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程度补语

“这个字写得好”中的“好”是情态补语还是可能补语? 是情态补语。读音:hǎo释义: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

“这个字写得好”中的“好”是情态补语还是可能补语?

是情态补语。读音:hǎo释义: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好。 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容易:好办。好使。好懂。组词:好看、刚好、只好、最好、和好、叫好、爱好、合好、更好、好玩造句:1.好了,没时间深究这个了。2.他的好心肠已经快没有了。3.好吧。我现在就去打电话。4.我们真好运气,天气变了。5.上校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6.他好歹总得去找个原因吧。7.哪个男孩是你最好的朋友?8.好,只有这些私人物品吗?9.如果是…的话打死我好了。10.我们最好要做到冷酷无情。11.乐团经理扣好了羔皮外套。

现代汉语补语 大一新生论文

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补语,有的直接加在中心语之后,有的要用“得”字;由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的补语都是和中心语直接组合的。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说明事物的状态等。下面以语义类别为纲谈补语的构成。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照〈亮〉、走〈近〉、抬〈高〉、睁〈大〉、晒〈干〉、安排〈好〉、弄〈明白〉、洗〈干净〉、说〈清楚〉(形容)
听〈懂〉、看〈穿〉、走〈散〉、写〈完〉、打〈死〉(动)
结果补语在结构上同中心语结合得很紧,其间不能加进别的成分,成为一个结合得像词一样的中补短语,以致动态助词“了、过”只能加在补语后面。从补语的语义指向看,却不都是指向它的中心语的,有的是指向主语或宾语。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他们学会了开车。(会了的是他们,指向主语)
他们说服了我们。(服了的是我们,指向宾语)
他们干完了活儿。(完了的是“干”这个动作,指向谓语中心)
这三句分别代表三种语义指向,这三种语义关系可以从下面三个变换形式看出来:
“他们学会了开车。”的变换式是:他们学开车。他们会了。(指向主语“他们”)
“他们说服了我们。”的变换式是:他们说我们。我们服了。(指向宾语我们)
“他们干完了活儿。”的变换式是:他们干活儿。干完了。(指向动作)
上述分析,只说明常见的情况,实际的句子还要复杂。有些句子的核心动词跟宾语不一定能联系上,例如“妞妞哭红了眼睛。”的“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与宾语“眼睛”有语义语法关系,而与主语有密切关系;结果补语“红”与主语“妞妞”不发生关系,而和宾语“眼睛”有密切语义关系。句子表达的意义是:“妞妞哭+眼睛红”,以至于不带上补语,动词就不能带宾语。例子还有很多:
奶奶挺直了腰板——奶奶挺+腰板直
小红快吃,别饿坏了身子。——第二分句意义为:不要“小红饿+身子坏”
2.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主要是形容词,也可能用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例如:
好得〈很〉、热得〈厉害〉、美〈极〉了、暖和〈多〉了、难看〈死〉了、坏〈透〉了、快〈一些〉、闹得〈慌〉
部分状态补语也有兼表程度的意义(有人把它归入状态补语):
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
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语义指向谓语中心。
3.状态补语
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江面照得〈通红〉、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尤其绿得〈可爱〉、他跑得〈满头大汗〉
鸟儿飞得〈很高〉、大家想得〈很透彻〉、我们走得〈累死了〉
状态补语的作用有两种:有的用作描写,用状态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这种补语的语义分别表示施事、受事、当事或动作的某种状态,如第一排。有的用作评价,只用性质形容词,如第二排。
有时候,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唠叨个没完没了、把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落得个人财两空”。用“个”字,中心语后面有可能加上“了”。
用“得”字的补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去,例如“把你乐得!、瞧你那衣服脏得!、看你骄傲得呀!”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有无需或无法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状态补语还有可能用名词性短语,例如“脏得一脸的灰、热得一脸的油”
4.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打〈开〉、飞〈出〉、走〈进去〉、跳〈下来〉、爬〈上去〉、拿〈出去〉、扔〈过来〉、送〈回去〉
包含复合趋向补语的补充词组,它们所带的宾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其一,表处所的宾语只能插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即“来”或“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
跑进教室来、走出学校去、飞回南方来、跳下楼去
其二,表示事物的宾语位置比较自由,例如:
递一只杯子过来 伸一只手出来
递过一只杯子来 伸出一只手来
递过来一只杯子 伸出来一只手
动态助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如:打〈开〉了抽屉、飞〈出〉了金凤凰。有时候“了”加在补语之前,这时句子不会出现宾语,例如:跳了〈下来〉、爬了〈上去〉、扔了〈过来〉。
有些句子,动词和宾语不能直接组合,趋向补语能起成句作用;在存现句里,这种情况较常见。如:树上飞〈来〉了两只小鸟。
此外,复合趋向动词“起来”“下去”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有时不表示行动之类的趋向,而分别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开始或继续发展,是引申义,例如:
唱〈起来〉、笑〈起来〉、胖〈起来〉、亮〈起来〉(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写〈下去〉、说〈下去〉、瘦〈下去〉、暗〈下去〉(动作或状态的继续发展)
这种用法的趋向动词已经虚化了。
5.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包括两种:一种是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敲了〈三下〉、去了〈五次〉、读上〈几遍〉
另一种是时量补语,用表时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例如:
住了〈两年〉、好了〈三天〉、躺了〈一阵子〉
或者表示动作实现以后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失踪了〈半个月〉、喝了〈四年〉了
本教科书把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合称数量补语,因外在形式都用数量短语充当。也有教科书把时量补语另立为一类或把它归到时间补语。
6.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终止地点。例如:
生〈于1959年〉、站〈在门口〉、走〈向森林〉
7.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是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补语,它只表可能性,多数是尚未实现的事情。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
可能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或表示动作结果能否实现。例如:
这东西吃〈得〉吃〈不得〉?
这个人你们惹〈不得〉。
这数啊,得细心算,大意〈不得〉。
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喝醉——喝得醉、喝不醉 听懂——听得懂、听不懂
打开——打得开、打不开 抬出来——抬得出来、抬不出来
还有一个中心语动词带两三层补语的,这种多层补语只有下面四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结果补语最靠近动词,处所补语或数量补语次之,趋向补语(来、去)总在最外一层,例如:
听懂一点(动词带结果补语再带数量补语)
病倒在工作岗位(动词带结果补语再带处所补语)
走到深山来(先带处所补语后带趋向补语)
草丛中跳出小松鼠来(先后带两层趋向补语)
滑倒在地上两次(带结果补语、处所补语,再带动量补语)
分析这种多层补语时,可先外后内或先远后近。和多层定语、状语的分析原则相同。


