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中国皇室

求古代皇室等级制度划分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嫔 (四姨太) X 6 (可分

求古代皇室等级制度划分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扩展资料:皇子等级正一品:监国储君从一品:帝尊皇太子正二品:镇国尊皇子从二品:御国尊皇子正三品:监国尊皇子从三品:兴国尊皇子正四品:辅国尊皇子从四品:监政尊皇子正五品:参政御皇子从五品:皇辅国皇子正六品:皇固伦皇子从六品:皇仁嘉皇子正七品:皇和孝皇子从七品:嘉逸皇子正八品:安嘉皇子从八品:xx皇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中国古代宫廷官职名称级人物名称

古代宫廷职位:

男的:皇子、王爷、大臣。
女的:帝姬、云主、妃子、公主、格格、雪主、长公主、太后、太公主、皇子妃、太子妃、郡主。

皇子等级:
皇后的儿子:
正一品:帝尊皇太子/皇子妃
从一品:镇国尊皇子/皇子妃
正二品:兴国尊皇子/皇子妃
从二品:倾国尊皇子/皇子妃
正三品:建国尊皇子/皇子妃
从三品:安国尊皇子/皇子妃
正四品:宁国尊皇子/皇子妃

侧皇后的儿子:
从一品:摄政圣皇子/皇子妃
正二品:掺政圣皇子/皇子妃
从二品:扶政圣皇子/皇子妃
正三品:掌权圣皇子/皇子妃
从三品:掌国圣皇子/皇子妃
正四品:掌政圣皇子/皇子妃

三宫娘娘的儿子:
正二品:圣尊御皇子/皇子妃
从二品:尊贵御皇子/皇子妃
正三品:尊皇御皇子/皇子妃
从三品:固伦御皇子/皇子妃
正四品:和孝御皇子/皇子妃
从四品:和硕御皇子/皇子妃

其他妃子的儿子:
正五品:封号+{几}皇子/皇子妃

王爷等级:
皇一品(亲王):阆肆王爷/王妃【皇上的亲弟弟,皆是出自皇太后】【皇上最亲信的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才思敏捷,一表人才却被情受困】

正一品(亲王):镇国王爷/王妃【朝中大小事必过他手,不可缺少的人】【武艺双全,才智过人】【对皇上忠心耿耿】

从一品(亲王):定国王爷/王妃【不出战】【学富五车, 大公无私】【皇上最谈的来的一位亲王】

庶一品(亲王):政国王爷/王妃【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在政事上出谋划策】【与皇上走的最进的一位】

正二品(亲王):庸政王爷/王妃【谈吐不凡,谈笑风声】【辅助政国王爷】【政国王爷亲弟弟】

从二品(亲王):渊政王爷/王妃【战功无数,力排众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朝中拥有很大的人力,谋权篡位者必要他辅助】

庶二品(亲王):龚政王爷/王妃【出口成章,高谈阔论】【陪皇上作诗写字】【皇上极为欣赏的一位】

正三品:菱覮王/王妃

从三品:靖袁王/王妃

庶三品:恭婧王/王妃

正四品:霖鑋王

从四品:锦熙王

庶四品:墨膺王

大臣等级: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中国现还有皇室的人吗?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任,宣统帝溥仪之弟。现在世.。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现在世 。
  爱新觉罗·恒山
  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
  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
  爱新觉罗.毓宜  
  爱新觉罗.毓宜,又名金婉如。女,满族。1922年生,清庆亲王奕劻之曾孙女,载振之孙女,东北奉系将领张作相之五儿媳。幼年入家塾,曾从四叔溥铨八叔溥佐学习绘画书法、曾从张伯驹老先生学习作诗填词,拜樊筱舫先生学习书画,擅长画骏马、雄鹰、金鱼、松、竹、梅、兰,书法宗承赵孟頫。通晓京剧并能亲自演唱。现为天津市文史馆书画组成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为何日本天皇家族的香火能够一直延续至今?

