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汽车行业趋势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一大趋势就是智能汽车将持续处于一个热潮。以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差别为例,90后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超过了30%,00后则更加关注,它反映出中国消费者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一大趋势就是智能汽车将持续处于一个热潮。以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差别为例,90后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超过了30%,00后则更加关注,它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总体来说,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非常重要的占49%,而德国和美国大概都是16%。这也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之整个产业链的关联主体都在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自动驾驶汽车中,从目前消费者调研来讲,大家认为小米最有可能成功,认为小米能够以一个低的成本为消费者带来关于智能方面的享受。第二个趋势就是电动化的趋势比原来预想要快很多。2014年称之为“电动化元年”,之后几年电动化汽车快速发展。这一轮的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是在一个高位。更关键的是,这一轮变化最大特点是对私销售的快速拉动。第三个趋势是自主品牌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下一步,自主品牌要让消费者树立质量的信心,再加上电动化领先与智能化先行,自主品牌发展将比预想还要快。新能源电动车及充电桩的全面普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现在普及已经开始,据统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9万辆,到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0万辆,预估至2030年,新能源销量可达2500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支持加速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2012年国务院便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规定到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而《中国制造2025年》提出到2025年这个数字要降低至4.0升/百公里,同时在中国已有88个城市出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支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重点关注的趋势

第1个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快车道。众所周知,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是电动化,这已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在过去,许多国家对于这一点存在争议,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一直在不断增长,迈上新的台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第2个趋势,中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突破500万辆,预计在2025年达到700万辆,从100万到1,000万辆的突破,也只是在几年时间,而这个发展也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第3个趋势,是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的增长点。在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年轻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个爆发点将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发展。第4个趋势,中国电动车将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20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中,我们就能看出,所有车企都将处于同一起跑线,而车企之间的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在补贴退出之后,过去靠补贴增长,且缺乏竞争力的车企和品牌,在这阶段会面临极大的挑战第5个趋势,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正式合二为一。在过去10年时间,汽车改革的主题就是电动化,而下一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领域发展,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主流,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第6个趋势,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会出现协同发展。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实施,能源侧变革将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进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充电、光伏、储能、电动车的加入,这一理想将慢慢实现

汽车零部件的行业现状

中国汽车零部件仍处于进口依赖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化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进程当中,当前我国汽车核心零配件仍处于进口依赖的阶段。中国汽车零部件本土供给能力逐步增强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2021-2022年,我国多家上市大型汽车零配件相关厂商持续看好并深化布局汽车零配件市场,代表性企业包括均胜零配件、拓普集团、中国长城、安洁科技、奥特佳、华工科技、保隆科技、得润零配件、银轮股份、北斗星通、拓普集团等。中国汽车零部件需求有待恢复根据OICA统计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球和中国的汽车产量均呈波动态势,在2019年以前全球和中国汽车产量走势基本相同,但在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较大下滑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产量维持与2019年差距较小的水平。2021-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有所回升。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701.1万辆。由此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整车配套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再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维修市场需求来看,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10-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速均高于9%,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速。截至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存在较大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平衡分析结合上述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供给及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本土供给能力有所增强,需求也处于逐步恢复的状态。再从国际形势来看,2020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影响,出口停滞,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2021年汽车半导体短缺现象开始在更大范围蔓延,全球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汽车半导体供货不足的影响,部分车型出现生产延误、减产,甚至停产等问题。截至2021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车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汽车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急需增强。综上所述,我国中低端零部件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而高端零部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具体供需平衡分析如下: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政策历程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为主的阶段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我国全面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进行工业和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六五”开始,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对零部件企业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改造,同时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关键设备引进。到“十四五”期间,汽车零部件重点任务补短板、锻长板,打造安全可控产业链体系,加强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攻坚产业短板问题,抵御“卡脖子”风险。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特点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呈蓬勃发展态势。但在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汽车产量急剧下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收入下滑;得益于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国际国内双循环及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有效促动,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汽车销量影响相对较小且恢复迅速,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遭受冲击相对较小。危机中孕育着变革和机会,2020年行业淘汰、产业融合、整合加剧,头部企业逐步凸显,数字化在整个产业链加速渗透。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比较显着的四大特点。中国汽车零部件价格及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从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现状来看,汽车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非常依赖于海外进口,电子元器件领域涨价的幅度较为明显,由于核心生产商来自于日本和韩国,出口的难度和生产难度骤增,直接导致部件因此而大规模涨价。MCU价格上涨30%以上,而MLCC、电阻、硅片、面板和LED芯片等价格上涨1-2倍,目前海外的停滞极大的影响力国内市场的正常运转。汽车零部件价格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总体上看,短期内各类汽车零部件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再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表现来看,近年来受车市销量低迷影响,自2018年起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速放缓,2018年全年零部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现象。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经初步统计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3%。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规模有望突破4.8万亿元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期将结束,更加趋向于稳健发展。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行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前景及趋势

未来十年中动力电池价格将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同时锂电池的寿命和比能量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材料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未来十年中将会有高镍三元电池、富锂锰基电池、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出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达487家,其中具备资质的寥寥无几。而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中只有10%能够在未来五年内存活下来。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国际上,多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诸如英国、法国、荷兰等。看中国,发改委已经表示,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两极分化得益于我国环保事业的纵深挺进,并且开局就迎来了政策补贴,所以新能源车企发展事半功倍。如今,补贴退坡,准入门槛浮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多却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相关车企的质量和技术等系统“硬件”的新一轮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性能,造车技术,整车服务等领域都将成为各企业的争夺点。如此,新能源车企有没有创新力,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完整产业链就决定了市场份额争夺的最终结果。很显然,在市场加速优胜劣汰条件下,内部分化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一次大清洗。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联网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的高度,纷纷布置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智能化网络技术成熟、嵌入式传感器、雷达等新部件,更致力于为产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生产方面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新能源汽车逐渐抢占市场的新高度,也逐渐取代普通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你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了解了吗。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亲您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很好,具体如下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 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2. 中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基于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900-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以动力电池为例,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摘要】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提问】
亲您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很好,具体如下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 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2. 中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基于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900-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以动力电池为例,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回答】


