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自由与秩序

秩序内的自由 第1章 真实 1.1 孩子和树 童年在乡村度过的人在大概会有这样的经历:一群伙伴攀在某株巨树之上,享受某个愉快的下午,浓密的枝叶遮挡暑期热烈的阳光,夏风从树缝间徐徐吹来,年龄

秩序内的自由

第1章 真实

1.1 孩子和树

童年在乡村度过的人在大概会有这样的经历:一群伙伴攀在某株巨树之上,享受某个愉快的下午,浓密的枝叶遮挡暑期热烈的阳光,夏风从树缝间徐徐吹来,年龄最大的伙伴正在讲述他在外乡的有趣经历,其他人凝神细听,他们眼神清澈,脑中没有杂质,充满了好奇和对未来的想象。在这里,树暂时成为了孩子们的场所。我所思考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场所,它能承载人的行为,却不服务于人的行为。作为空间,它有如下品质:自由,包容,不浮夸,自成一体。

通过对两种未来的思考,我意识到,人们最终将失去“树”的这种空间,再现这种空间显得尤为必要。那么,就需要研究这种空间的性质。在我看来,这种空间有着自己的生成逻辑,不取悦于人,不是功能主义的,但是在尺度上,它却恰巧能够承载人的身体和行为,人可以攀附在它上面进行一些活动。

相比成人,孩子眼中的世界似乎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似乎能把每一个空间变为游戏的场所,他们总是充满好奇,不断探索,且永远快乐,不知疲倦。而在成人的眼中,这个世界则充满了条条框框。城市就是一个充满规则的地方。在成人看来,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相比自由,他们大都更在乎秩序性,因为没有秩序的世界会崩坏。孩子虽然自由,但是带着破坏性。成人虽然知道秩序的重要性,但失去了太多自由。我所思考的,是秩序之内的自由。也就是说,存在着这样一种秩序,它能在保证总体不崩坏的前提下给予个体最大的自由。因此我很快想到了盒子这种空间,它具有极高的纯粹性和多义性,盒子之内的空间可以营造,它当然可以又是我上面提到的那种秩序,如此往复。

1.2 真实

真实是所有思考的出发点。在真实的建筑里,物质得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特性得以展现。甚至可以说,真实的建筑具备自己的意志,他是有自己的灵魂的,它不取悦于人,有着自己的追求,它只是恰巧把人的活动承载起来,而不是一味只承装人的活动。建筑绝对不是实用的。

我们要真实的行立于天地间,而不是被虚妄、教条和蒙昧的观念控制思想,绑架灵魂,因此失去纯粹性和本初性。一座建筑,无论有意或无意地被人以什么样的哲学作为背景建造出来,它的底线也应该是真实。也就是说,它对宇宙、对人、对自然、对时间、对自身都应当的是真诚的,不应有自欺或粉饰。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自欺行为,它需要不断的批判、自我批判和保持敏感。有时候甚至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感到安逸和自在时,当一座建筑让人愉快满足时,那么往往意味着自欺行为已经开始了。令人愉快的建筑,大都只是制造出一种假象。建筑如果不能摆脱虚妄,那么人就无法真实的存在。一个建筑,如果无法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装饰和构件,摆脱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虚妄,那么它就是一堆虚幻,一堆无中生有的东西,它会使人陷入虚无,形如感官的麻醉。

建造的过程是对物质的呈现,它们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本应如此。建筑空间早已存在,它需要被发现,而不是被发明创造。建筑不能妥协于人的需求,不能成为人类纵欲享乐的媒介,它只是在言明自己,言明宇宙的规律,存在的本质,它的作用是使人同宇宙发生对话,从而诗意的栖居。人类被建筑拉回宇宙的坐标之中,而不是试图自己创造宇宙(关于人类自己创造宇宙的问题,将在“两个未来”那一节里讨论

建筑,是物质的诗化。

建筑,只需要言明自己,而不需要言说其它。

1.3 时间与记忆

时间的本质是事物的变化,而人的记忆将这些变化有先后顺序的串联起来。只有事物发生延续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没有超过人感知的能力,才会有情节,真实的情感才会产生,才会有故事,才会有生活,才会有存在。人的存在感依赖于记忆,没有记忆就无从思考,也就无从对过去发生怀恋,对未来发生想象,无从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事物。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本质上已如死去,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灵魂。

