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ecmo技术

ECMO有什么作用?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

ECMO有什么作用?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将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详细内容:主要方式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原理是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 的病例。可在支持下降低呼吸机参数至氧浓度《60%、气道压《40cmH2O,从而阻断为维持氧合而进行的伤害性治疗。需要强调V-V转流是只可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V-A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手术动静脉置管。V-A转流是可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连接方式。V-A转流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由于V-A转流ECMO管路是与心肺并联的管路,运转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流经肺的血量减少。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这也许就是ECMO技术早期对心脏支持效果不如肺支持效果的原因。当心脏完全停止跳动,V-A模式下心肺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如果超声诊断下心脏完全停止跳动>3小时则应立即开胸手术置管转换成A-A-A模式。两条插管分别从左、右心房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这样可防止心肺内血栓形成并防止肺水肿发生。ECMO方式的选择是要参照病因、病情,灵活选择。总体来说V-V转流方法为肺替代的方式,V-A转流方法为心肺联合替代的方式。心脏功能衰竭及心肺衰竭病例选V-A;肺功能衰竭选用V-V转流方法;长时间心跳停止选A-A-A模式。而在病情的变化过程中还可能不断更改转流方式。例如在心肺功能衰竭急救过程中选择了V-A转流方法,经过治疗心功能恢复而肺还需要时间恢复。为了肺功能的快速恢复,转为V-V模式。不合理的模式选择则可能促进原发症的进展,降低成功率;正确的模式选择可对原发症起积极作用,提高成功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ECMO

医学e cmo技术是什么?

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并设计为可移动,提高应急能力。


ecmo是什么意思?

相信不少人会在影视剧中看到,某主角医生吩咐使用ECMO治疗手段,究竟这个ECMO是一种怎样的医疗技术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ECMO(体外膜肺氧合)主要是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性的体外呼吸与循环,用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详细内容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等部分。 1953年Gibbon发明了人工心肺机,将体外循环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心脏手术并获得成功,使人工心肺机系统作长时间心肺辅助有了可能。1965~1975年抗凝控制技术完善,延长了心肺转流技术在临床中的持续使用时间。膜式氧合器以半透膜将患者血液和含氧气体分开,保护了红细胞、血小板,有利于ECMO较长时间安全运行。 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V-V转流),也可回输动脉(V-A转流)。

ECMO是什么意思?

01 体外膜肺氧合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膜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外膜肺氧合(英语: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缩写: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以在心肺手术时为患者进行体外的呼吸与循环,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脏移植等手术中。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之外,也能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也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ECMO 最早于1950年代由约翰·吉本发明,及克拉伦斯·沃尔顿·李拉海继续开发。由于初期纯粹机械式的体外支持系统并不成熟,李拉海采用了以活体人类为患者充当体外支持系统的大胆实验,并在1965年第一次使用于新生儿上,以验其效。 197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外科医生罗伯特·巴列特(Robert H.Bartlett)首次成功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治疗。 ECMO的主要构成 血液泵、氧合器、气体混合器、加热器、各种动静脉导管与监视器等部件所构成,其中血液泵和氧合器为叶克膜核心部件,血液泵扮演代替患者心脏,氧合器则扮演代替肺脏的功能。 ECMO的医疗用途 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发布了描述ECMO适应症和实践的指南。启动ECMO的标准因机构而异,但通常包括可能会逆转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急性严重心脏或肺功能衰竭。可能促使ECMO启动的临床情况包括: 1、低氧性呼吸衰竭,尽管优化了呼吸机设置,但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分数(PaO2 / FiO2)的比率仍小于100 mmHg,包括吸入氧分数(FiO2),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与呼气(I:E)比。 2、动脉pH<7.20的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4、心脏骤停。 5、心脏手术后无法退出体外循环。 6、作为心脏移植或放置心室辅助设备的桥梁。 7、架起肺移植的桥梁。 8、败血性休克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问题,但对ECMO的研究却越来越多 体温过低,核心温度在28至24°C之间且心脏不稳定,或者核心温度在24°C以下。 9、在患有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它似乎可以改善生存率和良好的预后。 10、早期的研究表明,使用ECMO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使用ECMO具有生存益处。 由ELSO维护的近51,000名已接受ECMO的人的注册表报告了以下结果:新生儿呼吸衰竭生存率为75%,小儿呼吸衰竭生存率为56%,成人呼吸衰竭生存率为55%。其他观察性和非对照性临床试验均报告存活率为50%至70%。 这些报告的生存率优于历史生存率。即使将ECMO用于死亡率各不相同的一系列疾病,但尽早发现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和增加生存结果至关重要。 在英国,静脉ECMO的部署集中在指定的ECMO中心,以潜在地改善护理并促进更好的结果。 ECMO的使用方式 ECMO仅应由在其启动,维护和停药方面受过训练和经验的临床医生执行。ECMO管理通常由注册护士,呼吸治疗师或灌注师进行。一旦确定将启动ECMO,将使用静脉内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从充氧器中凝结。在开始之前,静脉内推注肝素并测量以确保ACT在300-350秒之间。一旦ACT在此范围内,就可以启动ECMO,并在维持剂量后开始肝素滴注。 插管 套管可以通过Seldinger技术经皮放置,Seldinger技术是一种相对直接且常见的获取血管通道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流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小剪切应力,使用了可放置在血管中的最大插管。 心脏手术后并发症所需的ECMO可直接放置在心脏或大血管的适当腔室中。通过侧面开胸术进行中央插管可以使等待肺移植的患者保持镇静和非卧床。 滴定法 在插管并连接到ECMO回路后,可使用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身体检查来确定流经ECMO回路的适当血流量。通过ECMO回路维持终末器官灌注的目标与通过心脏的足够生理血流平衡,以防止淤滞和随后的血凝块形成。


