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哥本哈根会议

介绍一下哥本哈根会议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

介绍一下哥本哈根会议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 。

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

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结构和成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合作伙伴: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向穷困国家转让资金,支援它们减排。

宗旨及预期目标: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哥本哈根会议后得到什么成果?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两大重要成果,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了相关国际公约、议定书和路线图,明确了下一步继续谈判的方向;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哥本哈根会议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194个国家派代表参会,11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仅从这一点看,哥本哈根会议就是成功的。具体而言,我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了两方面的重要成果”。他说,会议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明确了下一步继续谈判的方向。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分别通过了两个工作组继续按巴厘路线图授权完成谈判的决定,明确了下一步谈判的原则和方向,维护了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谈判均取得了进展,特别是两个工作组主席分别提出了主席案文,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明确了双轨谈判架构,反映了谈判已经取得的进展,为最终按巴厘路线图达成成果奠定了基础。在谈到这次会议取得的另一大成果时,解振华说,这次会议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体现了各方的积极政治意愿。尽管哥本哈根协议没有在所有缔约方中达成一致,但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他说,国际社会下一步应尽快确定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第二承诺期的大幅量化减排指标,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与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的减排努力在幅度、性质和遵约机制上的可比性,尽快落实发达国家缔约方短期出资和长期资金承诺,建立有效的技术转让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增强磋商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性,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他重申: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哥本哈根会议成果的基础上,为在墨西哥会议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做出不懈努力。解振华: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许多关键问题谈判进展甚微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一些问题

1、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资金援助...(所有)。中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既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进程太多,建议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3、中国不多说,不知道只好算你没良心,小Z同学~

以下为各国态度

欧盟:“如果奥巴马总统飞越大西洋(600558,股吧)来到哥本哈根,却只是把美国之前宣布的减排目标重复一遍的话,那将会令人感到相当意外。”这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代表欧盟进行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在会议首日(12月7日)进行发言时的表态。

在会议东道国丹麦首相拉尔斯·L·拉斯穆森高调声称“达成协议完全可能”后,卡尔格伦的上述说法,立即将未来两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情形揭示了出来。

卡尔格伦还声称,欧盟已准备好将自身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但这将需要与会其他各方同样做出进一步努力。

德国:谋求发挥减排领军作用

要点:希望通过气候保护促其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除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德国还谋求在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军作用。

在国际减排方面,德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国应承担主要减排义务,但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国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希望通过倡导气候保护来促进其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总理默克尔11月3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消除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默克尔表示,希望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够为实现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这一目标达成共识。默克尔说:“我们需要一个新协议,全世界都注视着美国和欧洲。”她强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机会不容错过,克服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实现。默克尔敦促美国国会采取实际行动,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法案,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当时联邦议院决定,在1999年的基础上,到2005年,德国将来自工业、家庭和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25个百分点。在这一计划的约束下,2007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了21.3%。

2008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政府提出的《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40%。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对国家能源需求的贡献率,争取到2020年使德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从15%增至30%。德国还将斥巨资促进清洁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推广。

俄罗斯:有实力达减排40%目标

要点:提议建立多边或全球环境保护基金

日前,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气候变化问题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代表处全球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他表示,俄罗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俄政府并不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

科科林说,俄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相关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进而有助于降低俄罗斯的排放水平。但他认为,俄政府这些行动的动机更多是想要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科科林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6月份在八国集团峰会之前对俄罗斯应承担的国际减排义务作了阐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300亿吨;二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使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15%。科科林认为,这里需要加以修正,因为这一指标中没有考虑森林的因素,森林能吸收大约10%的温室气体,再加上俄经济增速超过排放增速,如2000年至2007年俄经济高速增长,而每年排放只增加1%-1.5%,俄罗斯实际能够达到40%的减排目标。由此可见,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当然这需要俄罗斯在节能、提高能效及植树造林方面付出努力。

科科林认为,俄罗斯可有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俄正在讨论中的方案是建立多边或全球性基金,类似于全球环境基金,将从事绿色技术转让、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防止热带雨林大规模商业砍伐等相关工作。这类基金不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下运行,因为会约束提供资金的国家数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公约,可以接受公约相关机构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

澳大利亚:积极推动减排立法

要点: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将气候变化问题列为优先施政目标。澳政府力促国内在12月联合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通过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变暖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澳大利亚周边岛屿的生存,但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踯躅不前。直至2007年12月3日,新任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是陆克文及其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他当时发表声明说,“这是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对于澳洲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克文政府积极推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被誉为“最为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之一”,目标是要到2020年,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5%。议案中还约束澳大利亚的近千家大型污染排放公司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些企业的排放量占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严重依赖煤炭发电,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从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6%。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到2020年,澳大利亚的碳污染程度将比2000年严重20%。