假若没有变化,那么一切都是静止的,时间将不存在,一切将不存在。

时间和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一个东西,是宇宙坐标系的不同坐标轴。一个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作为一点在这个坐标系中发生着移动,轨迹相连,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延续性”。然而在人类试图自己构筑的宇宙中(越来越发达的城市和虚拟网络),这种延续性消失了,这轨迹是碎裂的、跳跃的,这条轨迹看起来躁动不安,没有方向。

没有记忆,就没有时间维,人就无法从变化的事物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因此失去情感,没有了欢喜和悲哀,也就没有了爱和憎恨,因而失去灵魂。

建筑需要唤醒时间,唤醒人的记忆。

建筑是人同宇宙之间的媒介。

第2章 秩序内的自由

2.1 形式

万物都是形式,一朵花,一个树,一条河,一个石头,都是形式。建筑最终必然是形式的。

现在的许多实用主义作用下的建筑在形式上就像病态的、不完整的细胞,这是急功近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结果,我们企望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这在目前看来也并无过错。而我想说,一个健康的细胞,即是一座完美的工场,又是一个完美的形式。

建筑得寻找到一种纯粹的形式,而不是几种形状混杂的,模棱两可的,似是而非的糅合。

建筑可以是表现主义的,但不能浮夸。这种表现主义,就如同语气的加重,而不是虚言妄语。它不是修饰性的,也不是夸大的,而是物质本身的存在方式,一种形态。建筑可以做到形式的纯粹性和功能的复杂性的统一,从妹岛和世、石上纯也、藤本状介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建筑在形式上的单纯性,与其包容度并不是矛盾的。一个建筑可是即是纯粹的,又是复杂的。由简单的形式衍生出复杂的形体,遵循简单的构造逻辑而构造建筑。

但我所说的形式,并不是狭隘的平面构成或是空间构成,而是有物质自身生长出的形态,例如水的急湍,山的巍峨,云的飘渺,树的苍郁。每一种物质都有它潜在的力量,它能形成具有独特氛围的空间。我想,瓦尔斯浴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在思考这种形式同“雕塑感”的区别。当我们用“雕塑感”来形容一座建筑的时候,似乎已经在暗示那建筑的某种缺点,但我还不清楚这种缺点到底是什么。或许这种被“雕塑感”描述的建筑的形式,是一种被强加与建筑的形式,它本不是建筑的形式,却被加于建筑。建筑确实是形式的,但它的形式有自己的规律,建筑的形式不等于所有的形式。形式,并不意味着摆出一副高姿态来企图获得使用者的理解,而是引导使用者走入这个世界,并融入其中。

空间不是匀质的,在不同的坐标有着不同的意蕴、脉络、结构。建筑的成功,或许是极好将这个空间调谐,使它呈现,这是诗意的本质。如同海德格尔对诗意的论述。

建筑或许可以成为未完成的状态,即在形态上永远有生长的可能。自然物质在形态上大都是完美的,却同时有着生长的空间,既满足完整性,有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生长。

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作品总是令我联想到“浮夸”,它的形式似乎是主观的形式,而非客观存在。他只是把水泥当做了绘画的颜料,他只是在绘画,并不是在建筑。这种雕塑感极强的建筑,你或许会觉得印象很深,但却没有真正击中内心的东西,它们只是形式的迷醉,一种表面化的疯狂,它并不能加深你对宇宙的敬畏,而仅仅是“被震撼”。

形式,不等于符号化和雕塑感。建筑,应该抛弃隐喻。

所以,有这样一类建筑,它必然是形式主义的,它如同从宇宙中生成,几乎看不到人的意志,而是物质自身。

2.2 对话

建筑存在,人也存在。建筑同宇宙发生对话,人同建筑发生对话。只有在对话之中,人在能感受到存在。你得有对话的对象,它可能是一面墙,一个拐角。建筑构成一个具有差异性的语言系统,人从差异性中读取某种讯号,这种讯号是对话的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人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进入宁静的状态,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如同聆听轻音乐,它似乎包含了某种内容,它似乎包含了某种讯息,但感觉上却因人而异。

一个诗人,可以用文句同宇宙对话,一个数学家,可以用数字和逻辑同宇宙对话,一个音乐家,可以用音律同宇宙对话,他们都在谱写自己所感知的宇宙。

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法对话,因为语境不同;在完全虚无的环境中,无从对话,因为没有对话的对象。一个人被抛掷一个虚无的场地是可怕的,所有的感觉都被关闭,没有任何讯息进入脑部,只剩下梦境。人失去了思维的支点,失去思考的能力。

