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来凤一中

历史沿革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9月的“湖北省立中等联合学校来凤初中分校”。 1938年9月13日,宜昌中学初中部与荆门初中合并,成立“湖北省立中等联合学校来凤初中分
历史沿革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9月的“湖北省立中等联合学校来凤初中分校”。

1938年9月13日,宜昌中学初中部与荆门初中合并,成立“湖北省立中等联合学校来凤初中分校”。11月24日,学校在城郊三光坪吴、何、刘氏宗祠祠堂挂牌开办。

来凤一中体育场

1939年7月,因日寇飞机不断轰炸县城,学校迁至离县城7.5公里的黄毛嘴,借用向氏民宅为校舍,此即来凤县第一中学前身。

1941年5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来凤县初级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处。

1946年4月,学校迁至城东朝阳书院(朝阳书院成立于1797年,即嘉庆二年,现址为育红桥社区观城路35号)。

1949年11月9日,来凤解放,12月,县人民政府采取“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组织师生复课。翌年3月,学校定名为“湖北省来凤初级中学”,9月招收新生入学。

1956年9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1]

1958年秋,学校设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共89人。

1961年7月,来凤县首次设高考考场。

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恩施地区重点中学。

奔跑中的学子

1968年,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部分教师也被下放乡村。

1970年,学校恢复上课,其时,教学虽未长期停顿,但一无大纲,二无教材,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1982年,学校提出了“推倒重来,重建一中”的目标。[1]

1986年学校被定为恩施地区重点高中,恩施自治州成立以后,学校成为恩施自治州重点高中,行政级别定为正局级。

1993年5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邹时炎为县一中题词:“名校育英杰,严师功千秋”。9月,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活动。

1996年10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认定县一中已达到省重点中学一级学校标准。

1997年,学校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成为恩施自治州首所省级示范高中。1997年7月,县一中被省教委评为“湖北省园林式学校”,

揭牌仪式

1998年,省级示范学校挂牌,9月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

2002年,学校被评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恩施州“九五德育研究先进单位”和“湖北省教改名校”。

2004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室对省级示范学校第一次复评检查。9月,学校首次大规模扩招,高一新生达830人。10月,投资225万元,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开工兴建。12月,学校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

2005年,学校筹资420多万元兴建面积为3892平方米,可容纳全校学生集中就餐的学生服务中心。同年,根据城建规划,拆除学校临街商业门面,投资70多万元改建学校校门和围墙。

2012年底,学校完成女生公寓建设,翻修了四个篮球场地,30个教室安装了“班班通”。[1]

来凤一中

办学条件硬件设施

2015年2月12日学校整体搬入新校区。新校区有行政综合楼、艺术科教楼、三栋教学楼、学生服务中心、六幢学生宿舍楼、体育场和室内体育馆等单体建筑。[2]

高中各年级各有一栋独立的教学楼,60间标准教室皆配有班班通教学一体机、学生书橱;科教楼共有12间实验室,2间微机室,1间电子阅卷教室,3间通用技术教室,配备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15间琴房;学校有大型学术报告厅一个,合班教室两间,阶梯教室1间,图书馆,有校园网和广播网;每间寝室配有独立卫生间、洗漱台、储物柜、空调和热水系统;学生服务中心有两层餐厅、一个大型超市、自助洗衣房、邮政信箱、邮政自动包裹机、银行ATM机器等;有新华书店校园店;学校医务室全天开放,心理咨询中心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团体活动室、心理测量室等;教学楼和宿舍楼各层皆配有净化饮水设备。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室外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地6个,乒乓球台16个、三人制足球场地2个。还有可容纳3000人的室内体育馆。[3]

师资队伍

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185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州级名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60人,中学一级教师59人。[2]

特级教师(3人)

:江明全[4]、赵育亮、吴化月

州级名师(2人):

覃黎、莫开福[5]

对外交流

2012年,学校与日本富士国际语学院合作办学,在2011级、2012级增设日语课程供学生选修。[1]

教育成果学校成绩

高考成绩

2011年高考:一批本科硬上线49人,二批本科硬上线103人,艺体一二本科硬上线126人,一二本合计278人。[6]