在日本平民的思维中,天皇是神的化身,是整个民族精神上的归属,所以在平安时代以后,即使天皇失去了权利,但掌权的公卿摄关家、幕府武家都无法替代天皇精神领袖的地位,所以就必须得保留天皇家族。 况且在明治时代以前,每代天皇都有众多女眷,育有众多子女,使皇家香火不断。而且从史实得出天皇的子女还不是一般的多,以至于平安时代的皇室开支高的出奇,天皇不得不把自己的一些子女赐姓将为臣籍(臣籍的皇室子女不享受皇室的待遇,他们的身份相当于臣子),于是就有了源氏、平氏,后来建立幕府的足利氏、德川氏都是源氏的后裔,都是天皇的苗裔,武家皇家同属一门,所有后来的幕府将军更不会废掉皇室了。


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怎么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世界4大文明古国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不过关于四大文明古国,我们能找到最多历史实证的、并且也是唯一一个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却只有一个中国。什么古埃及,什么古巴比伦,什么古印度,前面都加了一个“古”字,原因就在于它们已经没了。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呢?曾经有个美国学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原因。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先来看看除了中国外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有什么特征。先说古埃及,因为这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暂时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相传古埃及远在公元前5500年左右就已经形成了文明,并且在公元前3100年就有了埃及第一王朝,这一比起来,确实是比中国古老的多了。不过,古老的埃及人似乎并不是很善于经营自己的文明,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到后来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吞并,古埃及经历了10个时期,共32个王朝,差不多不到100年一个王朝——这改朝换代也是挺快的。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彻底毁灭了埃及的法老文明,留下的只有静静的金字塔和木乃伊。现在公认的世界第二古老的文明古国则是两河流域,虽然他们远在公元前56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文明,但是他们在公元前2371年才建立了统一的政权——阿卡德帝国。也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打了2000多年,居然最后还打出一个统一的政权来,这也是一件奇特的事情,他们居然没有像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齐国、楚国这样的分裂意识?不管怎样,打了2000年后统一的古代两河流域国家还是建立了,虽然不到2000年他们又被新巴比伦给灭掉了。与古埃及一样,两河流域文明的灭亡则是被阿拉伯帝国所造成,想来阿拉伯帝国也是个厉害国家,居然灭亡了两个文明古国,也可以算得上是文明古国杀手了。现在的两河流域文明只留下了传说和奇谈,比如“空中花园”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然后,古印度也是一个传说中的文明古国,传说古印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形成了自己 的文明——这时候周武王刚刚建立了周朝。然后印度出现统一的国家——好像没有具体的事件,古印度一直处在分裂与被侵略的历史当中,他们不是被侵略,就是在准备被侵略的路上勇敢前行,所以他们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国家。印度这块土地上倒是建立了几个比较大的王国,比如孔雀王朝,不过它是雅利安人所建立的;然后还有贵霜帝国,这是从中国逃跑后的大月氏人建立的;还有莫卧儿帝国,这是从中国大战失败后跑到中亚的蒙古人建立的,因为在中亚混不下去了,所以就来印度建立了一个国家。至于说印度土著居民嘛,他们是低种姓,负责给这些异族交钱,并且供他们驱使。当然,这是实际上比较公认的世界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虽然有一些奇葩,但还是不得不说一声:世界文明真是无奇不有。那么,中国在历史上公认的历史有多少呢?参差不齐,现在在百度上写出来的是中国文明形成与公元前1300年前,大约是商朝盘庚迁殷的时候左右。至于说盘庚迁殷以前的历史呢?外国人不承认,所以不存在。说什么鸣条之战,说什么大禹诛杀相柳,说什么逐鹿之战,说什么阪泉之战,那些都是传说,是神话故事,只有像“空中花园”这样的事情才是历史,才是足以让人信任的事实。至于更早的什么钻木取火,什么伏羲画卦,这完全都是外国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了,所以当然也不可能是历史了。不过,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还是很感兴趣的。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的原因: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他认为秦朝实施的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制度,保证了中国的稳定;同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则促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和统一的意识。说到这里,我不禁觉得这个美国学者还是一个很严肃的学者,不过他有一个问题很严重:为什么说到这里就不继续往下了呢?他难道不想研究一下,秦始皇为什么会搞出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些措施来呢?难道是因为秦始皇突然脑子里哄得一下,就冒出来这么多的想法吗?又或者是秦始皇是个超级脑洞者,专门开这些脑洞?西方学者不论是在研究历史还是研究科学时,他们都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历史会是这样?为什么科学会是那样?历史是有规律的吗?还是历史是像苹果砸牛顿的脑袋那样,莫名其妙把秦始皇脑袋砸了一下,秦始皇就想到要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了?事实是,牛顿的脑壳那么耐砸,秦始皇可不会没事让苹果砸自己的脑壳。历史不是无根之水,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脑洞,而是有根有源的。就好比,为什么秦始皇他会搞出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些事情呢?并不是他个人的完全创举,他只是沿用了前朝的一贯思维罢了,比如“行同伦”这一点,其实就是对周朝礼制的模仿,周朝的礼制规定了人们该怎么吃、该怎么说、该怎么做,这才是行同伦的源头。那么周朝是这个源头的起点吗?也不是的,周朝不可能一下子就搞出来一整套礼乐制度,毕竟周公旦也不像牛顿那样随便都能把脑袋砸出来一个万有引力来。周朝也是对他的前朝的历史的继承,甚至是对当时的远古历史的模仿,比如对距离当时已经几千年的轩辕黄帝时期历史进行模仿。《管子》当中这样记载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什么叫礼乐制度?这才是更高级的礼乐制度,黄帝居然可以用音乐来核对天文历法,这不正是后来周王室干什么都要“奏乐”的文化源头吗?这不是周王朝喜欢拿音乐来教化人的理论源头吗?因为黄帝曾经就干过“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事情,所以周王朝就照着黄帝的步伐继续前进。至于黄帝的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更为久远的华胥氏之国了,也就是伏羲女娲他们那里。历史不是无根之水,它是有源头的,是可以顺藤摸瓜的,如果说某个文明古国的历史,顺着藤摸下去,后面居然断掉了,这根藤它居然是长在空气当中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明古国呢?为什么中国是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呢?因为中国一直有自己的根,自己的魂。

