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课文及教案 【 #二年级# 导语】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

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课文及教案

【 #二年级# 导语】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   三个妈妈拎(lin)着很重的一桶(tong)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ji)聪(cong)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s3ng)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te)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lin)着水桶(tong)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huang)荡(dang),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tong)了,腰也酸(suan)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lun)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dian)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或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   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相机板题)   2、按图叙述: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三个儿子》这个故事吗?(出示图片,教师或学生按图简要叙述故事)。启思:图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中看见一个儿子而不是三个儿子呢?(板题)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重点的词句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练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等。   4、游戏巩固识字。如:开火车认读、听读举卡片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重点字的识字方法。   5、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组织学生正音评价。   (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文识字活动,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教学把识字、朗读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益。)   讨论:   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   (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及时吸收学生读书情况的反馈。简单的字词或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答或教师适当点拨。)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拎、聪、甸、桶、停”五个单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突出难点字的书写。要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3、你们还记得文中的三个妈妈是如何夸奖她们的孩子的吗?你能试着复述下来吗?   (复习巩固,复述激趣,为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实现了与课文内容的自然衔接。)   读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找出相关语句认真朗读。   2、启发想像,指导感情朗读:想像妈妈在夸你进的情形和语气。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抓住关键内容,引导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组内赛读:比一比,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间读书评议。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吸取他人经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汇报读书。结合课件和插图引导学生对照着场景,汇报有感情朗读的练习成果。师生评议。   (形象画面,生动的情节,为学生充分展示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的平台。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展示了个性。)   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7---------11自然节。   思考:读了这几自然段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学生可能发现“水很重”和三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为什么写水非常重这段内容?看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你有什么体会?你想说些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书发现,进而深刻体会出文中蕴含的人文性思想。通过读书,体验,感悟,表达等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内心真实的想法。求真,求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讨论   1、结合最后的两个自然段,引发学生思考:老爷爷为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组织学生讨论,明确文章中心。   (引导学生从母亲和儿子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刻领会文章中心,全面升华文章主题。)   写字   出示“我会写”中的“胳膊、晃荡”两个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自主书写,同桌评议。   拓展   1、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另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你想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吗?”等   2、组内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相关资料。   3、课后自己的父母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

语文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关于三个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且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生字,师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开小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   4、你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5、质疑问难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三)品读感悟。   1、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成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①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习生字既、嗓))   ②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B、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C、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①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   ②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③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④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2、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至11自然段)。