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正文

贵州理工

历史沿革 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 闭铰裕谠笾荽笱Р碳夜匦G男V飞铣锝ü笾堇砉ぱг骸2011年,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科教委员会共同提交的《关于
历史沿革

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原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的校址上筹建贵州理工学院。2011年,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科教委员会共同提交的《关于创建贵州理工学院的建议》,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3月开始正式筹建。

贵州理工校园图及校区扩建图

2012年12月17日,贵州理工学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标准,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和评估。

2013年1月18日,以98票的高票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考察评议。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5月22日,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正式向社会公布,贵州理工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10月14日,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调整贵州理工学院内设机构的批复》(黔编办发〔2015〕240号),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学校,增设创新创业中心及人文素质教育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名为学报编辑部,采矿工程学院更名为矿业工程学院。

2016年4月18日,学校14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逸夫大礼堂,共庆贵州理工学院建校三周年。

贵州理工学院

2017年1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2019年8月,贵州理工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学校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2021年12月2日,贵州理工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体育学院召开线上交流会议,会上双方就学生中长期交换、研究生保荐,以及教师互派、学历提升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将于2022年3月双方同时开设线上课程。[2]

2022年7月20日,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9个学院,开设38个本科专业。[6]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参考资料。[7]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16人,正高职称100人,副高职称295人,博士学历教师245人。其中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2级岗位教授2人,3级岗位教授8人,黔灵学者1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项。[6]

省管专家(5人):曾羽、龙奋杰、邵芳、宋建波

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项

序号

工作部门

项目负责人

团队名称

获批时间

1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幼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4年2材料工程学院伍玉娇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2014年?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教学建设

质量提升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项;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项;特色专业培育项目1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合作共建教育基地2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

工程训练中心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电气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贵州理工学院

合作共建教育基地(2个):

贵州省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基地(省科技厅与贵州理工学院共建)、贵州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省科学技术厅、省中小企业局与贵州理工学院共建)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项):

神奇的材料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课程建设项、分析化学、大学英语重点课程建设

校级

特色专业培育项目(1项):资源勘查工程

校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2项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物岩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成果

2013年11月,2013“外研社杯”演讲、写作大赛贵州赛区比赛中,学校机械工程学院的李应干同学荣获演讲比赛三等奖,化学工程学院的童晶同学荣获写作比赛二等奖,制药工程学院的尹冉以及化学工程学院的王衍伟两位同学均荣获写作比赛三等奖。

2014年5月,在第八届贵阳高校象棋联赛中,学校电气工程学院电自职131班的靳恒伟获得了个人赛第二名。在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学校电气工程学院能控131班李定佳以《ABiteofChina(舌尖上的中国)》荣获“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6月,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学校获得亚军。7月,学校喜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在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学校潘康球同学获42式太极拳比赛第五名。9月,学校荣获“贵州农信”杯2014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贵州分站赛)一等奖。

2015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学校制测131班刘忠林同学作为贵州赛区非数学组五名决赛选手之一与全国280余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取得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6月,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贵州赛区选拔赛中,学校GIT机械队佀东峰、林栋、李东奇、徐海波同学的作品网咖助手获一等奖和最佳创新奖,黔御队徐炳彬、廖斌、孔令娟同学的作品C实习校园运营策划方案获得二等奖。同时,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8月,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比赛中,学校高启龙、王晓勇、席燕同学所在组喜获贵州赛区一等奖。9月,在贵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黄钰钦、侯宗良、曾涛同学凭借《殡葬管理服务APP》项目荣获银奖。

2016年5月,在省教育厅、团省委、中国演讲口才协会联盟、省演讲与口才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千校万师”杯“立德树人·为梦铸魂”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全国电视网络演讲比赛中,学校代表队在总决赛中斩获团体二等奖,机械工程学院马驰同学、信息工程学院陶小庆同学分别荣获二等奖,机械工程学院王珊老师荣获三等奖,大学外语教学部冯建平老师荣获优秀奖。

2016年6月,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比赛中,学校土木工程学院道桥132班赵树杰同学夺得跆拳道62公斤级(体育院系组)铜牌。

2016年6月,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贵州赛区选拔赛决赛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学校制药工程学院徐炳彬、孔令娟、廖斌同学的“黔御互联网+护肤品定制”项目获二等奖,矿业工程学院王超漂、马启雄、杨胜凯、杨声鹏、余毓琳的“创梦空间”项目获二等奖及最佳创意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2016年6月,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贵州赛区比赛在贵州医科大学拉开帷幕。学校吕孟巧老师获得大学英语视听说组一等奖,唐明琪老师获得大学英语读写组二等奖。

队伍建设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8]