澳大利亚政府原定于明年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但该议案在提交国会后受阻,连连遇挫。目前,澳政府与反对党仍在协商之中,继续力促议案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得以通过。

巴西:“自愿做出”减排决定

要点:巴西还有巨大的减排潜能

本报巴西利亚电巴西政府11月13日宣布,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至38.9%。巴西将于12月向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交这一减排计划。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11月13日在圣保罗召集民事办公室、环境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减排目标问题达成一致。巴西民事办公室主任迪尔玛?罗塞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这一“自愿做出”的减排承诺能向全世界表明巴西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明确立场。

罗塞芙说,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实现减排38.9%的目标,其中农牧业减排6.1%,能源业减排7.7%,钢铁企业减排0.4%。有分析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巴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时将接近其1994年的排放水平,相当于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鲜明,总统卢拉多次要求发达国家充分意识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在减排问题上作出更强有力的承诺。

由巴西科技部组织编制的一份初步报告指出,巴西目前林场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与德国差不多。只要巴西在18%的林场中缩减毁林面积80%的目标,就相当于少排放1.21亿吨二氧化碳。巴西又是生物燃料研发大国,如果进一步推广生物燃料应用,每年还可以少排放500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如果政府部门资助农业领域退耕还林,将可以恢复1100万公顷用于放牧的草地。

巴西全国宽间研究所的气象问题专家卡洛斯?诺伯雷表示:“这还仅仅是初步估计,但是已经足以表明巴西具有巨大减排潜力。”

非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

要点:寻求650亿美元环境赔偿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非洲国家统一立场,寻求工业化国家交付650亿美元,作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遭受影响最大的受害国的赔偿。

今年8月,非洲国家接连召开10国部长级会议和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共同立场。9月,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召开首脑会议,进一步就气候变化问题协调立场。10月上旬,非洲国家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举行会议,确定了寻求工业化国家650亿美元环境赔偿的方案,并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20年以前,把排放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上降低至少40%。

非洲有53个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较大发言权。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9月初表示,非洲国家就是要利用“数量”优势,寻求有利的气候变化公约,否则将否决任何协议。他还透露,非洲将派出统一团队赴会,代表非洲各国和非盟进行谈判,决不允许再达成一个不利于非洲的协议。

非洲国家还准备同岛屿国家和其他一些穷国形成80国联盟,寻求到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同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这实际上是要求工业化国家达到至少45%的减排量。

今年早些时候,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指出,北半球的污染与该国80年代遭受的饥荒有很大关系,富国应给予赔偿。

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全球人道主义论坛”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全球最贫困的50个国家的总排放量不到1%,但它们却承受着90%以上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气候谈判仍持消极态度

要点:要对转让先进能源技术设置障碍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国会通过立法对美国的气候政策做出中长期规划,但是这一立法进程远落后于预期。当前,作为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表现消极,致使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前景不乐观。

美国在前总统布什时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美国一直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在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了比较积极的立场。在今年9月下旬对联大发表的首次讲话中,奥巴马承认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并认为气候变化只能靠人类自身去解决。奥巴马坦承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带头作用。美国将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提高能效以及减少排放等实现减排目标。

根据美国众议院6月底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气候法案),美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到2050年减少83%。法案还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美国国内形成碳交易市场。

在参议院民主党人9月底公布的气候法案中,以2005年为基础,将2020年和2050年的减排目标分别设定为20%和80%,将短期减排目标设定得更高。但分析人士认为,此法案过关的难度很大。

11月3日,美欧首脑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表明,美国希望实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的目标。

目前,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企业间的商业交易是技术转让的主要渠道。美国政府认为,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涉及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则,努力达到共赢。为此,美国政府对推进技术转让一直不太积极,有时甚至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清洁能源技术设置障碍。美国众议院6月份还通过一项决议,声称要制定政策防止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削弱美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

日本:减排目标引发国内争论

要点:担心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日本民主党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态度较为积极,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不久便提出了“减排25%”的目标。但此举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论,经济界对“减排25%”抵触情绪严重,这一目标能否细化落实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鸠山政府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帮助和技术转让则态度积极。

此前的自民党时代,福田内阁虽然提出了2050年比2005年减排60%至80%的长期目标,但未就2020年中期目标表态。麻生内阁迟至今年6月才表明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的中期目标。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这一减排目标过于消极。

鸠山当选日本首相后,于9月下旬宣布了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的中期目标,并在西方媒体中获得好评。

