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六国论教案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是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国论》教案,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yin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 历史 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 历史 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 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古文《六国论》优质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六国论教案范文

  篇三: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以及诗人的创作情况。   2、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阅读诗中写景的诗句,学习借景烘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了解边塞诗 盛唐在当时十分强大,边塞诗十分流行。因为,唐朝当时和外族交往很多,战争也不少,有时是为了拓边,开拓疆土,有时是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这就提供了边塞诗写作的背景。同时,过去的诗人是很少亲自去边塞的,而盛唐的诗人有不少去过边塞,在边防部队里工作,所以他们对边塞生活和士兵感情有切身的体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之前以及之后,边塞诗都没有像盛唐时这样繁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产物。   2、 高适 见注释1 高适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安史之乱时,他追上正在逃到四川的玄宗,直言当时潼关战败的原因,也说明他对边塞战事、当时社会政治有自己很深刻的认识。 燕歌行,是一首古乐府诗题。主要是写征人远戍燕地与妻子互相思念的感情。   3、 写作背景 注释   2、3 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 结合注释1给出主旨,给出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壮   二、 诵读   1、 自己读 结合注释,初步了解全诗   2、 齐读(对朗读作强调--慷慨悲壮   ) 3、 再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明确:对比。 思考:本诗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明确:战事发展的顺序,据此将全诗分成四节。 事:战争:出师--战败--被围--结局 人:将帅 唐军 士卒 今将军 士卒 敌军 思妇 古将军 景:塞外肃杀阴惨的秋景--大漠 衰草 孤城 落日(边塞特点和阴惨景象) 三、 研读:(按战争发生的顺序分节研读,在各个层节中分析思想、艺术手法) 1、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 前两句,连用两个“汉”字呼应,使得结构和声调上都有了呼应。汉:中国民族是汉,且汉朝也是也是历史上很强大的朝代,所以中国常常自称为“汉”。“烟尘”:战争。边境上有了战争,晚上点烽火。而且,战争起来的时候车马奔驰,尘土飞扬,也是“烟尘”。   (2) 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3).“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横行:纵横驰骋。身为男儿,生下来就应该志在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开头四句把一个男子,唐军将士的精神面貌写出来,精神十足。 另:在歌颂和赞美之间,也暗示了诗的后半首所表达的那种讽刺意味。横行也有欺压良善和不守法的意思,后一句在赞美天子的恩宠,也暗示了这个人在得到天子恩宠之后可能会更加骄恣不法。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4)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把军队的声容之壮用声音传达出来。 各种不同旗帜接连不断 既有“摐金伐鼓”的声音,又有多姿多彩的旌旗,有声音有形象,你可以想象唐朝的大军在行进中的军容之盛。   (5)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6).“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2、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5)后四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在广阔无边的沙漠上,在寒冷凄清的晚秋时节,边塞的草也都枯萎衰落了,这是自然的背景。人呢,打了一天的仗,孤城上已经没有多少活着的士兵。“身当恩遇恒轻敌”和“天子非常赐颜色”相呼应,一个骄纵的将帅,又得到皇帝的恩宠,于是常常看轻敌人,他没有周密的计划,就随随便便把军队派出去打仗,,因此造成战争失败。   总结: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对比:将帅 帐下犹歌舞 恩遇轻敌 战士 军前半死生 力尽关山   烘托: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   3、被围--处于险境的士兵的心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思考:仅仅写了征人、思妇之间相互思念之情吗?为了加深主题的表达,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总结: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4、结局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 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这四句,与前两层内容照应:把士卒与将领对照,以见志向、品格之尊卑;把李广与当今诸将相比,以见才能、功德之高下。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三)主旨 本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此诗的主题是谴责边塞将领在朝廷的怂恿下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牺牲。清宋宗元《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   本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   (四)音韵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这首诗大部分是四句以换韵,一段段换韵,也一段段转换场面,转变景色,转变情绪。“汉家烟尘”四句押仄声韵,写男儿报国的气概;“摐金伐鼓下榆关”四句转平声韵,写战争已经兴起,军队已经出发。“山川萧条”四句换仄声韵,写前线将士的苦恼与不平。接下来换平声韵,激愤不平的感情又进了一步。征人思妇之苦六句用仄声韵。结尾两句用平声韵。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一】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颠覆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黑暗,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二】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着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着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三】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论证方法;2、本文的讽喻意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3、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或一、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六国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   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六国破灭的原因。)   三、设问,导读第一段。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请平时最不爱朗读的一位同学读第一段,全体同学听读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   (从道理分析的角度来加以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它们既是第一段的论据,又分别是第二三段的论点。)   (3)课文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   (因为在六国中,有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所以作者提出“弊在赂秦”这一观点后,必然有人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把它提出来加以分析,让人信服。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   (二)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   1、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弊在赂秦也”与同)   2、虚词。   