ecmo是什么意思

ecmo的意思: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英语: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缩写: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以在心肺手术时为患者进行体外的呼吸与循环,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脏移植等手术中。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之外,也能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也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ECMO的主要构成:血液泵、氧合器、气体混合器、加热器、各种动静脉导管与监视器等部件所构成,其中血液泵和氧合器为叶克膜核心部件,血液泵扮演代替患者心脏,氧合器则扮演代替肺脏的功能。

ecmo是什么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953年Gibbon发明了人工心肺机,将体外循环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心脏手术并获得成功,使人工心肺机系统作长时间心肺辅助有了可能。1960~1970年膜式氧合器出现,1965~1975年抗凝控制技术完善,延长了心肺转流技术在临床中的持续使用时间。膜式氧合器以半透膜将患者血液和含氧气体分开,保护了红细胞、血小板,有利于ECMO较长时间安全运行。1971年Hill医生首次用ECMO救治1例24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多发性创伤导致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经过75小时ECMO救治,最终脱离危险。很多医院相继也开展了ECMO技术的临床应用,但由于成功率较低而告一段落。1975年Bartlett医生首次成功地用ECMO救治1例患持续性胎儿循环的新生儿。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2022年,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与精准医学研究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器,成功小批量试制样机,并顺利完成动物预实验。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西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1   近日,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研发成功并运用于临床。联合研发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祖贻表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这款国产ECMO设备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运用了磁导航、磁控技术等新技术。袁祖贻希望,国产ECMO在国内市场普及后,能将动辄十余万元的使用费用降低到三五万元,最终使用花销在进口设备的20%以下。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简介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发展历史   1953年Gibbon发明了人工心肺机,将体外循环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心脏手术并获得成功,使人工心肺机系统作长时间心肺辅助有了可能。   1960~1970年膜式氧合器出现,1965~1975年抗凝控制技术完善,延长了心肺转流技术在临床中的持续使用时间。膜式氧合器以半透膜将患者血液和含氧气体分开,保护了红细胞、血小板,有利于ECMO较长时间安全运行。   1971年Hill医生首次用ECMO救治1例24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多发性创伤导致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经过75小时ECMO救治,最终脱离危险。很多医院相继也开展了ECMO技术的临床应用,但由于成功率较低而告一段落。   1975年Bartlett医生首次成功地用ECMO救治1例患持续性胎儿循环的新生儿。   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   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基本结构   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等部分。   动力泵(人工心脏),提供动力驱动血液在管道中流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动力泵:滚压泵、离心泵。滚压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急救首选离心泵,优势是安装移动方便,易于管理,血液破坏小。   氧合器(人工肺),将输入的血液进行氧合,输出氧合后的动脉血。氧合器分为硅胶膜型与中空纤维型两种。硅胶膜型的生物相容性好,血浆渗漏少,血液成分破坏小,适合长时间使用。中空纤维型膜肺易排气,2-3日可见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相对大。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2   11月8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国产ECMO研发实现重大突破用于临床的重磅新闻,西安交通大学颜虹副校长,陕西省食药监局姚雄总监、张璇调研员,交大一附院吕毅院长、韩菊副书记、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院长、研发团队代表、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媒体通气会由韩菊副书记主持。心血管外科闫炀主任介绍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成功开展临床试验相关情况,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寄来贺词,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庄健教授、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王京玉教授介绍了设备研发过程,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教授进行点评发言,陕西省食药监局姚雄总监发言表示祝贺。吕毅院长表示国产ECMO研发成功是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征程中的标志性成果,凝聚了心血管团队二十年磨一剑的点滴心血,希望团队继续着眼高精尖医学科技,坚持融合发展、创新驱动,造福更多患者。颜虹副校长讲到,国产ECMO成功应用于临床是真正造福百姓健康的突破性成果,该产品国产化量产并得到推广后,势必会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为危重症心血管病患者保驾护航,希望心血管团队再接再厉,产出更多的原创性、引领性医学科技攻关成果。   11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此次国产ECMO成功应用于临床,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破解了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卡脖子”难题,堪称医疗健康领域的“大国重器”,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患者A先生经CTA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入院,在实施了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替换+象鼻子技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剧烈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经过机械通气治疗氧合仍无改善,经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患者行VV-ECMO(静脉到静脉)治疗,术后患者已清醒,血氧逐步改善,脱离呼吸机行清醒ECMO治疗,后经病情评估成功撤除ECMO辅助治疗。