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①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②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③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写生词:晃荡胳膊)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①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②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③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   A、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   c、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d、读出好看的语气。   B、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b、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唱   c、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d、读出好听的声音。   C、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c、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d、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   (3)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   (4)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既然、嗓子、拎着、水桶、晃荡、走走停停、胳膊、沉甸甸。   2、选自己喜欢的段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4、延伸: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你认为是真的没有吗?   5、指导写字。   6、练习:   我们的教室既干净又_____________,小妹妹的皮肤既光滑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片”。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他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翻唱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提

《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设计理念: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设计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贯穿始终,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做到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感悟课文,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人说话时的语气。   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有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型练习说话。   情感品质目标:理解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的含义,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法、学法:   这节课,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有: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学法:朗读法、表演法。运用这些教法、学法,希望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理解文中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把孝敬父母的情感植根于学生心中。    课前准备:   三个儿子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   二、创设游戏情境,巩固生字。   1、师: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些字朋友,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这些字朋友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是扩词我最棒。首先看第一个字朋友。(课件)   2、学生读字组词。    三、创设质疑情境,感知课文。   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爱动脑筋。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想一想:听后你有什么疑问?    四、创设表演情境,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出示课件)   2、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师:读的怎么样了?各位“妈妈”们,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个妈妈的话。(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同学们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读出妈妈的心情了吗?(指名读)   (2)师:同学们,你们瞧,一个妈妈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请个同学读读。(指名读)(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好,大家来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边朗读边评价)   (3)男、女生分角色读。   (4)对比朗读第6自然段   师:这位妈妈是怎样说的,谁来读一读?(课件第三位妈妈的话)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师:谁来谦虚的读读?(指多名同学朗读)   3、读读演演,体会“孝敬”美德。   (1)过度: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们仨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师: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小声读9到11自然段,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划上“__”(指三名同学回答,相机板书。)   (2)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子。   (3)谈感受   (4)表演课本剧。   (5)总结:是啊,在老爷爷看来,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板书:孝敬父母,好儿子)   五、创设写话情境,升华主题。   师:真好,孩子们,老师今天也给你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回忆爸爸妈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在这颗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得几句心里话。   (老师发卡片,同学们自由书写。)   师:最后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每天都为他们做一件事。好吗?    板书设计:   23、三 个 儿 子   贴图 贴图 贴图 孝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敬   ? ? (好儿子) 父   母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就是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需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体验和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准人物说话时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认识“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胳膊”。   