2012年高考:一批本科硬上线46人,二批本科硬上线106人,艺体一二本科硬上线94人,一二本合计246人。

2013年高考:一批本科硬上线34人,二批本科硬上线138人,艺体一二本科硬上线131人,一二本合计303人。

2014年高考:一批本科硬上线41人,二批本科硬上线171人,艺体一二本科硬上线114人,一二本合计326人。

[3]

2015年高考:两位同学分别以608分、569分获理科、文科状元,全县600分以上3人,其中2人出自该校。一本文化硬上线89人,比2014年(不含加分)上线增加48人,上线一本率达11%,居优录加分一本文化上线117人。非体艺生(大文大理考生565人)上线(不含加分)一本率15.8%。二本文化(不含加分)上线152人,优录加分二本文化上线179人(均不含一本)。体育一本、二本硬上线79人,比2014年增加28人,艺术一本、二本硬上线70人,比2014年增加7人。全校文化硬上线二本率为48%。一本、二本和三本科(不含加分)上线461人,上线率57℅。[3][7]

学科竞赛

2015年,在全国高中生物学联赛上,刘向瑶同学获全国三等奖,黄婷等3名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李红军等4名同学获湖北省二等奖,张丽等4名同学获湖北省三等奖。

2014年,在第28届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左灵宇等4名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陈宣等3名同学获湖北省二等奖,向凯等4名同学获湖北省三等奖。

2015年,在第29届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左灵宇等11名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陈宣等19名同学获湖北省二等奖,向凯等17名同学获湖北省三等奖。

2015年,在第31届楚才国际作文竞赛上,陈天星等10名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刘粤森等25名同学获湖北省二等奖。向遥瑶等64名同学获湖北省三等奖。

2015年,第32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刘梓名、黄晓琳2同学获全国三等奖,彭元艺、杨杰、李世琳3名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张晓柯等7名同学获湖北省二等奖。张菊芳等24名同学获得湖北省三等奖。

技能成绩

2015年,在第31届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奖总人数99人,其中一等奖10人,二等奖25人,三等奖64人。

2015年,在来凤县第二届中小学三人制篮球赛中,该校学生获高中组冠军。[3]

2015年11月25日,在全县“中华魂”演讲比赛上,该校杨紫薇和张悦同学分获一、二等奖。[8]

2016年,该校学生陈芊报送的《防晕车眼罩》获得第十一届恩施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高中组)二等奖。

教师成绩

2016届高三百日誓师攻坚大会

截至2015年,2名教师主编和参编教辅资料6本,1个省级课题顺利结题,11名教师发表论文或教学设计获国家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9篇,省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25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32篇。[3]

2015年,覃黎、莫开福两位老师获评首届州级名师,江明全老师获评湖北省第九批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在参加省州县各项赛事中,教师28人次获奖。[3]

2015年10月27日,在来凤县第五届“园丁杯”篮球赛中,该校刘亮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兰小攀、赵倩两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运动员”。[9]

获得荣誉

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曾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学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2015年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2]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

校训

修德向善、格物致新

校徽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校徽主体部分由变形的凤凰和建校时间“1938”构成。校徽外圈由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校名的中文名称及英文名称组成。

校歌

来凤一中校歌

在这凤凰迷恋的地方

校园里

一片灿烂的阳光

我们是一中的传人

一中的传人要为一中增辉添光

严谨求实努力奋发向前

前进在科学文化的大道上

在这凤凰迷恋的地方

校园里

一片灿烂的阳光

我们是祖国的骄子

祖国的骄子要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力量

团结友爱

开拓进取

向前 未来 向前 太阳

前进在科学文化的大道上

参考资料:

[10]

学校活动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趣味运动会、心理素质户外拓展、田径运动会、校外拉练、高考百日誓师攻坚大会等活动。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建有街舞社、吉他社、口琴协会、国旗班等学生社团。[11]

领导团队历任校长历任校长一览表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宋涛2014.8——校长李作军2007.08——2014.08校长谢先想2003.08——2007.08校长李作军2000.10——2003.08校长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