患者B先生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急性左心衰,入院后即进行气管插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二尖瓣成型术,由于心功能极差,术后停体外循环困难,经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了VA-ECMO(静脉到动脉)治疗,术后患者病情平稳,经病情评估成功撤除ECMO。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ECMO逐渐为公众所熟知,它是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与死神抗争的有力武器。然而,其核心关键技术却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是卫生健康领域名副其实的“卡脖子”问题,研发国产ECMO迫在眉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早研发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的单位之一。2017年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兴栋院士、王云兵主任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庄健教授团队及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前,研发团队已基本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并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在本项目研发中,团队充分分析比较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针对国内临床需求的国产化ECMO。研发中采用多目标优化和数值仿真方法获得离心泵流道最优设计方案,采用芯片化控制模式保证ECMO控制的精准性和长时间工作的安全性,采用仿生涂层新技术获得了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优异的长效循环抗凝血效果。   此次团队成功研发的首套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的国内售价,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也展现了医务工作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科技创新的医者初心。   ECMO研发成功国产首款3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中国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简称:ECMO),成功运用于临床。   进入临床代表我们现在这一套系统已经正式可以宣布研发成功,这个从初步我们现在用到的啊,几个病人,就是我们已经其实我们用了三个重症患者就非常非常重的重症患者,我们从这三个病人,从应用于临床到病人,三个病人都康复出院这个过程,我们已经非常有信心,我们这套系统已经完全成熟。   据了解,该研发团队充分分析比较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针对中国国内临床需求的国产化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并在部分技术领域进行了优化创新。   这是我们国内是首创的,或者是我们希望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一个国产ECMO系统,当(然)我们在这里面呢,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在里面,比如说我们的机械部分有磁导航的,磁控的技术等等,我们新的涂层技术膜肺的新的涂层技术等等,这是在我们在以往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做了一些改进。   在谈及研发过程时,袁祖贻表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其核心技术和材料作为关键领域,一直被“卡脖子”。而中国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已经有十余年时间,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内研发大环境的形成,医院通过“医工结合”的形式,最终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ECMO系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里面有非常多的技术,这个比如说光专利就有好多好多专利在里面,我们要一个一个攻克,可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的事,所以这个整个研发呢,是需要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有很多的人的这个参与,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这个我们的研发团队,这个和我们研发人员的这一个个突破一些瓶颈的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作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救命“武器”,由于核心关键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导致“开机”使用一次的费用高达十余万元,成为了许多患者和家庭的“重负”,而此次国产设备的“问世”,有望对其市场价格进一步调整。   这个(进口ECMO)设备昂贵,除了设备它耗材也昂贵,大概一个我们这个现在用一个病人,比如说大概用一个病人大概在十几万,当然用的时间长短,后续的这些这个费用维护啊等等,个人这个费用不完全一样,但是怎么也得十几万,未来呢我们现在因为还没有变成市场,其实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我希望病人呢在三五万之内能够解决,我希望呢,就是我们这套系统的这个最后老百姓所这个花销花费和进口的相比,我希望在五分之一的价格以下。   袁祖贻表示,相信此次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的成功研发只是一个案例,目前中国国内仍有许多“卡脖子”的高端医疗仪器需要研发,相信这些设备迟早会被“攻克”,走向市场,造福患者。   下一步我们希望呢把这样的一个研发成功的产品进行市场转化,我们希望变成产品,我们希望把这样的一个有用的这个好东西,这个进到这个几千家医院,能够让更多的全国更多的重症患者受惠,能够让更多的医院有这样的保命“神器”,当然我们也不单单是,就是在国内(销售),我们希望呢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呢,能够这个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一直被国外垄断,是我国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卡脖子”难题,下面是关于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1   近日,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研发成功并运用于临床。