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中国怎么啦

1978年,中国有什么大事件? 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1月24日,苏联携带核能发电机的间谍卫星坠落于加拿大。 2月16日,中国和日本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同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1978年,中国有什么大事件?

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1月24日,苏联携带核能发电机的间谍卫星坠落于加拿大。
2月16日,中国和日本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同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BBS启用。
2月18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各项文件进行讨论,通过了准备提交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1976年至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10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4月28日,西班牙共产党正式与莫斯科断绝关系。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5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根据宪法规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约,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6月26日,中国第一座抗高烈度地震公路桥,河北滦河新桥竣工通车。
7月3日,巴西、秘鲁等8国代表正式签署《亚马逊合作条约》,组成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
7月13日,中国宣布停止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一切技术和经济援助。
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8月17日,三名美国人驾驶气球首次完成横渡大西洋的飞行。
10月22日,罗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正式被册封。
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陶铸举行追悼大会,为他们恢复了名誉,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2月28日,国务院通知,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知青返乡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安徽凤阳点燃“星星之火”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 并且启用了新的片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5、中美确认建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1978年

为什么中国股市暴跌???中国经济怎么了?

股市涨跌的内在原因你永远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记得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一般股市的涨跌是提前反应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也就是说,真正的涨跌只有到那个时候才会有答案,所有当天临时找答案的都是些事后诸葛亮,没有人会突然制造一天的大行情,又不是所有的股市参与者都是不懂市场的小散户,怎么可能一个小事件出来都导致全市场的人,包括大庄一起跟着杀跌。具体原因有:
1、IPO大提速等同于变相注册制,高估值创业板面临冲击;
2、市场对“互联网+”早已审美疲劳,新增资金不再进入创业板;
3、基金持续减仓TMT,创业板减持压力大增;
4、乐视网紧急停牌筹措资金,市场担忧乐视复牌补跌拖累创业板;
5、美联储12月大概率加息,对A股市场构成利空;
6、年底资金面紧张,央行持续净回笼。


今天下午美股大跌导致整个欧盟国家股票也跟着大跌,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昨日欧美股市大跌是因为德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最近欧美股市波动比较大,都是因为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好看造成的。其实这并不奇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衰退之中,2018年至今,中国的衰退加剧,靠货币宽松刺激经济的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中国的衰退,势必会影响到欧美主要国家,尤其像德国这样的出口大国。中国人已经没钱买德国货了,德国还能好得了么?另外,中美贸易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美国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样也好不了。这是欧美股市大跌的原因。至于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任何一个重要经济体的经济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连锁反应,会互相绞杀,而且是反复绞杀。这会让步履为艰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中国经济进一步衰退基本可以确定,至于何时能见底,还需观察。中国基本上到干什么都不赚钱的时候了,未来几年,企业会进一步倒闭,失业大军会不断增多,局势很严峻。希望您采纳。


中国经济怎么了

中国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谁在推高中国房价?股市还有希望么?看得见的税收与看不见的政府之间,改革何去何从?
徐瑾的经济时评,常常是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一个个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用平实的语言,厘清现实世界的纷繁,阐述立意独到的见解,论证经济改革的主张,徐瑾不简单。

——黄
益平(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这本经济评论集,像一面思考的多棱镜,折射出转型中国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现象。沉闷的经济话题和抽象的分析逻辑,借助笔者的细腻观察和流畅文笔,却变得质而有文。本书展现了一位专业编辑在经济研究与观察领域的特殊风格与视角,愿意理解中国经济的读者应能从中获得思想共鸣与认知启迪。

—— 卢锋(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期中,徐瑾以她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宽广而独到的视角,优美而深刻的文笔,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鞭辟入里,发人深思。未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这样率直、深刻、及时和到位的分析和财经评论。我郑重推荐这本书。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 薛兆丰(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徐瑾是我在FT中文网的同事,也是专栏作家。她写中国社会剧烈转型中的“经济人”和他们的行为。她的思辨,怀抱启蒙和人文情怀。她敏感她犀利。她知道,经济人,更是社会人。