语文什么是补语,举几个例子,具体详细点。复制的不要。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好 低 高 紧 熟 快 早 干净 清楚
动词:写 改 听 学 拿 推 抹 看 走 听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 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 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 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 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 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 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 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 成立五年 走了一趟 看了两眼 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 钻到衣领里 写于20年代初期 始于上个世纪
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哭肿 踢坏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
说完 改成 听懂 学会 拿走 推倒 抹掉 打死 拉住 撞翻 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 压低标准 抬高价格 哭肿了眼睛 踢坏了足球 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 抹掉痕迹 推倒了围墙 写完了作文 拿走了工资 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例如:
走进 流进 取回 跑回 送来 拿来 交上 贴上 脱下 换下
走出去 跑进来 拿出来 蹲下来 爬起来 扔过去 缩回去 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③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不)完 听得(不)懂 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 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 吃得(吃不得) 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 去不得 大意不得 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 办得了(办不了) 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 说过三遍 来过三次 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 来了一个月 忧郁了半天 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
来得猛 变得殷红殷红 想得太简单 讲得眉飞色舞气得脸都发青
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状态短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含有无须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例如:
你急得 看你的头发乱得 你看她的脸红得
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
雨下个不停 说个没完 拼个高低 打了个稀巴烂 闹得个鸡犬不宁
⑥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
充当程度补语的词主要有两类:
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极”、“很”、“透”、“慌”、“死”、“坏”、“多”、“万分”。例如:
热得很 坏透了 憋得慌 讨厌死了 乐坏了 舒服多了 痛快极了
常用的还有“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
例如:
简单得不得了 疲乏得要命 喜欢得不行
Ⅱ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
例如:
少一些 快了一些 心安一点 稍慢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⑦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
例如:
发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写于20年代初期生于六十年代


补语有几种类型

现代汉语中的补语一共有7种类型,分别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例句: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哭肿 踢坏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2、趋向补语: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主要由表示程度的词来充当,如“很”、“极”、“一点”等等。例如:快一点,闷得很、像极了等等。3、可能补语:可能补语表示事情的可能性。主要由“不”和“得”来充当。例如:看得见,听不见,去不得等等。4、数量补语: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看了两眼 说过三遍 来过三次 打了一下5、状态补语: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来得猛 变得殷红殷红 想得太简单 讲得眉飞色舞气得脸都发青6、程度补语: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主要由表示程度的词来充当,如“很”、“极”、“一点”等等。7、时间、处所补语: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例如:发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写于20年代初期生于六十年代参考资料:区别:1、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例如:“说英语”中“英语”是述语动词“说”支配的对象,可以回答“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宾关系;“说清楚”中“清楚”用来补充说明述语动词“说”,可以回答“怎么样说”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补关系。2、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例如: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她兴奋得几乎晕了过去。3、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例如:说英语—→说不说英语说清楚—→*说不说清楚4、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例如: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他浪费了两个小时—→他把两个小时浪费了。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例如“看了两眼”、“读了三遍”;如果述语后出现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例如“买了三双”、“写了一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语

