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连舜宾

连舜宾的生平 北宋初期,连舜宾祖父连光裕调任应山(广水)县令。连舜宾因不求仕进,奉养父亲,调教儿子,周济乡邻,而受世人敬仰。宋庠、宋祁及欧阳修游学到应山。都与他家交往甚密。公元1030

连舜宾的生平

北宋初期,连舜宾祖父连光裕调任应山(广水)县令。连舜宾因不求仕进,奉养父亲,调教儿子,周济乡邻,而受世人敬仰。宋庠、宋祁及欧阳修游学到应山。都与他家交往甚密。公元1030年,连舜宾客死湖北云梦,应山百姓闻之,自发将其灵柩运回应山,葬于陈巷虎弼冲蔽山脚下。公元1048年,欧阳修仰其功德,为其撰写了墓表《连处士墓表》,盛赞其贤。其子连贤、连庠皆进士及第,都做县令一类的小官,因为官廉洁,人称兄为“连底清”,弟为“连底冻”,号“应山二连”,与“二宋”齐名乡内,后世谓“人才二宋”、“盛德二连”,并称“应山四贤”,县城南有四贤祠。他年少的时候应乡试举没有考中,于是便回家供养父母,再也不去考试了。他的家庭很富有,而且他的财产很多都用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别的时间他就用来专心教育他的儿子连庶和连庠。他常常对别人说:我不要财产,教育好我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财产。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都当了县令。两个儿子都很有名气,为官清廉,人民对他们俩都有很高的评价。

连舜宾的简介

连舜宾(公元?-1030年),字辅之。宋朝应山(湖北广水)人。北宋著名隐士。因不求仕进,奉养父亲,调教儿子,周济乡邻,而受世人敬仰。宋庠、宋祁及欧阳修游学到应山,都与他家交往甚密。公元1030年,连舜宾客死云梦,运回应山县城祭奉12年后,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十一月初四安葬于现广水市陈巷镇虎弼冲村。死后欧阳修作《连处士墓表》,盛赞其贤。其子连庶,连庠皆进士及第,都做县令一类的小官,因为官廉洁,人称兄为“连底清”,弟为“连底冻”,号“应山二连”,与“二宋”齐名乡内,后世谓“人才二宋”、“盛德二连 ”,并称“应山四贤”,县城南有四贤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是其第三十代孙。

2014年杭州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连处士墓表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必以处士为法 法:标准,规范
B.卒而反葬应山 反:反而,却
C.悉散以赒乡里 赒:周济
D.乃表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3分)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 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③因不复仕进
④出谷万斛以粜 ⑤厚遗以遣之 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
▲ ▲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4分)
▲ ▲
(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3分)
▲ ▲

参考答案:
5.(3分)B(反,通“返”,回到。)
6.(3分)C(①是说连处士的身份;③说明连处士不当官的原因;⑥主语是集市上的人,不是连处士。)
7.(3分)C(“告以处士”不是告诉处士,而是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
8.(1)(3分)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其……欤”“躬”“信”各1分)
(2)(4分)年成不好,(连处士)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
(“岁饥”“粜”“卒”各1分,语句通顺1分。“市谷之价”翻译成“购买谷子的价格”亦可)
(3)(3分)(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省”1分,补出“连处士”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
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后世的人。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


文言文连处士墓表翻译 全文

翻译: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 “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后世的人。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扩展资料:原文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一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斗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本文主要为欧阳修写一位应山处士一生经历的故事。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太学体”。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 此外,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馀”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欧阳修早年为了应试,对骈俪之文下过很深的功夫,同时也认真研读韩文,为日后的古文写作打好了基础。他在洛阳结识尹洙后,便有意识地向尹学习简洁谨严的古文手法,并以古文为主要的文体进行写作,但也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欧阳修对待写作的态度极为严肃,往往反复修改才定稿。深厚的学养和辛勤的实践使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蔑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论,对五代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以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非为文而文之作。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又如《泷冈阡表》,追忆父母的嘉言懿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这种效果决不是虚言所能达到的。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例如《释秘演诗集序》,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首先,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其名作如《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欧阳修的成功尝试,对文赋形式的确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次,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宋初的四六皆沿袭唐人旧制,西昆诸子更是严格遵守李商隐等人的“三十六体”。欧阳修虽也遵守旧制用四六体来写公牍文书,但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连氏家族的祖先是谁?