3、能准确地理解 “沉甸甸”等词语   4、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老师讲述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一边读一边划使学生熟悉课文,熟悉生字。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妈妈们的自豪,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给予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启蒙。养成拿笔读书,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规范生字书写。   2、通过代入角色朗读体会课文情感,感受妈妈的自豪。   3、理解妈妈的辛苦。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感受妈妈的夸奖   胡老师觉得同学们是既聪明又可爱,老师很喜欢你们。相信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能说说在平时妈妈是怎样夸你的吗?   (2人)   2、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孩子,有三个儿子和你们一样也是妈妈的骄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讲讲平时妈妈是怎样夸你的从而引入课文,简单明了,贴近学生,使学生很有亲切感,而且很感兴趣,马上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让学生很投入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讲故事,学生聆听:   看着屏幕,听老师读课文。   2、故事质疑:   听老师读完了,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   3、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到课文当中去找找答案,把生字学好,把课文读通顺。打开书本104页,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并多读几次。   4、认读生字:   ⑴ 带拼音读。   这课的生字你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生字)真的会读了吗?胡老师要考考你们,请同学拼读这些生字,如果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他读。   (师指生字学生个别拼读)   (提醒拎、晃,开火车读强调)   ⑵ 去拼音读:   那去了拼音你还会读吗?   (师出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5、认读词语:   胡老师把这些生字组了词,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全班读词语)   提醒:晃荡、沉甸甸。   6、读句解词:   把这六个生字放入句子当中,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三个句子)   (自由读)   把句子读给同桌听,你的同桌能把这三个句子都读通顺的请举手告诉胡老师,真不错,那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   ⑴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来既响亮又通顺地读第一句。   (单击课件,“好嗓子”变红)   我们班谁的嗓子是最好听的?   就请你来读读这个词,真好听,那请你再读这个句子,听,这就是好嗓子,我们一起读这句   ⑵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学生个别读。   “拎着”,换个词可以怎么说。   (课件该词下面加横线和括号)   (提着,拿着)   通过分别做动作来区分哪个词更准确。   (提着)   这个动作是用手来做的,所以有个提手旁那桶字呢?   (用木头做的)   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汇报)   ⑶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句老师想请一个小组来读──全班齐读。   (把生字和词语放入句子中,把句子读通顺,既复习巩固了之前认识的字词,又把课文中有难度的句子先读通顺了,为读通顺整篇课文打下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读句子的时候,还巧妙地理解了“好嗓子”和“拎着”这两个词语,随即书空了“拎”和“桶”,把几个教学内容很自然地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7、指导写字:   ⑴ 观察“膊”   (出词语“胳膊”)   胳膊这个词既要会读,还要会写,特别是“膊”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写“膊”,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⑵ 老师范写“膊”   ⑶ 学生汇报:   “膊”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不能漏了一点;左窄右宽。   (老师用红笔把相应的笔画描红)   ⑷ 请同学们打开书107页,拿出一支铅笔,摆好写字的姿势,对照着生字表里的生字,把“胳膊”这个词语写一个。   ⑸ 师生评价:   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写的字。   (投影一个同学写的字)   首先看有没有漏了点,接着看“膊”的横折是否写准了;然后看写得美不美,他写得既正确又工整,胡老师奖励他一面红旗。   (标红旗)   像胡老师一样,同桌评一评对方写的字,写得既对又好的就评红旗,如果写正确了,但还不够美观的,就给他奖一朵红花,希望下次继续努力,把字写得更好。   (要写的生字词语很自然地从句子中抽出,使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有如行云流水很自然。前面的“拎”和“桶”是书空,这里的“胳膊”则执笔书写,老师重点指导了“膊”的书写,整个写字环节的处理轻重分明,难点突出。在对学生写字的评价方面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老师作了示范评价后,让学生根据标准自己来评价同学写的字。)   8、同学们刚才学习得可好了,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课文,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1、2段老师和一位同学一起读;3、4、5 、6段分小组轮读;7、8段请好嗓子的同学接着读;剩下的课文,全班一起读。   听同学们的读书,胡老师知道,你们真的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然而,我们还要把课文读懂,刚才同学提出了个问题,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接下来,我们就要弄懂它。   三、 品读课文,感受妈妈们的夸赞   1、这故事发生在哪儿呢?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汇报:   (井边)   (老师贴水井)   有三个妈妈(贴图)去(打水)。   还有谁(老爷爷)(师贴图)。   2、妈妈们在井边(打水),一边打水,她们一边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她们是怎样说自己儿子的?请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妈妈,把妈妈们说的话读一遍。   3、交流:   ⑴ 第一个妈妈: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既聪明又有力气”)   一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板书:一个)   (指名读)   好:   从你的夸奖中,我知道了你的儿子真聪明啊,你能再读一次,让全班同学都听听你的儿子在哪些方面特别棒。   (该生再读)   你们听出他儿子哪方面特别棒吗?   (聪明、有力气)   是啊,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不好:   你听听老师是这样读的.。   (师范读)   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这两位妈妈是谁在骄傲地夸儿子?   你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读吗?   (该生再读)   这时,你是在夸你的儿子啦。   我们也一起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第二个妈妈: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多自豪的妈妈啊,你们真有个引以为荣的儿子,那又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儿子的?   (板书:又一个。)   (个别读3次,及时评价。)     (不是一般的好听,是非常好听,课文中用的词语是:好听极了。)   带着你的自豪、骄傲,男同学,夸夸你的儿子(男生读),女同学,也来自豪地赞一攒。   (女生读)   ⑶ 第三个妈妈:   当前两个妈妈在自豪地夸自己的儿子时,(板书:另一个)另一个妈妈却是怎样?   (什么也没说)   老师问: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啊?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没有什么特别的”)   学生读她说的话,这位妈妈说得真平静啊,她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吗?在稍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去见见这位儿子,看是否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   4、看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师指着板书,引领学生读)   一个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又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5、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这三个妈妈谈起自己的儿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在四人小组里由组长协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   6、全班分角色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品读感受三位妈妈对自己儿子的自豪,了解妈妈眼中三个儿子的特长,在读中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读出对妈妈心情的体会。老师的范读很有必要,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着学生读得更好。)   四、 亲身尝试,体验妈妈们的辛苦   1、说着说着,妈妈们已经打好了水,拎着水桶往家走了,老爷爷跟在后面慢慢走着。(课件出图)妈妈们拎着水走,是怎样的?   (学生看图说话,观察妈妈的动作)   2、从妈妈们擦汗、捶背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她们提的水──太重了(课件出第八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用“—”划出能感受到水很重的词语。   3、汇报:   (课件中相应的词语变红)   为什么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水很重?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说出理由:   可重了、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4、老师引读这段。   5、(课件出示比较句子)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一起来读读:   你从哪个句子更能感受到水很重?   学生品词,朗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这桶水的重。   6、对啊,这桶水多重啊,请同学们自己再轻声读这句,除了感受到水很重,你还感受到什么?   学生谈感受朗读(妈妈很辛苦)从那些词语感受到妈妈的辛苦?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可重了、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进一步谈感受)   7、请一位妈妈上来现场演绎一下拎水桶。   (学生上来拎水走几步)有什么感觉?(很重)如果让你把这桶沉甸甸的水拎回家,你会怎样?   (很累)   8、我们只是走几步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辛苦了,那三个妈妈要一直把水拎回家,她们会多累啊:   (看图)师引读:看,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9、是啊,这水太重,妈妈已经累得快拎不动了,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妈妈,这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有人来帮我)   10、是啊,如果这时有人来帮帮妈妈,那该多好啊!正在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是谁?(她们的儿子)她们的儿子一个是怎样做的?一个是怎样做的?另一个又是怎样做的?我们下节课继续来了解。   【教案赏析】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理解段落句子的含义呢?在本段的学习中,老师就由浅入深地二度品读,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本段的内在含义。第一次品读感受妈妈手里的水是多么的重,在此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品读,深挖文章的内涵,感受妈妈们的辛苦。再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会妈妈的劳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第二课时中理解老爷爷的话做好铺垫。“一个……一个……又一个……”,这是课文要求掌握的句式,虽然出现在第二课时中,但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已经把它渗透其中。在引出三个妈妈的话语板书“一个”、“又一个”、“另一个”;在回顾三个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时,用上了“一个……又一个……另一个……”的句式;在最后的结语中,老师也有意识地提出一个儿子是怎样做的?一个儿子是怎样做的?另一个儿子又是怎样做的?把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穿插渗透在全文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随时都在无意识地接触着,熟悉着,到正式提出这个重难点时,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掌握知识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10)、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拓展思维、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妈妈比儿子儿子对妈妈 只看见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⑴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⑵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⑶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⑷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过渡: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⑴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⑵指名表演读。 ⑶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3、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⑴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⑵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⑶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⑷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 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⑴教师示范读。 ⑵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指名回答。 (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5、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 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让同学们明白“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让学生从中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说话语气。 教学难点 :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感悟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 1、听写词语。 