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中国校服发展史

中国校服发展史:从先秦到民国,看校服的变迁 一直以来,中国式校服因面料经济实用,耐磨耐操,辨识度高, 从视觉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在样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阂。 不少学生深感校服设计师的良苦用

中国校服发展史:从先秦到民国,看校服的变迁

一直以来,中国式校服因面料经济实用,耐磨耐操,辨识度高, 从视觉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在样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阂。 不少学生深感校服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把穿上校服后那种接地气又不入俗流,极具考验颜值的气质, 比喻成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食材—— 藕 。 不过幸好,随着韩流的影响, 时尚 学院风款式的校服也已经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 男孩和女孩的制服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 例如女孩一般是打领结搭配衬衫和格子裙,男孩则穿西装打领带。 但其实如果要追溯中国校服的 历史 ,那就要从先秦时期说起。 《诗经》一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就概括了先秦时期的学院制服的风格。 当时的学院制服强调合身和舒适,对鞋、帽、冠也有相应的要求。 而这种服饰一直沿用到隋、唐、宋,成为学生专用的制服。 1920年代,真正的制服款式的出现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旧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意识激发了年轻一代对自由和美丽的渴望。 因此,真正的中国第一代校服就此诞生。 当时的女生校服最有特色,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 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外加一双黑色牛津底鞋和白色丝袜, 也被称为 “中山装” 。 到了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让中国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曲线。 作为最初是满族服饰的旗袍, 因能更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体曲线而受当时女性追崇, 逐渐在校园里流行起来。 而当时男性的校服是中山装的改良版, 以黑白为主,剪裁精巧,颇具阳刚之气,塑造谦逊绅士, 这是当时男性的标配。 到了50年代,受列宁主义的影响的, 全中国主要穿蓝灰色制服、列宁大衣或棉大衣。 这一时期没有特定的校服款式。 男生女生一般都穿白衬衣加蓝色裤子或裙子,看起来很整洁。 60、70年代,军装校服开始兴起。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学生校服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在那个年代,朴素、干净、纯粹的少先队队服, 象征着那个年代的人们有着最朴实的梦和一个全新的开始。 1990年代,主打舒适和运动风的超大号校服成了全国学校的标配。 然鹅,却被评为以丑冠绝全球的“麻布袋”... 2002年,深圳教育局正式对校服的颜色、款式进行统一, 黑蓝白相间的深圳校服的主要特色。 2015年,深圳的中学校服还被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 深圳校服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展览介绍里写着: 自此,深圳校服正式出圈,火到海外。 连著名奢侈品牌prada, 都跟深圳校服撞衫这样兼顾 时尚 与优惠的校服。 更重要的是,深圳校服还成为海外华裔最爱的搭配单品。 作为一个90后,虽然对那时的校服款式充满槽点, 但它确实也承载着我记忆里学生时代的欢乐。 时至今日,你还记得曾经穿过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吗?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校服?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的校园生活都离不开校服的身影。中国的校服,大都是蓝色或红色的运动服,版式比较宽松肥大。

而且考虑到学生们还在长身体,校服的尺码往往会做得大一些,这也是为了减轻家长们的经济负担让校服可以穿得更久一点。但是校方的这些想法却没有得到学生们的太多支持。

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想必都曾经吐槽过自己的校服,都对校服做过自己的小“设计”吧。

对审美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生来说,每天穿着同样的衣服,并且这些衣服可能还不太舒服不合身,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了。

很多80、90一代的校园生活,都是在日复一日穿着校服的日子中度过的,但是近几年,这种在学校必须穿着校服的规定,正在慢慢的做出调整。

石家庄一小学设“汉服日”,学生穿衣自由,释放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就在近日,河北石家庄一所小学推出的关于校服的规定就打破了这一固有思维,开始让学生们校园装束变得更加有趣和新颖起来。

该学校规定,学生们可以在周四自愿穿汉服来上学。这条规定颁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小朋友们的热烈反响,从新闻采访的图片来看,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汉服来上学都非常开心。

其实这所学校规定周四可以不穿校服并不是个例。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学校将周四或是其他日子规定为可以不穿校服的日子,只不过石家庄这所学校规定可以让孩子们穿汉服,所以才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汉服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服饰,体现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采,近些年来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这所学校鼓励学生们穿汉服的举动,也是希望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喜欢我们的中华文化,是让孩子们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其实不管是穿哪一种服饰,学校设立服装自由日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表达自己喜好的机会,都是给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机会,相比单调的校服,孩子们也更喜欢穿能展现自己特点的衣服。

校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其背后包含了学校对学生的良苦用心
既然学生们都不喜欢穿校服,更喜欢穿自己的衣服,那为什么学校还要坚持让学生穿校服,甚至制定各种校规督促学生们穿校服呢?

对于那些正经历校园生活的学生们来说,可能还不能理解学校方面的良苦用心,但是校方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安全,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便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校外人员借服饰之便混入校园,从而给孩子们的身心安全造成威胁。

校服的设计,更是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代表着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风采,穿着校服能带给学生们一种归属感。

让学生们都穿着同样的校服,也是为了减少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让学生们沾染上爱慕虚荣的风气,同时也是在减轻家长的负担。

让学生们穿校服,也是在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简化除学习外的其他条件,让学生们能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在学校里,很多同龄的孩子聚集到一起,都会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允许穿自己的衣服,难免会有学生想通过奇装异服来吸引别人眼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能全部放在学习上,对孩子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不穿校服有利有弊,但好处更多,设立“自由穿衣日”值得提倡
对于上文中河南小学可以在周四穿汉服的规定,大部分家长和网友是赞同的,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质疑和担忧。

部分人认为,不管是周四让学生穿汉服还是设立让孩子们自由穿衣的日子都是一样的,都是违背了穿校服的初衷。

虽然只有这一天,但是孩子们还是可能产生攀比的心理,而且学生们在穿过一天自己的衣服以后,可能就更不爱穿校服了,会增加学生们对校服的反感。

这些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任何事件都是有利有弊的,从总体上看,学生们每周有一天自由穿衣的机会,这种规定带来的后果还是利大于弊的。

让学生们每天穿着校服,每天都是同样的配色和款式,学生们会觉得沉闷压抑,觉得自己的个性被束缚,觉得自己是这样,看别人也是这样,没有新鲜感。

而设立一个穿衣自由日,就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展示自己,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等。

而且就算学生们每天都穿着校服,学生们还是可以从自己的鞋子、书包、甚至文具方面进行比较,这一样还是会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解决的办法不是穿不穿校服,而是在于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和教育。

笔者寄语:石家庄这所小学给孩子们设立汉服日的做法,值得其他各所学校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培养目标一直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阶段更应该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