联合研发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祖贻表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长期依赖进口,这款国产ECMO设备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运用了磁导航、磁控技术等新技术。    基本原理   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V-V转流),也可回输动脉(V-A转流)。    V-V转流:   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的病例。V-V转流只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    V-A转流:   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V-A转流从静脉引出静脉血,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V-A转流是一种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连接方式,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V-A转流的体外循环管路与心肺并联,运转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并减少了流经肺的血液量,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另外,心脏完全停跳时,V-A模式下心脏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   ECMO方式应参照病因、病情,灵活选择。一般而言,V-V转流为肺替代方式,V-A转流为心肺联合替代方式。    体外膜肺氧合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   心跳骤停的患者   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   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   器官移植支持,等待供体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2   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一直被国外垄断,是我国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卡脖子”难题,如今国内首款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破解了堪称医疗健康领域的“大国重器”。1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国产ECMO研发实现重大突破用于临床”媒体会,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颜虹、陕西省食药监局总监姚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副书记韩菊、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庄健、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教授王京玉等到会发言。   ECMO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将首款国产ECMO系统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回顾国产ECMO研发之路离不开政府帮扶、团队合作、学研一体。2017年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兴栋院士、王云兵主任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庄健教授团队及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前,研发团队已基本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并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   此次团队成功研发的首套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的国内售价,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下一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将继续一系列心血管重症仪器方面的研究。   国产ecmo研发新进展3   11月8日,记者从西安交大一附院获悉,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简称ECMO),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   此次国产ECMO成功应用于临床,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破解了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卡脖子”难题,这一医疗健康领域的“大国重器”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ECMO是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与死神抗争的有力武器,但其核心关键技术却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研发国产ECMO迫在眉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同时也是国内最早研发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的单位之一。   此次团队成功研发的首套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的国内售价,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

中国哪里能做ECMO

中山市人民医院、安贞医院、阜外医院、朝阳医院、武大中南医院、江苏省人名医院等等。ECMO是什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即体外膜肺氧合,音译“叶克膜”,是体外生命支持(ECLS)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过体外的膜肺和血泵再输回体内,对急性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有效支持。 ECMO与呼吸衰竭ECMO进行呼吸支持时最常使用的模式是V-VECMO,相当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人工肺”。理论上,这一技术适用于所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一项荟萃分析关于H1N1流感应用ECMO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ECMO辅助下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可下降到27.54%。除了流感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重症肺炎、刺激性气体吸入所致急性呼吸窘迫、严重肺挫伤等都可以使用ECMO技术进行辅助。一些慢性终末期肺病的患者也可以借ECMO技术度过等待肺移植的艰难时期。应用ECMO对于临床医生也提出的很多新要求。一个中心的ECMO能否开展好,最关键的就是团队的水平。总之ECMO能否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心肺以外的脏器功能、免疫状况、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团队实力、合作及管理、经济状况等,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是致命的。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