好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既然 2、指名学生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孩子们:你的妈妈夸奖过你吗?是怎么夸奖的?(指名说) 请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三个妈妈说的话? 1、交流三个妈妈的话语: (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同学们,通过妈妈说的话,你知道这两位妈妈的孩子是怎样的人呀?(第一个孩子聪明有力气;第二个孩子嗓子好谁都比不过。) (3)你如果就是文中的这两位妈妈,你应该如何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老师可引导:孩子真了不起。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提示两位妈妈手提水桶高抬头动作和骄傲的眼神。) (4)和你同桌一起相互交流、练习,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5)指名读 (6)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说(我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呀?难道这位妈妈不爱自己的儿子呢? (老师可引导:全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这位妈妈却爱得谦虚,爱的温柔。)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过渡: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1)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2)自由朗读:感受水很重。 (3)说说实际提水体会: 请一位同学提一桶水,老师现在如果想让你把水拎到楼花坛去浇花,你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谁来帮我) 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 4、读读说说(一个儿子翻着跟斗,另一个唱着歌) 5、孩子们,还有一个孩子,当他从自己妈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会怎么想?你还认为他没什么特别的吗?他有什么?(有孝心) 那么现在跟在后面的老爷爷会想什么?我们知道了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有孝心的儿子)这才是真正的儿子(擦去问号)你们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了吗? 你愿意做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自由畅谈就,各抒己见。)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孩子们当你们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们就在父母爱的阳光雨露中滋润成长,他们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想父母为你们做了些什么?此时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感情对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再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试着和小伙伴们一起演一演。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孝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难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预设过程】 一、回顾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怎样的三个儿子?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让我们再来骄傲地夸夸他们吧! (课件出示妈妈话) 3、请三个小朋友扮演三位妈妈,表情朗读。 二、朗读感悟 1、质疑启思: ⑴过渡: 这就是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板书:妈妈眼中) 可是,在老爷爷的眼中 (板书:老爷爷的眼中) 又是怎么样的呢? ⑵学生质疑: 导语: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 (板书问号) (第三个儿子) ⑶为什么你们认定他就是老爷爷眼中这唯一的一个儿子呢?哪告诉你的?读给大家听听。 2、自主发现,深入体会水的重和妈妈提水的辛苦: ⑴哦,这个儿子帮妈妈提的是一桶怎么样的水?(沉甸甸的水)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桶沉甸甸的水?找到划出来,仔仔细细读一读。 ⑵体会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①生自由读。 ②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水很重? (板书:“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 ④指名读,评议: (导语:是啊,多重的一桶水啊,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多累啊。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水桶的重和妈妈的累给读出来呢?) 师倾听学生朗读的亮点,师通过及时评价引领学生有情朗读。 ⑤想象性、移情性体验,感受母亲的辛劳。 A、师范读,生闭眼想象。 B、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引导:可以用你的语言,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 C、汇报交流。 ⑥老师啊,也想请你来读一读。我闭上眼睛来听一听,看我的眼前,能不能也出现像你们一样的画面。 (全体深情朗读) ⑦联系生活体会: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曾经拿过,搬过或者拎过很重的东西吗?请你回忆一下。此时,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3、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过渡: 这时,三个妈妈也多么希望有人能来帮帮她们呀!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读文说感受) ⑴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课件出示句子) ⑵朗读感悟。 ⑶你对三个儿子的表现是怎么看的? (同桌交流) ⑷全班交流。 三个儿子的行为对比: 一个儿子只顾自己翻跟头,一个儿子只顾着唱歌炫耀自己的才艺。独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 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对比: 这时候,他们的妈妈在干什么? 4、想象体会,进一步感受第三个儿子的精神品质: ⑴那么重的一桶水,大人都不太提得动,一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提着这么重的一桶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想象一下。 ⑵你认为这三个儿子当中谁最能体会妈妈此时的需要呢?为什么? ⑶揭示中心: 难怪老爷爷会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原来老爷爷看到的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儿子。 (板书:孝敬父母) 三、明意练笔,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 1、提出建议: 此时此刻,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三个儿子、对三个妈妈、对老爷爷、对同学、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对自己说的,请你选择一条,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能干的小朋友可以写得更多。 (课件出示:我想说……) 2、师巡视指导。 3、交流反馈。 四、小结,升华情感 小朋友,一直以来,我们都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爱,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信小朋友也一定会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吗?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妈妈眼中老爷爷眼中我的眼中 ↓↓↓ ①既聪明又有力气 只有一个儿子 ②唱歌好听 ③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就是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需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体验和讨论。