学科体系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

省级重点学科(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2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校级重点学科(3个):

矿产普查与勘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校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桥梁与隧道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

科学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培育基地3个,贵州省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级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院4个,校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11个,校级实验室1个,校级测试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培育基地(3个):

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省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

贵州省航空轻金属材料及焊接技术团队、贵州省航空新材料与焊接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

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

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团队、隐伏矿床勘测团队

贵州省省级研究所(2个):

贵州工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省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贵州理工学院2011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院(4个):

矿产资源开发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院,先进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院,工程防灾与安全鉴定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11个):

矿井灾害防治研究所,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所,铝合金材料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智能化电网技术研究所,民族药及药食同源产品研究所,大外部翻译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运动干预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校级测试中心(1个):

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校级实验室(1个):

城市环境与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序号

科研机构名称

负责人

依托机构名称

1矿产资源开发研究院聂爱国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生态环境研究院李桂贤3矿井灾害防治研究所王忠奎采矿工程学院4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所王忠奎5铝合金材料技术研究所伍玉娇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科研成就

科研项目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学校已经获得贵州省科技厅的两个科研项目,“电动车惯性机械能高效回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预应力区域约束混凝土梁试验研究”项目。

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

2014年,学校全年共申报各类项目307项,立项1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6项、市厅级项目16项。

2015年度部分项目结题(提交

年度报告

)时间统计

序号

项目来源

计划类型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提交时间

结题时间

⊥11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深海采矿机械液压系统非线性耦合振动机理及可靠性研究周知进2015.12-

⊥11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基金项目黔中白马洞铀多金属矿床再研究龙汉生2015.12-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基金项目基于热力学的航空用高锁螺母高效加工刀具磨损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邵芳2015.12-

⊥11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基金项目基于声谱特征点的多元可激发混合气体检测方法研究张克声2015.12-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资助经费(万元)

备注

1龙汉生黔东南龙湾大型铀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面上项目78资环学院、博士2尹昌应山地城市最优和动态增长边界的多主体系统模拟研究地区基金38资环学院、博士3孙嘉龙富铊菌株TrichodermaasperellumT09对铊的耐受机理研究地区基金43资环学院、博士4贾彦龙红铊矿微生物风化过程中铊形态组成变化特征研究地区基金43资环学院、博士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论文著作

2013年,学校教职工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量不足50篇。2014年,学校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学术论文共计243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EI收录39篇,核心期刊论文38篇;教职工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地厅级科研奖项6项;参与科研成果省级专家鉴定1项;全校共申报专利11件,4件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2015年,学校发表各类论文近500篇,SCI检索论文从无到有、迅速增长到14篇。

学术交流

2015年7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BobSopko、克利夫兰州大学博士鲍仁君、BrentSopko一行三人访问学校,双方围绕创新创业、教师研修访学、学生短期交流、外国专家引进、两校合作办学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2015年8月,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国际项目主管NordinBinYahaya教授、国际学院院长MohdAzraaiKassim教授、国际学院国际项目主任ZulkifliBinOsman、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MohdRoziIsmail及马来西亚理工在华代表一行5人来访学校,双方就教师交流、学生夏令营、学生短期交流、语言培训等项目的合作进行了交流、探讨,表示将共同努力,把所谈内容落到实处。

2016年3月,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YupengYan、工学院院长KontornChamniprasart、科研处长PeerapongUthansakul一行三人来访学校,双方围绕学生实习、交流,教师选派进修、学历提升等方面合作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初步共识。

2016年4月,学校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苏向东率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赴贵州财经大学交流学习,双方就行政效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2016年4月,学校校长龙奋杰、副校长宋建波率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双方就特色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开放办学经验,绩效工资改革经验,政校企研四方联动共育高端技术型人才经验,继续教育社会化改革及工程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016年4月,学校校长龙奋杰、校长助理沈建新率科研处、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电气工程学院等一行6人赴桂林理工大学,与学校校长解庆林、副校长周国清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还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6年4月,学校副校长景亚萍率教务处、电气工程学院及大数据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前往青岛大学就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行考察调研。学校一行与青岛大学副校长汪黎明、于永明,教务处和自动化学院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就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经验交流,探讨了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如何有效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2016年5月,学校副校长宋建波率人事处、交通工程学院部门负责人赴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考察学习,双方围绕学科建设、办学战略转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交通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2016年6月,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副校长HilaryWinchester、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高级官员武海毅一行2人访问学校,双方主要围绕教师访学、学生交流、师生夏令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初步共识。

2016年6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赖延清、太阳电池与功能阳极项目负责人蒋良兴等一行4人到访学校。学校纪委书记苏向东出席座谈会。学校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伍玉娇院长、凌敏副教授和刘仪柯副教授等参会。赖延清院长一行此次来访主要是就与学校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合作进行讨论和商洽。?