丙级 程度补语 A/V+坏 A/V+得+要命/要死 怎么做对外汉语教学 讲解此语法点。

如果外国学生向教师提出这样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样几点;
1。这是表示程度的一种情态补语。能够做情态补语的主要是副词和一些词语,“很”、“慌”、“多”、“不得了”、“了不得”、“要死”、“要命”、“不行”、“可以”。如:
(1)我每天忙得很。
(2)他急得不得了。
(3)坐这种车颠得慌。
(4)这孩子真把我气得要死。
2。这些作情态补语的词语,它的意义大都和它的基本意义有些距离,都表示“程度高”。
3。能带这种情态补语的词,只限于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很少带宾语,如果有宾语,要重复动词,如: “她爱女儿爱得不得了”。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多了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
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
(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
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
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 明年我还要来。
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
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
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
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 不但---而且--- | 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 不是---而是---
既然---就--- |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也---
连---都(也)--- | 凡是---都--- | 无论(不管)---都(也)----
与其---不如--- | 宁可---也不--- ……


丙级 程度补语 A/V+坏 A/V+得+要命/要死 怎么做对外汉语教学 讲解次语法点。

前几天发了一个贴子,简单谈了一下对这个问题的一点分析,现在再作一点详细分析,并顺便谈一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理此类语法,提供给这位老师,仅供参考。
“程度补语A/V+坏 A/V+得+要命/要死”这种汉语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笼统称之为汉语“情态补语”。我们对情态补语再作一些详细分析,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程度的情态补语。
充当这种补语的主要是副词“很”、“慌”、“要命”、“要死”、“了不得”、“不得了”、“可以”、“不
行”等。如:
(1)他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得很。
(2)这工作太累得慌。
(3)孩子病了,妈妈急得要命。
(4)这种病疼得要死。
(5)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高兴得不得了。
这种情态补语都是表达程度很高。

2.对动作进行描写的情态补语。
充当这种补语的一般是形容词,而且前面常加副词“很”。如:
(1)这种舞我以前跳得好,现在不行了。
(2)学生们每天起得很早。
(3)昨天晚上我睡得很香。

3.对施事者或受事者进行描写的情态补语。
(1)敌人气得大喊大叫。
(2)嗓子眼儿干得直冒烟。

4.主谓谓语句充当情态补语时,补语中的谓语是说明补语中的主语。如:
(1)一锤下去,打得火星四溅。
(2)狂风吹得我头晕眼花。

5.有的句子把“得”后面成分省略,前面常有“看”、“瞧”。如:
(1)看他累得。
(2)瞧你美得。

6.除了用“得”外,还可以用“个”、“得个”连接情态补语。如:
(1)昨天大家在山上玩了个痛快。
(2)房间里打了个稀里哗啦。
(3)他们把敌人打得个落花流水。

7.不用结构助词的情态补语。
这类补语主要有“坏”、“极”、“死”、“透”等。如:
(1)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可把爸爸、妈妈乐坏了。
(2)这首歌我喜欢极了。
(3)穿这种衣服,丑死了。
(4)我恨透了这种行为。

我把汉语理论语法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提纲挈领地介绍一下,要分析还有很多。汉语理论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要直接吸取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也有别于汉语理论语法,因为一个外国学生,他的学习目的如果将来是想当汉语老师,或要成为一个汉学家,这样的讲解是对的,而且还要讲得更深、更细。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目的是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获得,这样讲对他们就显得“山雾重重”了。因为这种理论语法是描写性语法,它的这种描写,对于我们头脑里有大量汉语句子的中国人来说,想一想,琢磨琢磨,可以理解。但对于这些初学汉语者来说,就太难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最大功能,是一个“拐棍儿”,拐棍儿是帮助不会走路的人学会走路,一旦会走路了,拐棍就扔掉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尽量发挥出这种功能。在我看来,教授汉语程度补语。讲清下面三个句式就够了:

(1)动词不带宾语的:S + V + de + adj.
(2) 动词带宾语的,要重复动词:S + V + O + V + de + adj.
(3) 宾语提前的:O + S + V + de + adj.

如果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解答,不必想一次讲解,把程度补语都讲清楚,这反倒使教师费时费力,恐怕收到的效果有限。说得对与不对,仅供参考。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