大自然可以作为对话的对象,然而城市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一切都是人造的。在城市中,人因此失去了参照系,只能通过一些虚幻的目的、感官的刺激、华丽的衣裳、浮夸的言论和行为来获得存在感。在城市中,建筑自怨自艾,病态扭曲,失去了美学上的传统意义。与此同时,人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由于脱离了自然的参照,它变得易变、脆弱、病态而不自觉。

在城市中,建筑缺少自然的参照,而月亮、阳光、风、水这些元素也被污染而不再纯粹,可以认为,在城市里只有人类自己的东西,建筑没有了对话的对象,只能自怨自艾。

在路易斯康、安藤忠雄的建筑中,你都能看到某种对话,而对方方式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建筑的地域性似乎可以在对话方式的不同中显现出来。

现代的许多建筑,切断了人与宇宙的联系,将人捆缚在人类自我的空间。人活在自己建构的时间和空间里,自己作为自己的参照系,这种“自旋”的结果,必然是存在感的匮乏和空虚。在城市中,我们为彼此制造消费品,建筑也成为一种消费品,我们服务彼此,互相满足对方的欲望,而缺失了同自然,同宇宙的对话。失去了这面镜子之后,人无法有效的关注自我,从而空虚、茫然、孤独、甚至有些狼狈。时间被碎片化,记忆也断裂,情感变得混乱,失去自我认知。

人只有在思想投射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存在。建筑必须被投射,建筑必须能够被投射。一个否认现代建筑的人,无法从现代建筑中获得投射,一个否认解构主义的人,无法从解构主义的建筑中获得投射。

第3章 现实的捆缚

3.1 现实

现代性似乎在否认人的体验性存在,把人变成事务的机器,否认过程,否认人对事物感觉。这种倾向表现在方方面面,无处不在。例如:时间由乡村间的光阴变幻变为电脑、手机屏上的数字,变成上课铃声和截止日期,时间成为抽象的点,丧失了具体的感觉。

现代生活的速度似乎已经超过了人感知事物的速度,许多事情来不及理解就得去接受,许多事情来不解问为什么就得去完成。我们甚至失去了思考的时间。世界这个整体似乎要成为一座工场,这座工厂并不是宇宙的逻辑,而是人类自己的逻辑。这座工场通过从第一宇宙中索取来满足人不断膨胀的欲望。世界之所以如此疯狂,是因为我们都在为彼此不断膨胀的欲望买单。

城市是一个剥离了人的正常情绪的地方,情绪的产生依赖于情节,当情节混乱甚至说消失了,人的情绪也就不再存在,矫情应运而生。之所以还会矫情,因而一部分人曾经体验过真实的情绪,他们渴望将他们制造出来。然而,情绪是不能被制造的,它只能被激发,制造出的不是情绪,而是矫情。城市是情感的荒漠,原始的、正常的、自然而然情绪没有了,而多了刻意寻找、无中生有的情绪。

所以城市中的美学,是人自己的美学,是人的自言自语,自恋产物,而不是宇宙的美学。它给人的美感转瞬即逝,甚至会滋生一些病态。人无法摆脱一个自然的身体,而身体不能离开自然,这个身体需要同自然和宇宙对话。

在城市中,建筑没有对话的对象,它只能自言自语,自我对话,好一点的,用符号对话,但都脱不了人的范畴。自我对话,有时候会发展到一种病态的程度。

直接的对话变得不可能,那么间接的对话呢?建筑是否可以同抽象的宇宙规则对话?

3.2 两个未来

一个未来是建造出一个完全的自己的宇宙而后栖息其中,另一个未来则是回归这个已有的、不知是谁创造的宇宙。我们现在显然介于二者之间。当然,现在这种状态的不断延续或许会是第三种未来,然而它是不稳定和难以定义的。

在那暧昧不清的第三种未来之中,两个宇宙的坐标系相互摩擦、冲突,人的存在被消磨、揉碎,人成为一种在精神上十分脆弱的动物,只能不断地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获得存在感。在每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城市里的今日,延续性变得十分脆弱,甚至可以说,它已经被打断了。城市的景象是碎片化的,城市中的生活也是碎片化的,从工作日到周末,生活情节的单调与重复令人生厌甚至烦躁,人们因此感到空虚、彷徨、孤独,用物质上的填充或者新鲜的刺激:包括美食、住宅、汽车、出门旅游来逃避这种空虚。人们感觉到时间越来越“快”,生活的实质内容在逐渐匮乏,似乎每一个建筑都在把人的行为变成一个个目的,生命的体验性在丧失。昨天和记忆只存在与博物馆里,只能借用物质的手段保留下来。