尽管鸠山在表态中为日本留下余地,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但是,这一目标仍在日本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日本经济界主要担心过高的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钢铁、电力、石油等方面。目前,日本经团联等经济组织以及部分大企业负责人纷纷公开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这一目标,不少企业负责人声称“减排25%”的目标将会进一步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根据麻生内阁时代的测算,即使8%的减排目标,也将使日本实际GDP年均下降0.6%,失业率增加0.2%个百分点,家庭年均负担增加7.7万日元;如果以25%为目标,日本失业率将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负担则会增加36万日元。在反对势力的要求下,鸠山内阁已于10月底决定重新测算25%的减排目标对家庭负担的影响。

咳咳,某Z你个懒鬼。。。百度上有为什么不自己找呢???


关于哥本哈根会议和低碳生活的问题。

哥本哈根是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主办城市。人们希望,各方在这次大会达成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安排,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转折点。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至少将举行3场峰会:一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二是全球大城市气候变化市长峰会。该峰会将把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上日程。三是儿童气候变化论坛,由哥本哈根市联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召集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参加论坛。 追问: 1 气候变暖 的原因? 2 气候变暖的现象?(多举几个例子) 3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 4在 哥本哈根 会议中,中国的态度是? 5 此会议的议定是? 6 什么是 低碳生活 ? (请按问题回答谢谢~) 回答: 一、 全球气候变暖 10原因 1.20世纪9 0年代 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1.人口剧增因素 2.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 2. 大气环境 污染因素 3.每10万年是全球冷暖交替周期 3.海洋生态 环境恶化 因素 4. 北极 海冰 区域大约每10年收缩9%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海平面上世纪平均上升了10到20厘米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6. 全球变暖 将导致极端天气情况更加频繁 6. 酸雨 危害因素 7.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百万种动植物走向灭绝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8.南北极首先遭殃 8. 水污染 因素 9.生物的生理时间提早了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10、 地球变暖 所带来的并非全是消极的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二、 气候变暖 的现象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 温室气体排放 过多造成。 2、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3、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 三、怎样应对气候变暖? 加快科技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科技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起码缓解全球变暖。 四、在 哥本哈根 会议中,中国的态度是? 中国的态度是更大利好。 五、此会议的议定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部长们还批准了中国 台北 入世 文件,这些文件在12月12日签字。 六、 什么是 低碳生活 ?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 低碳 ,特别是 二氧化碳 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 节气 ,从点滴做起。


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在什么时候?

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第一个国际妇女节2月28日在美国被定为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
191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上决定要确立一个妇女节日,作为对妇女运动所作出的杰出成就的褒奖。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妇女。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1977年12月的一项决议声明中确定下来的。该声明虽然强调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的具体日子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但联合国本身的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而且从1975年开始承认的。联合国的这一声明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承认,三八节由此也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


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与气候问题

欧盟:“如果奥巴马总统飞越大西洋(600558,股吧)来到哥本哈根,却只是把美国之前宣布的减排目标重复一遍的话,那将会令人感到相当意外。”这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代表欧盟进行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在会议首日(12月7日)进行发言时的表态。
在会议东道国丹麦首相拉尔斯·L·拉斯穆森高调声称“达成协议完全可能”后,卡尔格伦的上述说法,立即将未来两周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情形揭示了出来。
卡尔格伦还声称,欧盟已准备好将自身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但这将需要与会其他各方同样做出进一步努力。

德国:谋求发挥减排领军作用

要点:希望通过气候保护促其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除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德国还谋求在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军作用。

在国际减排方面,德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国应承担主要减排义务,但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国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希望通过倡导气候保护来促进其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技术外销。

德国总理默克尔11月3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消除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默克尔表示,希望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够为实现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这一目标达成共识。默克尔说:“我们需要一个新协议,全世界都注视着美国和欧洲。”她强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机会不容错过,克服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才能实现。默克尔敦促美国国会采取实际行动,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法案,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率先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计划。当时联邦议院决定,在1999年的基础上,到2005年,德国将来自工业、家庭和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25个百分点。在这一计划的约束下,2007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了21.3%。

2008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由政府提出的《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40%。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对国家能源需求的贡献率,争取到2020年使德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从15%增至30%。德国还将斥巨资促进清洁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推广。

俄罗斯:有实力达减排40%目标

要点:提议建立多边或全球环境保护基金

日前,记者采访了俄罗斯气候变化问题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代表处全球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科科林。他表示,俄罗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俄政府并不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

科科林说,俄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相关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进而有助于降低俄罗斯的排放水平。但他认为,俄政府这些行动的动机更多是想要摆脱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