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准人物说话时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认识“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胳膊”。   3、能准确地理解 “沉甸甸”等词语   4、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老师讲述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一边读一边划使学生熟悉课文,熟悉生字。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妈妈们的自豪,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给予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启蒙。养成拿笔读书,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规范生字书写。   2、通过代入角色朗读体会课文情感,感受妈妈的自豪。   3、理解妈妈的辛苦。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感受妈妈的夸奖   胡老师觉得同学们是既聪明又可爱,老师很喜欢你们。相信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能说说在平时妈妈是怎样夸你的吗?   2、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孩子,有三个儿子和你们一样也是妈妈的骄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吗?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讲讲平时妈妈是怎样夸你的从而引入课文,简单明了,贴近学生,使学生很有亲切感,而且很感兴趣,马上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让学生很投入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讲故事,学生聆听:   看着屏幕,听老师读课文。   2、故事质疑:   听老师读完了,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   3、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到课文当中去找找答案,把生字学好,把课文读通顺。打开书本104页,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并多读几次。   4、认读生字:   ⑴ 带拼音读。   这课的生字你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生字)真的会读了吗?胡老师要考考你们,请同学拼读这些生字,如果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他读。   (师指生字学生个别拼读)   (提醒拎、晃,开火车读强调)   ⑵ 去拼音读:   那去了拼音你还会读吗?   (师出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5、认读词语:   胡老师把这些生字组了词,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全班读词语)   提醒:晃荡、沉甸甸。   6、读句解词:   把这六个生字放入句子当中,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三个句子)   (自由读)   把句子读给同桌听,你的同桌能把这三个句子都读通顺的请举手告诉胡老师,真不错,那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   ⑴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来既响亮又通顺地读第一句。   (单击课件,“好嗓子”变红)   我们班谁的嗓子是最好听的?   就请你来读读这个词,真好听,那请你再读这个句子,听,这就是好嗓子,我们一起读这句   ⑵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学生个别读。   “拎着”,换个词可以怎么说。   (课件该词下面加横线和括号)   (提着,拿着)   通过分别做动作来区分哪个词更准确。   (提着)   这个动作是用手来做的,所以有个提手旁那桶字呢?   (用木头做的)   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汇报)   ⑶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句老师想请一个小组来读──全班齐读。   (把生字和词语放入句子中,把句子读通顺,既复习巩固了之前认识的字词,又把课文中有难度的句子先读通顺了,为读通顺整篇课文打下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读句子的时候,还巧妙地理解了“好嗓子”和“拎着”这两个词语,随即书空了“拎”和“桶”,把几个教学内容很自然地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7、指导写字:   ⑴ 观察“膊”   (出词语“胳膊”)   胳膊这个词既要会读,还要会写,特别是“膊”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写“膊”,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⑵ 老师范写“膊”   ⑶ 学生汇报:   “膊”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不能漏了一点;左窄右宽。   (老师用红笔把相应的笔画描红)   ⑷ 请同学们打开书107页,拿出一支铅笔,摆好写字的姿势,对照着生字表里的生字,把“胳膊”这个词语写一个。   ⑸ 师生评价:   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写的.字。   (投影一个同学写的字)   首先看有没有漏了点,接着看“膊”的横折是否写准了;然后看写得美不美,他写得既正确又工整,胡老师奖励他一面红旗。   (标红旗)   像胡老师一样,同桌评一评对方写的字,写得既对又好的就评红旗,如果写正确了,但还不够美观的,就给他奖一朵红花,希望下次继续努力,把字写得更好。   (要写的生字词语很自然地从句子中抽出,使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有如行云流水很自然。前面的“拎”和“桶”是书空,这里的“胳膊”则执笔书写,老师重点指导了“膊”的书写,整个写字环节的处理轻重分明,难点突出。在对学生写字的评价方面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老师作了示范评价后,让学生根据标准自己来评价同学写的字。)   8、同学们刚才学习得可好了,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课文,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1、2段老师和一位同学一起读;3、4、5 、6段分小组轮读;7、8段请好嗓子的同学接着读;剩下的课文,全班一起读。   听同学们的读书,胡老师知道,你们真的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然而,我们还要把课文读懂,刚才同学提出了个问题,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接下来,我们就要弄懂它。    三、 品读课文,感受妈妈们的夸赞   1、这故事发生在哪儿呢?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汇报:   (井边)   (老师贴水井)   有三个妈妈(贴图)去(打水)。   还有谁(老爷爷)(师贴图)。   2、妈妈们在井边(打水),一边打水,她们一边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她们是怎样说自己儿子的?请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妈妈,把妈妈们说的话读一遍。   3、交流:   ⑴ 第一个妈妈: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既聪明又有力气”)   一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板书:一个)   (指名读)   好:   从你的夸奖中,我知道了你的儿子真聪明啊,你能再读一次,让全班同学都听听你的儿子在哪些方面特别棒。   (该生再读)   你们听出他儿子哪方面特别棒吗?   (聪明、有力气)   是啊,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不好:   你听听老师是这样读的。   (师范读)   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这两位妈妈是谁在骄傲地夸儿子?   你能像老师刚才那样读吗?   (该生再读)   这时,你是在夸你的儿子啦。   