这种状态下建筑是已有宇宙中的碎片所拼凑的集合体,却服务于第二个宇宙,所以它也是暧昧的,它的语法含糊,充满矛盾。两个坐标系在其中发生冲突。而优秀的建筑意味着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冲突,另二者相容。然而它是不纯粹的,它只是世俗的建筑,因为它取悦于第二个宇宙。

两个宇宙的关系:第一个宇宙是第二个宇宙的基础;第二个宇宙不断从第一个宇宙中索取资源;第一个宇宙毁灭,第二个宇宙也将毁灭;

第4章 挣脱

4.1 建筑的意志

在对生命形式的思考中,我想到“房子也许可以是有生命的存在”,它可以是有灵魂的,它有自己的意志力。我想这个生命的定义,并不是传统的定义,而是另外一种定义。在这种定义下,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在四季轮回、时空的演变中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石头的内部存在某种力量,使它不会轻易被改变,因此在时空的演变中,你总会在它那里看到一种延续性的东西,那就是石头的意志力。石头不会思考,却有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宇宙规律的体现。那么一片墙怎样才能有生命?物质如何获得生命。我想,大概是让它们的潜能在形式和空间与时间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它应该高于功能上的意义。无需语言,而是直击心灵。在路易斯康的建筑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这种东西。如同聆听一首沉郁的交响音乐,形式直接打动内心,激发我们潜藏的情感。这些情感是高级的、升华的情感,是灵魂的共振。

4.2 超越感官

建筑是感官的超越,是身体的衍生。在这个层面上,它同服装、工具并无区别,只是尺度不同。人通过身体与外界发生联系,而建筑加深、诗化、拓展了这种联系,原本并不起眼的山头,通过恰当的空间组织作用,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与建筑相映成辉。

人在建筑中,不为达成某个目的,或者说,使某个预设的东西得以实现,而是作为一个体验者而存在,去自发的带有好奇心以及心怀感恩的去体验某种存在方式。

通过对时空的理解,我意识到人的存在的脆弱,人的存在依赖于一个稳定的、具有连续性的、宁静祥和的、诗意的空间,且这个空间必须从宇宙中诞生出来,有使它自成一体逻辑。这样的空间,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所有的存在着连为一体,使他们心灵相通,和谐共生。

艺术品借由某种媒介来表达内容,然而,建筑并非纯粹的媒介,它有着“自我”,它具有物质自身的意义,建构的意义,所以建筑不是艺术品,建筑就是建筑。而颜料便没有建构逻辑的存在,你可以将它任意涂抹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建筑不是主观的,它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去寻找,去建构。建筑不需要表达文化的含义。

而这种寻找,也不是刻意的寻找,而是顺其自然,按图索骥。

4.3 超越语言

语言有它的局限性,它的丰富性远比不上宇宙的丰富性,宇宙的形态往往超越语言描述的能力。建筑应该摆脱语言的束缚。为了便于管理,以及其他许多原因,我们用规范和其他的约定俗称把全世界的建筑都纳为一体,这是一种简单粗暴,又似乎是不得不为之的做法,为此我们丧失了许多可能性。即便是在学生阶段,我们也不得不用语言让自己的建筑被人理解,然而更完美的建筑应该超越语言。

建筑的语言,原本可以更加丰富,在“开”与“合”之间,在“聚”与“散”之间,在“围合”与“开敞”之间,在“大”与“小”之间,在“层”、“窗户”、“楼板”这些词语之间,存在了太多的可能性。然而我们的规范以及约定俗称的语言中,却依然在使用这些词语。或许,不能用语言来限定建筑。

“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持沉默”。

如果可以,让我们保持沉默,只用建筑说话。


自由与秩序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对自由与秩序的理解,我也对此深信不疑。

  我认为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或者说相对于种种的秩序来说是自由的;而卢梭认为,自由是绝对的,放弃自由就意味着放弃做人的权利,就不再有做人的权利,也不再有做人的义务。当然,卢梭的自由是在“枷锁”之中的。而秩序也在“枷锁”的范畴当中。

  有这样一个关于自由与秩序故事,一个风筝在高高的天上自由自在地飘着,脸上显现出的是轻松得意的神情。忽然,它低头一看: “哎呀,我再怎么自由、潇酒,也都被那根线牵制着的呢。还要受地上的那位小孩控制,这怎么行?对了,如果我不再受那小孩的控制又会如何呢?哈哈哈,这样的话,我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想到这儿,风筝趁着一阵大风,使劲挣脱了线失去了线牵引的它本以为会获得更大的自由,但没想到,竟摇摇晃晃地往下降,最后一头扎到了地上。细细的线看似给了风筝高高在上的自由,却一边限制了风筝想要的更大的自由。这矛盾看起来就像自由与秩序,感觉他们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又相互依存。

