盖率均为100%。

体育

2011年末,花石镇有群众健身场地6个;健身舞蹈等体育活动普及。20%的农村安装有体育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花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病床3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专业卫生人员43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7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000人次,住院手术184台次,出院病人1676人次。

2011年,花石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1.5/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1%。

社会保障

2011年末,花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户,人数59人,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42户,人数2409人,支出194.6万元,比上年增长29.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有3个五保大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8人,支出23.2万元;分散供养231人,支出34.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3万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以28人。2011年,新增外出务工人员208人,专业培训农民工120人,引导性培训240人,有组织输出农民工21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花石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5千米,投递点14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乡现有移动电话用户35000户,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宽带接入用户2510户。

花石镇[河南省禹州市下辖镇]

保持稳定

一是开展重点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转变信访工作理念,明确信访责任,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信访形势明显好转,跻身全市前10名的位次。二是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始终把确保一方平安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大对综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全镇有三分之一的村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进一步完善了公安、司法、政法、治保调解等一系列防控体系,强化管理,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违法犯罪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活动。并坚持义务巡逻,有效遏制了各种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全镇有20个行政村获得平安村的称号,全镇的平安建设跻身禹州市先进行列。

农村建设

完善许洛路、彭花路、禹登高速两侧平原林网和绿色通道,栽种各种树木5.5万余棵。以沿省道村为重点,在全镇33个行政村中开展了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聘任35名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了清运和管理,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讨论制定了河东张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当下禹州市规划局测绘部门正在对该社区的地形地貌进行测绘,2012年3月底前准备起动建设。

旅游景点

白沙湖

白沙湖位于禹州西北30公里,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集观光、会务、度假、娱乐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白沙水库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岭。景区内有石崖峭壁,石雕佛龛,石径幽壑,飞瀑清泉,湖心小岛,游艇帆船,古木幼林,画壁勾檐,粼粼碧波,柔软沙滩。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阴晴雨雪,旦夕晨昏,景随时易,景随步移。您可以乘扁舟荡漾,可以坐快艇穿梭,可以篝火野营,可以夜听松涛波声晓看红日青山。景区东岭关是三国时期关羽保护二位皇嫂“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时“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至今还遗存有“义勇武安王庙”。庙前有戏楼和望嵩桥等文化遗迹。

花石镇[河南省禹州市下辖镇]

禹王洞

禹王洞为一天然溶洞,位于白沙水库支流马峪河北岸。相传禹王曾在此治水。洞外山势雄伟,森林茂密,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洞内洞连洞,路连路,宽者同时容纳六、七百人,窄者仅一人能通过。四壁到处是石花、石瀑、石笋、石柱、石塔,奇洞怪石,气象万千。禹王洞的深度至今仍然是个谜。已探明的共有2000多米,已开发可供游览的约700米。洞有三厅十洞,50多个景点,其中“群狮迎宾”、“禹王观瀑”、“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等形象逼真,造型奇特。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