A、“赂秦而力亏”的“而”,表结果。   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因为。   (三)指导背诵本段文字。   四、设问,导读第二段。   (一)设置问题,引导阅读讨论。   学生推荐平时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   (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   (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a、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尽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b、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弥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   (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在此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   (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   (二)语法学习。   1、通假字。   “暴秦之欲厌。”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字。   “其实百倍。”(古:其,它,指秦;实,实惠,这里用作动词,得到实惠。今:实际情况。)   “至于颠履。”(古:到……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3、文言虚词。   以--   “秦以攻取之外”。以,介词,用。   “以有尺寸之地。”以,副词,才。   “举以予人。”以,副词,将。   (三)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五、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赂”与“不赂”两种情况进行道理上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分论点,再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构思是十分缜密的。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段,知道了六国破灭的第一个原因,作者“赂秦而力亏”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那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下去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导语:《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 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六国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   分析——归纳——联想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师引导题解   教师朗读课文,并提示学生注意文字音义。   学生概括翻译课文   朗读全文,进一步感知整体内容   总结 :从我们以上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学习文章一定要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哪怕只是略知大意,对于理解和记诵都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帮助学生明确文章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论证的方法   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新演讲   今天的“5语伦比新演讲”该谁了?好,欢迎李君!   李君演讲略。   很好!同学们送给她的掌声说明李君的演讲成功了。其实,无论是说话,写文章,作演讲,要能打动人心,无外乎三样东西:理、情、才(板书)。尽量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才动人。作为文科生,希望我们能在这些方面多做学习和积累。    (一)知识回顾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学习重点是:借古讽今的写法;论证方法;认识作者的观点。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昨天的重点知识:   1.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古今异义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可谓智力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当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节词放到一起,恰好形成现代汉语中一个双音节词时,要注意识别。    (二)分析第一段    1.学生冯源领读第一段   2.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是总分关系。第一句话就提出了问正的中心论点,这种写法叫什么?(开门见山。)   (三)分析二三段   1.学生自由阅读二三段,找出与第一段的关系,并思考论证方法。   2.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应第一个分论点。用了对比的手法。拿什么和什么对比?   3.本段除了突出以对比论证为主,还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还有引用论证。   4.第三段:   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一段分析齐、燕、赵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灭亡的原因表面不同,实质相同。“五国既丧”和“智力孤危”对应了第二个分论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事例论证和假设论证。   说了他们的灭亡原因,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向使”“或未易量”说明不能轻易地判定谁胜谁负,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5.总结课文的论证方法(对比,引证,例证,假设)   (四)学生冯源领读四五段   1.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   第四段以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作结。第五段画龙点睛。强调以天下之大的北宋是全国性的政权,不应当对敌人采取妥协的政策。   2.介绍北宋时代背景   苏洵写秦与六国的“故事”并非是出于替古人担忧,他担忧的正是“当今”大宋朝。担忧大宋屈辱的外交,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苏洵的“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五)总结文章   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历史性)   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现实针对性)   才: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文学性)   古人写文章不仅强调言之有据,而且非常注意文学性,即力求语言生动、感情丰富、气势充沛。《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孔子也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古人写文章是很注重修辞的。我们学过的的许多课文都有这个特点,请你举例说说。   生1:《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也是“无韵之离骚”。“无韵之离骚”就是说它的文学性很强。   生2:《过秦论》语言精炼工整,很有气势。   师:所以,它被誉为“古今第一篇气盛之文”,可见其文学价值之高。还有呢?   生3:《阿房宫赋》词采华丽,用了大量的'想象、比喻、夸张、铺陈,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   师:对。所以它被称为“古来辞赋,此为第一”。   师:我们刚学过的《石钟山记》,如果把它当作一篇科学考察报告来看,它的价值大不大?   生:不大。因为它得出的结论,现在已经被推翻了。   师:而且苏轼的考察过程,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也业余得很。(生笑)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这篇文章成为千古名文,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齐):文学性。   师:那么《六国论》一文的文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齐读第二段,看作者如何将千头万绪的事实,浓缩在生动而简短的文字里。   学生大声朗读,但对于从哪里入手回答问题有畏难情绪。   师:文学性一般可以从语言中看出,比如作者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感情气势等方面,你觉得有哪些精彩之处?   生1:本段用词既简炼又生动。“暴霜露,斩荆棘” 的“暴”和“斩”就形象地写出了先辈创业的艰难。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