现在中国还有皇室血统吗?

没有,但是可能会有皇室后裔,就跟普通人一样,不会有像荷兰等得皇室特权
没有早在1911年就废除君主制了
中国清朝灭亡后,当时保留了清廷小朝廷,但只能在皇宫内。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中国的皇室就不能算存在了,因为不承认了。溥仪去世后没有后代,也没所谓的继承人。
皇室是根据皇帝的存在而后才有的,现在没有了皇帝,当然也就不存在皇室了。不然历史上的三皇五帝、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后代都属于皇室后代,特别是新觉罗的清朝离我们最近,只能说他们曾经是皇室的后裔,而不是皇室了。而刘备尽干已穷到织席编履的地步,但大汉还存在,他就是皇室,可称之皇叔。
别听楼上瞎说,新觉罗的后人时就已经上万了何况现在,只不过大多隐姓埋名了,改汗姓 金 了,溥仪亲生弟弟,溥仁还在世呢…


中国还有多少皇室后裔

先说清朝后裔(雍正一朝不少皇族惨遭屠杀流放)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肇",有的为"罗"金等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满族,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任,宣统帝溥仪之弟。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 爱新觉罗·启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明朝皇室后裔庞大的明朝皇族——凤阳朱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在第一场劫难中被农民军屠杀了。另一部分又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壮烈殉国了。除了这两部分外,在这场空前浩劫中侥幸逃生的皇族成员,又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生活。据历史记载,在明清鼎革之际,有一部分皇族成员,如皇太子朱慈烺、崇祯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代王朱传(火+齐),先被李自成农民军俘虏至北京。清抹攻陷北京后,这部分被俘皇族在兵荒马乱中失踪,生死不如,下落不明,一直成了历史疑案。为了躲避满清的迫害,一部分皇族成员,在国破家亡之后,纷纷隐姓埋名,或窜伏山林,或辗转流徙,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活。如出自宁藩的宗室八大山人,在明亡后,便自动放弃了朱姓,自号雪个,后来干脆出家当了和尚,只是把明朝灭亡的日期,偷偷地组成花押签在他的画里,以志不忘自己是大明子孙。