科科林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6月份在八国集团峰会之前对俄罗斯应承担的国际减排义务作了阐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300亿吨;二是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使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15%。科科林认为,这里需要加以修正,因为这一指标中没有考虑森林的因素,森林能吸收大约10%的温室气体,再加上俄经济增速超过排放增速,如2000年至2007年俄经济高速增长,而每年排放只增加1%-1.5%,俄罗斯实际能够达到40%的减排目标。由此可见,俄罗斯完全有实力成为国际减排的领先国家,当然这需要俄罗斯在节能、提高能效及植树造林方面付出努力。

科科林认为,俄罗斯可有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俄正在讨论中的方案是建立多边或全球性基金,类似于全球环境基金,将从事绿色技术转让、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防止热带雨林大规模商业砍伐等相关工作。这类基金不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下运行,因为会约束提供资金的国家数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公约,可以接受公约相关机构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

澳大利亚:积极推动减排立法

要点: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将气候变化问题列为优先施政目标。澳政府力促国内在12月联合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通过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欲借气候变化事务在南太平洋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变暖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澳大利亚周边岛屿的生存,但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分歧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踯躅不前。直至2007年12月3日,新任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是陆克文及其政府当天宣誓就职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他当时发表声明说,“这是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对于澳洲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克文政府积极推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议案被誉为“最为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之一”,目标是要到2020年,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5%。议案中还约束澳大利亚的近千家大型污染排放公司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些企业的排放量占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严重依赖煤炭发电,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从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增加1.6%。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到2020年,澳大利亚的碳污染程度将比2000年严重20%。

澳大利亚政府原定于明年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但该议案在提交国会后受阻,连连遇挫。目前,澳政府与反对党仍在协商之中,继续力促议案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得以通过。

巴西:“自愿做出”减排决定

要点:巴西还有巨大的减排潜能

本报巴西利亚电巴西政府11月13日宣布,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至38.9%。巴西将于12月向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交这一减排计划。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11月13日在圣保罗召集民事办公室、环境部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减排目标问题达成一致。巴西民事办公室主任迪尔玛?罗塞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这一“自愿做出”的减排承诺能向全世界表明巴西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明确立场。

罗塞芙说,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实现减排38.9%的目标,其中农牧业减排6.1%,能源业减排7.7%,钢铁企业减排0.4%。有分析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巴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时将接近其1994年的排放水平,相当于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

作为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鲜明,总统卢拉多次要求发达国家充分意识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在减排问题上作出更强有力的承诺。

由巴西科技部组织编制的一份初步报告指出,巴西目前林场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与德国差不多。只要巴西在18%的林场中缩减毁林面积80%的目标,就相当于少排放1.21亿吨二氧化碳。巴西又是生物燃料研发大国,如果进一步推广生物燃料应用,每年还可以少排放5000万吨二氧化碳。此外,如果政府部门资助农业领域退耕还林,将可以恢复1100万公顷用于放牧的草地。

巴西全国宽间研究所的气象问题专家卡洛斯?诺伯雷表示:“这还仅仅是初步估计,但是已经足以表明巴西具有巨大减排潜力。”

非洲:要用一个声音说话

要点:寻求650亿美元环境赔偿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非洲国家统一立场,寻求工业化国家交付650亿美元,作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遭受影响最大的受害国的赔偿。

今年8月,非洲国家接连召开10国部长级会议和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共同立场。9月,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召开首脑会议,进一步就气候变化问题协调立场。10月上旬,非洲国家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举行会议,确定了寻求工业化国家650亿美元环境赔偿的方案,并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20年以前,把排放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上降低至少40%。

非洲有53个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较大发言权。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9月初表示,非洲国家就是要利用“数量”优势,寻求有利的气候变化公约,否则将否决任何协议。他还透露,非洲将派出统一团队赴会,代表非洲各国和非盟进行谈判,决不允许再达成一个不利于非洲的协议。

非洲国家还准备同岛屿国家和其他一些穷国形成80国联盟,寻求到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同工业化前相比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这实际上是要求工业化国家达到至少45%的减排量。

今年早些时候,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指出,北半球的污染与该国80年代遭受的饥荒有很大关系,富国应给予赔偿。

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全球人道主义论坛”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全球最贫困的50个国家的总排放量不到1%,但它们却承受着90%以上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美国:对气候谈判仍持消极态度

要点:要对转让先进能源技术设置障碍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国会通过立法对美国的气候政策做出中长期规划,但是这一立法进程远落后于预期。当前,作为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表现消极,致使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前景不乐观。