连氏家族的祖先是连称。连姓姓氏起源:1、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2、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3、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4、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5、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连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帅,是西周初期周公旦在镇压了纣子武庚禄父叛乱之后,为了控制远在各地的诸侯国,便将每十个边远诸侯国编为一个连,由周王室派遣或指定某诸侯国之君为首领,称连帅。6、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连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长,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小行政区域军事行政长官。7、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连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率,是汉朝时期对“太守”的别称。8、源于南匈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史称“胡夏“。9、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匈奴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中记载,连休:鲜卑族,后代居于山西上党南丰沟一带。10、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吉林通志》记载:赫哲族穆里雅连氏,出自古老的费雅喀奇勒尔族,世居黑龙江下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uliyalian Hala。清朝晚期以后,赫哲族、满族穆里雅连氏多冠汉姓为连氏、穆氏、李氏等。扩展资料: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201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54万,排名所有姓氏人口的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连氏约有六万多人,连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姓

连氏家谱是什么

编 号 谱 名 年号及版本 地 名 详 细
4622 上虞松夏连氏家乘 民国十二年(1923)理木堂木活字本三册 【浙江】
4623 蜀醒居谱稿 不详 【浙江上虞】
4624 连氏宗谱 不详 【浙江遂昌】
4625 连氏三修族谱 民国三十二年(1943)活字印本 【湖南汉寿】
9763 上虞松夏连氏家乘 (民国)连葆仁连树棻初编连声传连凤飞续修 【浙江】
9764 蜀醒居谱稿 不详 【浙江上虞】
9765 连氏宗谱 不详 【浙江遂昌】
9766 连氏三修族谱 民国三十二年(1943)活字印本 【湖南汉寿】
12681 连氏谱牒 民国二十六年石印本6册446页 ***
12682 连氏宗谱 民国三十年抄本1册61页 ***
14727 《连氏家谱》 清光绪初钞本,1册 [上虞]
14728 《独醒居谱稿》 民国钞本,1册。 [上虞]
14729 《连氏宗谱》 清嘉庆17年木活字本,3册。存卷1、3、5 [崇安]
14730 《连氏宗谱》 清光绪18年木活字本,4册。存卷1-4 [崇安]
14731 《龙州昆山正连氏家谱》 清木活字本,1册,存卷16 不详


连氏家族有什么实力?是哪个国家的?

1902年,连横25岁时到福州应试,与好友夜游马江,面对江水发出感叹:“马江呜咽水,何日挽东流?”由于他在试卷里说了一些激进的话,惹恼了主考官,考官在试卷上批了两个大字:“荒唐!”连横不幸落第后,归途中路到厦门,看到厦门的第一张报纸《鹭江报》在招聘主编,就去应聘,一下子就聘上了。《鹭江报》办了两年,1904年停刊。

1905年,连横在厦门筹办《福建日日新闻》,并加入同盟会,连横的言论与反清志士相近,由此结识后来成为国民党元老的张继。

不久《福建日日新闻》被清政府查封,连横自己两次险遭暗杀,被迫结束了在厦门的工作,返回台湾。

1908年连横开始写《台湾通史》,经过10年辛劳写成。连战后来到大陆,每到一个地方就赠送出祖父的《台湾通史》。

1931年,连横独子连震东(连战父亲)于日本东京学成返台,连横让连震东前往大陆。他写了一封信,让连震东带给张继,请张继对其子加以督导,连震东在张继介绍下加入国民党和中国国籍,随同张继到了西安,连家从此和国民党结缘。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