世界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十大趋势是什么呢?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1、告别黄金时代,高增速及高利润率难再现过去三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使得各国厂商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远高于国际市场的利润率。现如今,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呈现低速增长,甚至在若干年份仍有可能出现负增长。2、大量品牌或将消亡,或将退出中国市场过去三十年的高速成长以及各方对新能源汽车的押注,中国市场如今积累了上百个汽车品牌,其中不少品牌的产销量远低于合理的规模水平,这是不健康且不可持续的。3、大部分中端国际品牌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若干领先的中国品牌车企已经在造型、综合性能、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加之其在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的提前布局,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们最终能够复制家电、手机、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成功模式,即进一步扩张市场份额,同时显著缩小以至追平中端国际品牌的溢价水平。4、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爆发式增长这一领域可能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由政府统一进行运营。麦肯锡的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将在2026年与人工驾驶汽车相当,这意味着一方面,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将迅速取代传统出租车车队,同时新增私家车数量也将大幅被压缩。注意:一、纯电动/插电混动毫无疑问,电气化是当下汽车技术发展的最大趋势,前几年纯电动汽车还离我们很远,现如今已经非常普及了。除了纯电动外,插电混动也是未来几年的主流,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曾预测:插电混动是汽车从燃油时代向电动时代过渡的最佳选择。有人说纯电动/插电混动只是为了车企迎合国内政策而推出的“骗补”产物,其实不然,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了,就在昨天丹麦还再次呼吁欧盟在2040年前全面禁止燃油车。二、越来越大的中控大屏关于大尺寸中控屏,有人说是特斯拉开了个坏头,但其实也有可能是个好头,就和当年苹果取消手机键盘,正面除了大屏只保留一颗home键一样。许多年前小编看过这样一篇新闻——手机屏幕尺寸首次超过了男人小JJ的平均长度,这样的话题在当年是很“耸人听闻”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不就是所谓的趋势吗?汽车的中控屏也一样,虽然现在许多人吐槽、许多人反感,但这就是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往更夸张的方向发展,从中控大屏到多屏联动,再到横向拉通的整块大屏,也许再过一些年你就买不到不带大屏的车了,而现在吐槽大屏的人,未来看起来就和当年那些坚称手机“盲打”更先进的人一样过时。

简述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10大趋势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1、告别黄金时代,高增速及高利润率难再现过去三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使得各国厂商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远高于国际市场的利润率。现如今,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呈现低速增长,甚至在若干年份仍有可能出现负增长。2、大量品牌或将消亡,或将退出中国市场过去三十年的高速成长以及各方对新能源汽车的押注,中国市场如今积累了上百个汽车品牌,其中不少品牌的产销量远低于合理的规模水平,这是不健康且不可持续的。3、大部分中端国际品牌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若干领先的中国品牌车企已经在造型、综合性能、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加之其在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的提前布局,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们最终能够复制家电、手机、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成功模式,即进一步扩张市场份额,同时显著缩小以至追平中端国际品牌的溢价水平。4、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爆发式增长这一领域可能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由政府统一进行运营。麦肯锡的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将在2026年与人工驾驶汽车相当,这意味着一方面,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将迅速取代传统出租车车队,同时新增私家车数量也将大幅被压缩。扩展资料:发展史1、汽油1885年是汽车发明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一年。当时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厂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车。他在1885年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装在汽车上,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的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2、电力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电动车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于1828年在实验室完成的电传装置。第一辆实际制造出来的电动车是由美国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这辆电动车所用的蓄电池比较简单,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国人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以替代当时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随后开发了Lohner-Porsche电动车,该车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由前轮内的轮毂电动机直接驱动,这也是第一部以保时捷命名的汽车。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该车以Toujours-Contente之名登场亮相,轰动一时。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辅助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大发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政府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我国汽车产业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品牌汽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工业正加速全球化进程,我国汽车工业也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005年我国汽车的整车出口首次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2007年汽车出口总额从20亿美元发展到超过300亿美元。汽车出口品种由单一的货车出口,发展为商用车全面出口,出口由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开始转向发达国家,由单一的产品出口向资本和技术出口转变——许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始到国外投资建厂。

中国地域广阔、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以高储蓄而闻名于世的中国消费者存在银行里的资金高达2万亿美元的综合优势,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向前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10年以上,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规模。特别是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国汽车工业正加速全球化进,相信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会越来越强大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1.总体市场:市场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出于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很少,市场的作用力很小。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型市场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型市场转型,市场的作用力将明显提升。2.市场结构:家庭主体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当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购车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高级别车型和低级别车型占比较大,适合主流家用的A级车占比很低。从新能源乘车市场销售结构看,2020年B级及以上车型销量份额为39.4%,A0级及以下车型销量份额为42.0%,A级车型销量份额仅18.6%,远低于燃油车市场60%左右的水平。3.产业格局:产业生态与格局进入加速重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全面角逐的时代,多元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公司加快进入我国的步伐,新一代电动化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凭借传统燃油车树立的品牌优势,跨国汽车公司对自主品牌的冲击将日益明显。4.产业融合:新能源汽车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态向智能座舱发展,基于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不断优化,车辆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加速普及,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率不断提升。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