美国在前总统布什时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美国一直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在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了比较积极的立场。在今年9月下旬对联大发表的首次讲话中,奥巴马承认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并认为气候变化只能靠人类自身去解决。奥巴马坦承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带头作用。美国将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提高能效以及减少排放等实现减排目标。

根据美国众议院6月底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气候法案),美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到2050年减少83%。法案还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推动美国国内形成碳交易市场。

在参议院民主党人9月底公布的气候法案中,以2005年为基础,将2020年和2050年的减排目标分别设定为20%和80%,将短期减排目标设定得更高。但分析人士认为,此法案过关的难度很大。

11月3日,美欧首脑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表明,美国希望实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的目标。

目前,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企业间的商业交易是技术转让的主要渠道。美国政府认为,企业间的技术转让涉及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则,努力达到共赢。为此,美国政府对推进技术转让一直不太积极,有时甚至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清洁能源技术设置障碍。美国众议院6月份还通过一项决议,声称要制定政策防止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削弱美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

日本:减排目标引发国内争论

要点:担心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日本民主党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态度较为积极,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不久便提出了“减排25%”的目标。但此举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论,经济界对“减排25%”抵触情绪严重,这一目标能否细化落实仍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鸠山政府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帮助和技术转让则态度积极。

此前的自民党时代,福田内阁虽然提出了2050年比2005年减排60%至80%的长期目标,但未就2020年中期目标表态。麻生内阁迟至今年6月才表明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的中期目标。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这一减排目标过于消极。

鸠山当选日本首相后,于9月下旬宣布了2020年比1990年减排25%的中期目标,并在西方媒体中获得好评。

尽管鸠山在表态中为日本留下余地,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但是,这一目标仍在日本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日本经济界主要担心过高的减排目标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钢铁、电力、石油等方面。目前,日本经团联等经济组织以及部分大企业负责人纷纷公开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这一目标,不少企业负责人声称“减排25%”的目标将会进一步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和失业增加。根据麻生内阁时代的测算,即使8%的减排目标,也将使日本实际GDP年均下降0.6%,失业率增加0.2%个百分点,家庭年均负担增加7.7万日元;如果以25%为目标,日本失业率将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负担则会增加36万日元。在反对势力的要求下,鸠山内阁已于10月底决定重新测算25%的减排目标对家庭负担的影响。


只能说....失败了..

一句话,发达国家拿发展中国家当挡箭牌,以减排为借口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实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带来什么?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意义:
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
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标志概述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什么是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12月,在北纬56°的哥本哈根,举行了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次大会被人们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大会主要内容是关于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会上,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内容有哪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曾将此次哥本哈根大会分为三个阶段,主角分别是谈判代表、各国部长和政府领导人。现在,各国部长纷纷抵达。人们期待他们能在前一阶段展示期望和观点交锋的基础上商定各种实质性问题,以便各国政府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一锤定音。   期望目标一致较高  大会头两天,各方代表利用会议发言和新闻发布会阐述己方期望。绝大部分国家希望会议能达成一份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过,这不包括美国。  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说,这份协议应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保护森林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而且应“在会议结束当天就可以立即开展实施行动”。  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这个目标,并提出各自的期望细节。只有美国代表多次表示,要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法律条约”非常困难,会议结果更可能是“政治宣言”。美国退出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其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重申:“我们肯定不会重返《京都议定书》。”  争论也是“建设性”的  虽然各方都有达成协议的愿望,但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正如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所说,各方认真坐下来谈判,出现争论也是“建设性”的。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本次大会需要确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是多少。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测算,这一目标应是减排25%到40%,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美国和欧盟等目前承诺的减排目标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  另外,资金支持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欧盟11日宣布,将在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过,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还有距离。但这一积极行动还是受到欢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至少能看见天上有个馅饼,我们期待它尽早掉下来。  一些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观点也出现在大会上。如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大会的成果文件。她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生了4亿人,以此推算,每年减少约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必要算好这笔人口账。  “主席草案”启动核心讨论  12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赫泽高说,两个特设工作组的主席日前分别提出各自草案,标志着“大会真正开始了核心讨论”。  11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两位主席分别提交了自己的官方草案。其中,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7页草案当天就被媒体泄露,引发热烈讨论。12日,大会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两份草案的内容。  德布尔和赫泽高在12日晚联合举行了第一阶段“收官”新闻发布会,两人均表示“主席草案”收到的反响良好,为下一步谈判提供了讨论基础。当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对两份草案表示欢迎。  赫泽高说,虽然13日是星期天,没有正式会议,但已经有各国部长陆续抵达,部长们带来了良好的意愿,但需要将此转化为行动,这才能保证各国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签署一份有意义的协议。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