我们也一起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第二个妈妈: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多自豪的妈妈啊,你们真有个引以为荣的儿子,那又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儿子的?   (板书:又一个。)   (个别读3次,及时评价。)   (不是一般的好听,是非常好听,课文中用的词语是:好听极了。)   带着你的自豪、骄傲,男同学,夸夸你的儿子(男生读),女同学,也来自豪地赞一攒。   (女生读)   ⑶ 第三个妈妈:   当前两个妈妈在自豪地夸自己的儿子时,(板书:另一个)另一个妈妈却是怎样?   (什么也没说)   老师问: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啊?   (板书贴妈妈说的话:“没有什么特别的”)   学生读她说的话,这位妈妈说得真平静啊,她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吗?在稍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去见见这位儿子,看是否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   4、看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师指着板书,引领学生读)   一个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又一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另一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5、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这三个妈妈谈起自己的儿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在四人小组里由组长协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   6、全班分角色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品读感受三位妈妈对自己儿子的自豪,了解妈妈眼中三个儿子的特长,在读中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读出对妈妈心情的体会。老师的范读很有必要,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着学生读得更好。)   四、 亲身尝试,体验妈妈们的辛苦   1、说着说着,妈妈们已经打好了水,拎着水桶往家走了,老爷爷跟在后面慢慢走着。(课件出图)妈妈们拎着水走,是怎样的?   (学生看图说话,观察妈妈的动作)   2、从妈妈们擦汗、捶背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她们提的水──太重了(课件出第八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用“—”划出能感受到水很重的词语。   3、汇报:   (课件中相应的词语变红)   为什么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水很重?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说出理由:   可重了、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4、老师引读这段。   5、(课件出示比较句子)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一起来读读:   你从哪个句子更能感受到水很重?   学生品词,朗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这桶水的重。   6、对啊,这桶水多重啊,请同学们自己再轻声读这句,除了感受到水很重,你还感受到什么?   学生谈感受朗读(妈妈很辛苦)从那些词语感受到妈妈的辛苦?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可重了、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进一步谈感受)   7、请一位妈妈上来现场演绎一下拎水桶。   (学生上来拎水走几步)有什么感觉?(很重)如果让你把这桶沉甸甸的水拎回家,你会怎样?   (很累)   8、我们只是走几步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辛苦了,那三个妈妈要一直把水拎回家,她们会多累啊:   (看图)师引读:看,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9、是啊,这水太重,妈妈已经累得快拎不动了,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妈妈,这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有人来帮我)   10、是啊,如果这时有人来帮帮妈妈,那该多好啊!正在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是谁?(她们的儿子)她们的儿子一个是怎样做的?一个是怎样做的?另一个又是怎样做的?我们下节课继续来了解。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品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指导、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六组词的共同特点: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构成的。   1、先让学生读词,再说说这些词有哪些相同之处,读词语时注意朗读的节奏。   2、再让学生说说这样类似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自由练读四组词,说说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②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③认读记忆八个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记忆。    2、我会填   ①看题目,说说这道题我们要做什么?   ②仔细读每一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③独立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自由练读。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的难题表流出来。   2、讨论   3、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   4、分组讨论两种观点的理由,再指名学生发言。   5、学习展示台   6、查字典,了解“公民”一词的概念。   7、让学生说说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8、教师小结。   9、让学生讨论交流将为社会做些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并能够运用在学习中。    四、作业布置:   ①认真读读本园地的字、词。   ②写写自己对“公民”一词的想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三个儿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三个儿子》教学反思1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的三个妈妈,表现各不相同,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于是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做好批注,最后进行交流。   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给我惊喜:   第一个孩子一站起来就提出问题“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马上引来其他孩子的争相回答,于是,不用再揭示什么道理,孩子们已经通过读文、讨论、探究,自己领悟到了: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懂得关心自己的妈妈。之后,我又趁势让孩子们谈谈“我们能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畅所欲言,孩子们也明白了如何去做爸爸妈妈的乖孩子,他们对父母的关心、体贴,全化在一句句暖人的话语中。   我再让孩子们谈对课文的其他收获。   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应该把第三个妈妈说的话改一改,改成有话可说,因为他的孩子很孝顺。”   我顺势引导:既然这个孩子有优点,那为什么他的妈妈却说没什么可说的呢? 语文教学《三个儿子》教学反思2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的分层。