她为读者写,更为自己追索中国经济和市场问题的答案。我推荐她这本新书。

——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I have enjoyed writing for your
column and wish you success in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邹至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一直关注和期待你:旁征博引的理性与逻辑,和用心良苦的向善与恒心,一定要我形容的话,就是FT“唧唧复唧唧”的“木兰”。
——网友newunique


2015年中国经济怎么样,看完这几张图就懂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的全年主要经济数据,经济同比增长6.9%,这是我国自1991年以来最低的经济增速。从历史经验看,高增长后经济增速下降是一个自然现象。对于后发追赶国家,经济增速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期后,随着后发优势逐渐减弱,经济增速都会趋缓。当人均GDP达到中高收入并接近高收入水平的时候,经济增速就会出现明显放缓。而且从多数国家来看,一旦进入减速期,经济增速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回落,通常增速会下降40%到50%,东亚的日本、韩国都是如此。我国当前正在经济增速换挡期,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累计降幅低于同期日、韩的降幅,2012年至2015年4年增速分别为7.7%、7.7%、7.3%和6.9%,年度降幅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大大减缓了经济增速换挡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大国经济而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每个百分点代表的增量和以往大大不同。2015年中国经济规模已达到10.8万亿美元,2015年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相当于10年前的2.6个百分点。

  看待中国经济减速,需要放到全球低增长、低通胀和高负债大背景下。当今的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做到独善其身。从与世界平均增速的关系看,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速的弹性并没有明显下降。自1991年以来,全球平均经济增速为3.6%,我国平均增速为全球经济增速的2.7倍。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1%,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持续下行,仍为世界平均增速的2.3倍。

  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在占全球GDP82%的前25位经济体中,我国经济增速仅略低于调整核算方法后的印度的增速。在我国经济减速的同时,我国经济总量、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占全球的份额都保持上升态势,表明我国总体竞争力没有下降。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随着美联储加息、大宗商品大幅走低和我国经济转型调整,2015年国内国际金融市场都出现了较大波动,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股市、汇市波动的考验,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总体态势。

  当下,国际上仍有对中国经济数据质疑的声音。一些人提出,中国经济增速存在虚高,实际增速仅有6%左右,甚至5%左右或更低。他们的依据大致为三类,一是根据中国能源消费与GDP的历史关系,二是根据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实物量(或综合指数)与GDP的关系,三是根据各种编制的经济同步指数与GDP的关系。这些数据校验的方法,在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校验的结果会大打折扣。

  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转折性变化,比如钢铁生产出现200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水泥产量出现199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发电量和用电量出现了1978年以来首次零增长;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服务业首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等,这些都是不同以往的重大结构变化。过去,我国经济增速与工业密切相关,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相关度很高,用工业产值或重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都能较好地预测GDP增速,但当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方法自然也需要调整。发达国家历史上有一个能源消费的“倒U”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单位GDP能耗会明显上升,当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则会下降。在倒U曲线左侧时用能源消费检验GDP增速会比较有效,而处于倒U曲线的顶部或右侧时,仍沿用过去的历史关系来检验则会失效。

  特别是,在我国工业领域存在严重过剩产能的背景下,钢铁、煤炭、建材、水泥、发电等都存在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的问题,如果仍沿用过去的方法,用这些基础工业的产品产量来检验我国经济增速,得出的结论会更悲观。例如我国41个工业产业整体利润为负增长,而亏损主要来自煤炭、黑色金属开采、油气、钢铁、有色、建材等六大行业,扣除这六个行业工业整体利润仍为正增长。如果再沿用钢铁、煤炭、水泥和发电量合成实物指数来检测GDP增速,得出的结论就会明显偏颇。正是由于忽视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目前部分研究给出了质疑中国数据的结论。如美国企业联合会用工业实物量,花旗银行以铁路货运量、发电量和银行信贷余额增速3项指标合成的指数和工业产值数量等来检验我国GDP增速,得出我国GDP增速仅5%左右的观点,都存在同样的逻辑和方法问题。

  由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任务艰巨,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取得实效,则“十三五”前期经济运行有望逐步趋稳。其实,增速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不是问题的核心,最重要的是看就业稳不稳定,收入增不增长,企业盈不盈利,国家是否有税收,环境是否能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过了追求数量的阶段,重在提高质量和效益。只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