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舞象之年是指多少岁

古今中外,四合八荒,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语言应需而生,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出现文字,从口口相传到结绳记事再到仓颉造字,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以绳打结记录事件,是为

古今中外,四合八荒,有人类文明的地方,就有语言应需而生,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出现文字,从口口相传到结绳记事再到仓颉造字,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以绳打结记录事件,是为“结绳记事”

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体系,不同的语言体系又衍生出成百上千种语言。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六千余种语言。虽然不同的语言千差万别,但从语法上来说,语言的构成都是类似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基于对存在意义上的世界上不同事物的符号化定义。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约六千种语言

一般来说,但凡语言,都是由诸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基本词类构成的,这其中,每一种词类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相辅相成,以不同的组合和搭配体现语言之美,其间并无高低之分。代词,作为一个词类,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时候能起到抛砖引玉,彰显意旨的作用,使用率甚至远高于其所代之词。下面我们就来归纳总结一下中国古代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称谓——关于年龄的各种代名词,这些词汇在历朝历代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华章典籍,时至今日,已经在学术界被广泛使用和引用。其详如下。

婴(儿):指新生儿。现代释义指小于一周岁的儿童。今泛指年幼。

出处:人始生曰婴。——《释名》

“婴儿”指的是小于一周岁的儿童

襁褓:不满周岁。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等,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出处:“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襁褓”也指未满周岁的婴孩

孩提:两至三岁称孩提。亦作“孩抱”或“提孩”

出处:“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还提”指2-3岁的幼儿

髫龀(tiáo chèn):幼年。髫谓儿童下垂之发,龀谓儿童换牙。故髫龀谓幼年。

出处:“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后汉书·董卓传》

“髫龀”泛指幼年、幼童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泛指童年,幼年。

出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髫年”指女孩七岁,泛指童年

始龀、龆(tiáo)年:男孩八岁。龆:儿童换牙,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童年)。

出处:“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三国志·毛玠传》

“龆年”指男孩八岁,泛指童年

总角:童年时期,幼年。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故称总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出处:“婉兮娈(luán)兮。总角丱(guàn)兮。未几见兮,突而弁(biàn)兮!”——《诗经·齐风·甫田》

“总角”指幼年,童年

黄口:十岁以下儿童。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出处:“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淮南子·氾论训》

“黄口”指十岁以下儿童

舞勺之年:十三岁称舞勺。亦可指十三岁至十五岁。根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出处:“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礼记·内则》

“舞勺之年”指十三岁

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岁。豆蔻,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产岭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出处:“娉(pīng)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

及笄(jī)之年:女子十五岁。亦作“既笄”。笄,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既笄而孕——《国语·郑语》),如“年已及笄”。

出处:“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礼记·内则》

“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舞象,是成童(指十五以上)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出处:“成童,舞象,学射御。”——《礼记·内则》

志学:十五岁。

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舞象之年”指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志学”指十五岁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亦称破瓜年华,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二八十六,顾名思义)。

出处:“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

“碧玉年华”指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出处:“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明·徐渭《又启严公》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古时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出处:“二十曰弱冠。”——《礼记·曲礼上》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

“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出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而立之年”指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

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不惑之年”指男子四十岁

知命之年:男子五十岁。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孔子自称五十岁知天命,本句指五十岁。

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知命之年”指男子五十岁

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六十岁。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出处:“手埒(liè)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均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稀:少。指人到70岁的时候。

出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出处:“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工制》

“杖朝之年”指八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十岁到九十岁。耄耋: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出处:“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东汉·曹操《对酒歌》

鲐(tái)背之年:九十岁。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出处:“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释名·释长幼》

“耄耋之年”指八十岁到九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出处:“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上》

“期颐之年”指一百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古稀指七十岁,因此双稀是七十的二倍一百四十,即双稀为一百四十岁。

出处:“古稀”倍之。

“双稀”、“双庆”均指一百四十岁

以上就是对中国古代年龄代称之汇总,如有疏漏谬误之处,还望诸位文人雅士批评指正。以上内容均为笔者原创,盗文必究。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