  对这个故事进行解读,我认为风筝在线的控制下得到的依然是自由,只是风筝认为线的存在限制了它,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无拘无束的程度,所以它才认为被小孩和线牵着不叫自由,最后它的结局是什么?一头栽倒在地上。最终它得到的不叫自由,而是假自由为名的放纵。所以自由与秩序相依相存,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没有了秩序的自由叫放纵,没有了自由的秩序叫控制。所以在秩序下的自由才叫自由。

  这时候我就要问个问题了:那到底什么样的秩序才是合理的秩序呢?秩序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枷锁”,分为外来的与自发的。

  但是目前我们面对的外来的“枷锁”有很多,他为我们划分了自由的底线。例如社会的阶级、贫富的差距、还有社会的生活组织方式,它们通过将一些人不必须的需求包装成人必须的需求,例如上学、高考,人即使不上学也有可能过的很好吧,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可现实是你不上学高考就考不好,考不好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你就很难找着好工作,这些我们都是无法决定的。

  而自发的“枷锁”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与对世界的感知 才能产生,它决定的是我们上限。我认为最好的自发“枷锁”那就是平时大家嘴里说的道德,它告诉你该做什么,但是不会告诉你该怎样做,他会警告你不要去做,但不会限制你任何的行为。我们需要去思考需要去揣摩,怎样产生合适的“枷锁”并且又该怎样去遵守,这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我们个人无法选择社会,但我们可以去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在外来的“枷锁”中创造出自己的“枷锁”来解释属于自己的自由。最终我们要学会的是带着脚镣跳舞,而不是随心所欲的麻木。

 




 


秩序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秩序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自由是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才可以存在的。如果没有秩序的约束,将无自由可言,比如你可以随意进入别人的家,拿别人的东西,如果那是你的自由,那别人也可以在你家自由。虽然这可能是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同样的,有秩序没有自由,也不可能存在,人是有自主意识的生物,他们不会甘愿于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之中,所以秩序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让人去改变,去活动,却享受自由。


如何理解个人自由与政治秩序的关系

一般来说这里的个人自由可能讲的更多是政治自由,因为是和政治秩序挂钩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政治自由都必须在合理的政治秩序容忍范围内活动,如果超出这个范围,自由就变成了放纵和肆意破坏,是对整个政治秩序中其他个体的不公平。当然,政治秩序也必须是合理的,如果过度牺牲或侵害了个体的权利,那么这种政治秩序也迟早也会瓦解。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标题里的这句名言来自于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是对秩序与自由价值位阶的经典概括,也是其在多部著作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很多人知道亨廷顿是因为《文明的冲突》这本书,但其实,亨廷顿的这本《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同样举世闻名。

如果我们现在翻看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旧照片或者旧影片时,我们往往都会惊叹当时的人们与现在全方位的差别,从穿着打扮到行走坐卧,从读书到说话,一切一切都完全不同。这种巨大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与亨廷顿书中所描写的“第三波”有关。

书中的“第三波”指的是从1974年到1990年间发生的民主化浪潮。在这段时期,大约有30个国家由非民主政体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

但是这种过渡并不顺利,许多国家在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后,又发生了反转,重新回到非民主政体。书中对这种回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民主化的进程往往都是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

在当时来讲,民主化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但操作起来很难的东西,尽管关于民主化的书籍汗牛充栋,但能够广泛流传的非常少。要么是理论太过深奥、要么是题材太过严肃,还有的结论似是而非,完全没有独立观点。

但这本书是个例外。这本书并非一本非常严肃的政治书籍,作者亨廷顿在书中并没有大量地阐述理论,而是延续了其惯用的比较分析方法,将30个国家民主化进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归纳整理其中的共同特点,最终提出让民主政权持久的措施,和对未来民主化走向的考量。

这本书如作者的其他书籍一样,由于话题敏感、角度刁钻,刚一面世就争议不断,不禁无缘各种奖项,还被列入了多个国家的禁书名单。但最终因为作者锐利的分析功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而名留青史,经久不衰。


关于遵守公共秩序的名言有哪些?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3.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4.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5.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6.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7.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8.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9.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10.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11.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1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名言有哪些

常用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列举几个如下:
常见的名人名言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北宋)欧阳修
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
4. 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中国)郭沫若
5.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沈从文
6.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