  周藩分支安昌郡王朱肃渣,在安昌沦陷后,逃往浙东,投奔鲁监国以海。舟山失败,他战死,其子安昌长子朱某年幼,被母妃携带逃出,后为躲避清廷迫害,来到杭州杭净寺,出家拜豁堂和尚为师,做了和尚,后来到松江一个荒野破庵中偷生。母妃临死时将王印交给儿子,庵中僧人走漏了消息,结果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同庵僧人受牵连而死者数百人。

  而在广东梅县地区也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北京沦陷后下落不明的太子朱慈烺,其实与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的嘉应人李七淳一起潜回了李的家乡梅县。后为躲避清廷,太子也削发为僧,取法号“(大下面加罗)和尚”。并在梅州阴那半山中人迹罕到之处,建了一座庙,名叫“紫殿”,又叫“圣寿寺”,后便老死在此深山中。死后,他被当地人尊为“太子菩萨”。
还有一部分明朝宗室成员,则被迫投降了清朝,接受满人的统治,以使家族免遭绝嗣断代之劫。前期投降清朝的有潞王朱常(氵+芳),其后裔不明。最后也是最大一批投降清朝的是逃到台湾的那一批。当年国姓爷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后,优礼宗室,所以1661——1663年间,有大批宗室成员渡海来到台湾。如1663年,辽藩长阳郡王之子宁靖王朱术桂保护鲁监国朱以海妃陈氏及遗腹子朱弘桓东渡至台湾。此间来台湾避难的还有泸溪郡王朱慈(火+著)、泸溪郡府将军朱慈某、奉新郡府将军朱慈(火+广)、奉南郡王朱和睦、益王朱怡镐、舒成郡王朱慈(火+喜)、乐安郡王朱义浚、巴东郡王朱尊(氵+柬)。这些宗室皇子王孙们受到郑氏父子礼遇,在台湾留居几十年。但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台湾,郑氏政权降清,逃到这里的明朝宗室大都被俘,被迫投降,接受满清统治。据说当年施琅来到台湾,立即收缴这些皇族宗室的谱牒和印信。清王朝至此一统全国,大局稳固,便假示宽仁,没有再杀害这批明朝宗室遗民,而是将他们强迫内迁大陆,安置于山东、河南等郡县。这部分宗室后裔因此能够传递下来。每当朝代鼎革时,新建的王朝总要铲除前朝皇族。但没有哪一个政权像满清王朝一样,因为自己是异族入侵,做贼心虚,对明朝宗室怕得要命,所以清初对明宗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这给凤阳朱氏带来了比明末农民起义更残酷、更可怕的灾难。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再到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世宗胤禛正式访查出明宗室后裔朱之琏,封为一等侯,入正白旗令世袭,以奉明孝陵的春秋祀事(这样,明皇族后裔又有一支加入满族)。至此,明宗室后裔才结束逃亡生活,恢复了普通平民的身份。

朱镕基 其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 元朝后裔元顺帝北逃后,一直流落北方大漠后来蒙古分裂又有一部分流落西亚、欧洲所以很难考证。其后人大都在今蒙古东欧、中亚地区吧宋朝后裔靖康之耻大量宋朝皇族宋徽宗、 钦宗父子以及徽宗皇帝的其他22个儿子还有皇室贵族 3800多人 被金兵俘虏到东北。1276年临安沦陷,宋朝灭亡元朝接收临安,宋朝皇室被俘北上。1279年,崖山大战,南宋残余力量被消灭;文天祥兵败被俘;陆秀夫、张世杰殉国;赵昺投海。赵宋最后直系血脉覆灭,而宋皇族 历经千年战乱只能认为大部分流落在东北、江南。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