目标分层,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三个层次,我们确定了三个层次的长期目标指导思想:对后进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等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高等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每课的目标分层,教师要按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来确定。
2、课堂提问的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施以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对属于基础知识性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可让学困生或中等生回答,让他们通过努力得到提高,达到基本要求;对于难度比较大,比较抽象的问题则要求优等生来回答,让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3、教学方法的分层。
通过观察、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确实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但是好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学困生却成了听众。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到小组合作交流时,总会看到有几位学生坐在那儿不出声,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做其他事情,似乎小组交流与他无关。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生中获得信息。这样大大阻碍了这些学生的发展、提高。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分层教学

以下谈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语文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语文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语文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或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语文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语文基础要更扎实,语言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语文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课外书,鼓励他们提语文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怎样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备课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完全按照这三个目标,去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基本都是参照教参或是教案上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进行小小的更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1、会认哪些生字,会写哪几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哪几段。3、理解课文中哪词的意思 4、懂得课文的道理,感受祖国的美丽,培养爱国的思想感情等等。当然这些教学目标,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在一堂课中全都设计进去。我们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选择地设计教学目标。比如低年级的识字课,我们可以确定认生字,写生字为主。像人 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我们可以以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为主。像写得比较优美的写景的课文,我们可以以积累词语,背诵优美句段为主。总之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就不同。
二、教学重点要突出
在以往的公开课中,我们往往容易犯一个错误:教学目标多,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无主次、详略、难易之分,把握不住教学内容的精华和要点,在教学时,对安排的教学内容往往平均用力,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认为只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讲了就行了。其实这样做很容易导致教学重点模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们要能够突出一堂课的教学重点。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同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就像国画中的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我想如果在教学时能够做到疏密结合,疏密有致,就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时间分配要合理。
我们的课堂一节课有40分钟,但一个学生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我们老师不能做到让学生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如果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减轻学生的疲劳,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安排少一点的时间,快节奏地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进行,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张弛有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才不会让学生的学生注意力涣散,也不致于学生的身心过度疲劳。
四、语文能力的训练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语文能力的训练上。在课堂上我们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我们千万不能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一堂思想教育课,或是科学课等等。
怎样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一句话,只要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了,重点突出了,然后围绕预设的目标和重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生的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得,这就是一堂好课了。


怎么使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实现

制定目标时决不能急功近利,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完成,而不考虑学生需要;我们经常在说,完不成内容之类的话,从根本上讲,这样教学完全就是一教师为中心,而脱离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我想,即使老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是苦不堪言,这样的目标只是老师一相情愿的设想,实现目标从何谈起?所以,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制定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而言才有指导性,对老师教学才有针对性。我们经常认为目标制定好了就一定能够实现,千万别这样想,我们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别好大喜功,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失去的会远远多于得到的。因为我们往往认为一堂课结束了,内容就完成了,目标也就达到了,就算完成任 务了。这完全有悖语文教学的客观实际,用一节课或几节课是不能带给学生什么的,所以,语文必须强调平时积累,必须重视生活体验,必须关注知识的阶段性重复。所以,我们不必担忧这节课学生好象没有学到什么,其实,在课堂上带给他的并不是哪一个“死”知识,而是学习语文的素养,热爱语文的激情。我们应该重视每一次课的魅力点,这必须得加强自身修养!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4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