2016年6月,学校校长龙奋杰与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分别代表两校签订了《昆明理工大学与贵州理工学院全面合作协议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住宿楼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72万余册,25万余个图书种类。纸质报刊900余种,中文期刊合订本9045册。同时,学馆拥有电子图书110.2万种,ACS、ACM、ASME、ASCE、Thieme等外文数据库和期刊、标准、年鉴、重要会议论文、新东方英语、软件通、工程实训库等15个电子资源数据库,本地镜像数据量达40余TB。馆藏文献涵盖了资源环境、矿业、冶金、机械、电气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土木建筑及化学制药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

学报期刊

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主办的期刊《机械与电子》于1983年创刊,学刊主要负责刊登工业控制、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化等科技论文,发布机械电子产品和企业广告,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是中国国内最早宣传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用电子信息技术改传统技术的科技期刊。

《机械与电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电子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荣获“双百”期刊。

此外,由学校贵州工业经济信息研究所主办的《贵州工业经济信息》期刊于2015年6月正式创刊,学刊主要围绕贵州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等方面进行专题报道。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说明:

校徽

标志庄重大方,构图简洁、形象、完整,易于记忆。

校徽使用以红色为基础色调的正圆形。红色热情奔放,激人奋进,传递着信仰;正圆形代表着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寓意贵州理工学院师生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大步走向未来的信心。

标志由“理工”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L”、“G”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并进行创意变形。

(1)通过字母组合构成一个类似“地球轨道”,也可看作是“分子轨道”的图形,体现了贵州理工学院以理工科为核心的学科特征;

(2)通过字母组合成汉字“西”字或“好”字的抽象变形,既体现了贵州理工学院将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宏伟目标,也寓意着贵州理工学院的发展平稳顺利、好事连年;

(3)“L”变形成向上喷发的火箭,既体现了理工师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代表着贵州理工学院积极推进航天航空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精神文化

校训

知行至善、厚积薄发

校训释义:

“知行”,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方能称得上“善”。

“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的积蓄;“薄发”:指少量的、慢慢的放出。即日积月累、求博达深、蓄势而发。意义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作为校训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在知识和道德上积累,实现教学相长;二是作为学生,“厚积”意指在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上不断积蓄。

“薄发”意指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校歌

《莫负好时光》

山环水镶,贵山之阳。

筚路蓝缕,再谱华章。

风雨铸梦想,灼灼绽芬芳。

学子心怀家国,何惧道阻且长?

工业发展脊梁,吾辈奋勇担当!

休说来日方长,为学只争朝夕,知行至善,厚积薄发,莫负好时光!

校歌释义:

第一段:“山环水镶,贵山之阳。筚路蓝缕,再谱华章。风雨铸梦想,灼灼绽芬芳。”描写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展示了学校高远、明媚、动人的自然风光和育人环境;“筚路蓝缕”,再现了学校筹建、创建的艰辛历程,以勉励后学;抒发了理工人艰苦创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学校培养桃李、塑造栋梁之才的无限期待和向往。“灼灼”取自《诗经》,蕴意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喻学校培养万千桃李。

第二段:“学子心怀家国,何惧道阻且长?工业发展脊梁,吾辈奋勇担当!”第一句侧重描写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的道德层面,强调了“立德树人”,理工培养人才如果能心怀家国,有“修齐治平”的境界,就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理工奋进的步伐。“道阻且长”贴切地体现了理工人不惧艰难险阻、披荆斩棘的精神风貌。第二句侧重表达了理工的办学特色,蕴含了省委、省政府对理工的办学要求。意指理工将大有可为,展望了理工学院的光明未来和美好前景。“吾辈奋勇担当”,字面寓意理工学院培养的学子积极投身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浪潮,为工业强省作出卓越贡献。

第三段:“休说来日方长,为学只争朝夕,知行至善,厚积薄发,莫负好时光”!字面既包含了校训“知行至善,厚积薄发”,同时激励理工教师严谨治学、勉励理工学子勤奋学习,指明了理工理工学子取得成就的路径选择。“为学”,意为“做学问”。理工应“工业强省”战略之需而建,肩负重大历史使命,需要一代代理工人不懈努力。也表达了理工要建成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没有所谓的“终南捷径”,必须要始终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艰苦奋斗”的理工筹建精神,争分夺秒,奋力登攀,才能不负众望。

知识相关

知识推荐

求职简历网为你分享个人简历、求职简历、简历模板、简历范文等求职简历知识。

Copyrights 2018-2023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